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玲
(濰坊昌大建設集團)
工程量清單計價對施工企業的影響
劉瑞玲
(濰坊昌大建設集團)
闡述了工程量清單對施工企業及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工程量清單 施工企業 實施階段 造價管理
隨著國際及國內建筑市場經濟的發展,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在招投標的實施過程中已廣泛應用,特別是繼2003年版《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之后,經過2008年版《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繼續完善,對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操作提供了更加合理、完善、操作性更強的工程造價依據。 那么對于施工企業面言,, 實行工程量清單將會有什么樣的作用與效果呢?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所謂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就是:在建設工程的具體招標、投標過程中,建設方首先自己或通過委托招標代理機構按照規范要求的清單計算規則計算出工程數量,由投標人依據工程量清單自主報價,經評審機構評審后,采用報價較低的施工企業中標的工程造價計價方法。
首先新的清單計價規范的應用,有利于建筑工程的造價形成是以市場為主,更加有利于我們施工企業在市場中的公平競爭,從而改變過去消極的自我保護狀態。施工企業為了保證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戰斗力,必定是想盡一切辦法來壓縮生產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施工過程中的浪費,這就必定會促進各個施工企業施工定額的形成,更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節約生產成本。工程量清單計價在招、投標中,招標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工程量清單,招標單位必須根據圖紙編制出準確的工程量清單,由各施工企業在共同的工程量清單數量下進行投標,這就由原來的各施工企業各自計算工程量及各自確定費率的做法改為各施工企業在統一平臺下自主報價,更能體現各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時改變了過去對利潤的追求事后才能補救的狀態。同時也可以有效的改變建設單位在招標過程中的盲目壓價,也最終改變了結算無依據的狀態。既保證建設單位投資不浪費,又保證施工企業的利潤合理實現,排除了工程投標價失真的可能性。同時避免了招標中弄虛作假和暗箱操作,規范了建筑市場的招投標行為,對我們施工企業在大的市場競爭中無疑有極大好處。
其次,工程量清單規范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清單數量和工程分項計價分離,風險分擔。那么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有些什么樣的風險呢?風險分擔,是誰和誰的分擔呢?現在來具體看一看。工程量清單位既然是量是價分離的,那么就有一個量的風險,也就是工程量清單數量的問題,2008年清單規范中明確規定: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工程量允許按實調整。可見,建設單位應對編制的工程量清單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完全承擔工程量清單編制和合同價變更的風險。2008《計價規范》規定:如果工程量清單漏項,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單項目,則應調整合同價款,這無疑對施工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降低風險的重要方式。還有就是建設項目的施工過程中,變更是不可避免的。而只要發生變更,就會影響到合同價款。按清單計價規范的要求,非承包人原因引起工程變更,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單項目,應調整合同價款。可見,這也是發包方分擔風險的一個重要途徑。再一個價的風險: 綜合單價是指完成一個規定計量單位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或措施項目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和企業管理費與利潤,以及一定范圍內的風險費用。2008《計價規范》規定: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采用綜合單價方式。即合同約定的工程價款中所包含的工程量清單項目中的綜合單價是固定的,不予調整;在約定條件外,經過和建設單位協商允許后方可調整。可見,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施工企業是有限度地承擔此項風險。這無疑要求我們施工企業在招標報價時要格外謹慎,以把風險降到最低。 再有,根據我國工程建設特點及《招標投標法》的規定,投標人都是有一定資質的承包商,所以應該對自身技術水平、管理能力、經營狀況把握清楚,能夠自主控制的風險,如施工方的管理費和利潤,施工方可結合市場情況,根據企業自身實際合理確定,自主報價,施工方應完全承擔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基于以上分析,招、投標人必須按照統一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提供清單,并各自承擔相應的風險。所以我們施工企業在選擇報價的時候,就要科學分析,合理報價,對各個分項的成本、利潤進行仔細的考慮,盡最大可能的優化施工方案,嚴格控制好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費用支出,從而達到利潤的最大化。這無形中會提高我們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和企業綜合實力,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同時會大大提高單位工程造價人員的整體素質,使造價人員成為懂技術、經濟、法律、懂管理的全面復合型人才,反過來又促進工程造價的降低和施工企業的利潤更大化。
再次,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實施,又促進我們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精細化管理,具體體現在:第一要對材料設備、施工周期等更加充分的統籌管理,材料費在建筑工程中的比例最大,所以選用的材料價格、質量對建筑工程的利潤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作為項目的施工負責人,對材料價格的變化應急時掌握,特別是大宗材料,更要重點管理,最重要的一點要盡量采用新工藝、新材料,盡量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縮短施工工期;第二,選擇合適的分包單位,有些特殊的專業需要分包給專業施工隊伍時,應該做好充分的市場了解,讓幾家單位參與競爭,以避免一些壟斷行業任意抬高價格,造成工程的利潤減少;第三,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于工程變更和施工現場的簽證要做到嚴格控制。對于變更,每個工程都會發生。實行工程量清單規范后,作為施工企業,應先算帳,計算清楚后再進行變更,不利于施工企業效益的變更應盡量提前避免;同時要求施工企業的預算人員要嚴格審查圖紙,對于清單中的漏項及施工圖的預算要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及時告知有關人員,以實現對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和有效控制;第四,做好竣工階段的結算工作。這一階段,是工作造價管理的最后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作為施工企業的造價人員,一方面根據合同,一方面要充分了解招標文件以及清單規范、竣工資料及有關法規,一方面要在深入現場,做好收集和掌握施工有關資料的前提下,及時掌握現場實際情況,調整相應的控制目標,為工程竣工結算提供參考。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施工企業往往采用低價中標的方式取得工程的承包權,在施工過程中,往往又采用高價索賠的方式取得利潤的最大化,這就要求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人員做到事前控制,嚴格審核工程變更,計算出各項變更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以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此外,對違約的材料供應商或分包單位提出索賠,從而使工程成本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總上所述,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實施以后,對我們施工企業來說,無論是對施工工程招攬的大環境、還是對于施工工程的招投標的具體操作及風險因素的降低、施工過程及竣工結算等的精細化管理,都有深遠的影響。作為施工企業,必須各部門綜合協調、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得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1]GB50500-2008.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宣貫輔導教材[S].
[2]孫榮芳.清單工程計量支付中的工程量確定[J].安徽建筑,2009,(3).
[3]劉海霞.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索賠問題的處理[J].廣東建材.
TU43
:B
1007-6344(2015)05-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