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 本報記者 白天天 ●金惠真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8日訪問日本,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達成共識,將加快磋商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增加美軍和自衛隊無縫合作的機會”。中國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庚欣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商議的內容,很大一部分與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項目一致,日本希望在自衛權問題上得到美國支持。
8日上午,卡特抵達防衛省大講堂,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共同檢閱日本自衛隊儀仗隊。《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中谷元帶領防衛省所有高層官員,提前在大講堂門口挺胸收腹列隊等候。卡特到達時,中谷元迎上前去握手,謙恭地將卡特迎進大廳。按預定計劃,卡特在檢閱前會向防衛省中的“慰靈碑”獻花。“慰靈碑”附近埋葬著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自殺的陸軍大臣阿南惟幾等戰犯。不過當天雨雪交加,獻花計劃臨時取消。
不少日本媒體特意強調日本是卡特就任美國防長后訪問的第一個亞洲國家。日本NHK電視臺8日的報道稱,檢閱儀式后,卡特與中谷舉行了超過1個小時的會談,雙方同意加快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中谷元表示,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將讓日美同盟關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化,應盡快完成協商”。卡特則稱,新指針將增加美軍和自衛隊“無縫合作”的機會,對地區局勢和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報道說,兩國政府計劃27日在華盛頓舉行兩國外長與防長參加的“2+2”安保磋商,就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正式達成協議。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確認深化同盟關系。
日本TBS電視臺報道稱,18年來首次修改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將包含認可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自衛隊擴大海外活動等新的內容。日本時事通訊社注意到,卡特在會談中向中谷元表示“保證日本對釣魚島的施政,適用于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據《產經新聞》報道,中谷元還稱:“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還包含南海,并不僅僅限于特定的地域。指針確定后,日美將商討情報收集、警戒監視等日美合作的方法。”共同社稱,可能考慮到中國在南沙群島填海造地一事,卡特表示“強烈反對(將南海)軍事化”。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日表示,中國在有關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一向致力于同直接有關國家通過協商談判解決有關問題。希望美方尊重中國與有關地區國家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努力,多說負責任的話,多做負責任的事,真正為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日本九州大學一名學者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美國防長卡特的亞洲之行,是一次聯合盟國的“包圍之旅”,目標明顯指向中國。卡特訪日的重要任務是將日美同盟提升到一個新層次,來實現“亞太再平衡”。最近,美國越來越擔心中國軍力上升以及在南海和東海地區的活動。但是,由于國內經濟狀況不佳,在中東等地區又難以抽身,急需日本在亞太地區發揮更積極的作用。而前提條件就是讓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日本也強烈希望借助這一機會成為“正常國家”。不過,美國要實現這一計劃還有很大難度。東亞的另一盟國韓國與日本矛盾越來越大,不太可能積極與日本合作。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安倍政府強烈渴望擴軍備戰,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再平衡”的獵犬,但日本國內民意對安倍政府形成強大牽制力,其各種盤算在短期內很難實現。
日本國內主張限制本國軍事力量增長的聲音越來越大。日本共同社報道稱,美國知名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于7日公布的日美民眾輿論調查結果顯示,主張日本應更積極發揮軍事作用的日本人為23%;而支持這一主張的美國人高達47%。
美國《華爾街日報》把卡特此次亞洲行,稱作奧巴馬兜售“重返亞太”的最后機會。五角大樓強調,華盛頓正用“全場緊逼”戰術推行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這一針對亞洲的標志性外交策略還未實現,但時間已幾近用盡。結束對日本的訪問后,卡特將于9日到訪韓國。韓國《文化日報》認為,卡特訪韓是將薩德防御系統問題公開化的步驟,他很有可能對在薩德問題上一直采取“模糊”戰略的韓國政府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