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世偉
淺談電視節目欄目化方法
□柴世偉
學者施拉姆說過,信息狀況和傳播方式的重大變化,總是與重大社會變革同步的。當前我國步入了改革發展的新階段,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信仰、思維方式等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影響了電視受眾的審美取向、欣賞習慣和接受心理,使電視節目呈現出欄目化的發展趨勢。電視節目欄目化是指將類型、宗旨、內容等相同的電視節目歸納為一欄,使之有固定的時間、長度、名稱、標識等。自中央電視臺開設《為您服務》欄目之后,電視專欄節目開始進入了千家萬戶,贏得了億萬觀眾的喜愛。
電視節目欄目化可以通過鮮明的主題、清晰的解說、有序的場景鏡頭等記錄生活以及意識形態,強化電視節目的故事性和新聞性,帶給觀眾電視紀錄片般的收視體驗。同時,電視節目欄目化有助于提高電視節目的針對性和專業性,滿足不同觀眾的收視需要;也有助于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和品牌效應,推動電視節目規范化、個性化發展。
電視節目欄目化可以將相近的電視節目裝進同一欄目內,能夠減輕節目編排的工作強度,使電視節目變得直觀生動、有章可循,也便于觀眾觀看和理解。但是其也存在許多弊端,比如,欄目內容質量不高、欄目形式單調、欄目創新不夠等。
第一,欄目質量不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電視媒體市場化、電視節目商業化等成為必然趨勢,許多電視節目都想盡辦法迎合受眾需求、提高節目收視率,將職業操守、社會道德、媒體責任等置于腦后,呈現出電視節目庸俗化、媚俗化、低俗化的發展趨勢。比如,近年來,各省級衛視相親節目泛濫,形成了不良的輿論導向,不利于青年人形成正確的婚戀觀。
第二,欄目形式單調。在欄目化發展中,有許多電視欄目策劃缺乏創新意識,節目形式單調、雷同,有些欄目維持幾年不變,帶給人一種“電視八股”的感覺,令觀眾感到索然無味。比如,前幾年央視紅極一時的某益智類欄目內容豐富、設置合理,但是每期節目的主題、形式、內容以及主持人的手勢、語氣、眼神等都非常相似,觀眾幾乎都能爛熟于心,無疑影響了節目的收視效果和審美價值。
第三,欄目創新不夠。在實施欄目化之后,電視欄目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了贏得更高的收視率,許多電視臺盲目跟風,導致欄目質量不高。比如,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一炮走紅之后,各省市電視臺紛紛效仿,這些節目形式、內容、舞臺設置、主持風格等完全雷同,呈現出模式化的發展傾向,容易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推進電視節目欄目化,應針對其存在的種種問題,完善欄目運行機制和考評機制,不斷推進欄目規范化,使電視節目的策劃、選題、拍攝、制作等都有章可循。
第一,電視欄目“個性化”。面對文化需求和審美品位不斷提高的電視受眾,理應不斷提高電視欄目策劃的質量,以新穎、獨特、個性化的欄目形式展現社會生活,提高電視節目的文化品位,彰顯其藝術風格和鮮明個性。
在電視欄目策劃中首先應找準欄目定位,明確電視欄目的性質、方向、宗旨,制定電視節目的策略、政策、計劃,提高電視節目的整體性、層次性、適應性等。以固始電視臺的自辦欄目為例:《百姓有話說》欄目定位為“傾聽民聲,為民解難”,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采訪報道,在政府與老百姓之間搭建了交流、溝通的橋梁和紐帶,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與法同行》欄目通過對縣內發生的典型案件的報道、剖析,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農民之友》欄目關注“三農”問題,向農民傳遞市場信息、傳播先進實用技術,在推進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同欄目清晰明確的定位彰顯了每個欄目的鮮明個性特征。
第二,電視欄目“雜志化”。隨著現代傳媒的快速發展,電視節目也由形式單一的專題欄目轉變為綜合性的欄目,一個電視欄目往往有多個相互聯系的“小版塊”組成。例如,固始電視臺每周日播出的新聞類欄目《周日晚八點》就是由多個版塊節目組成:既有“回顧縣內一周要聞”的《一周要聞》,又有“聚焦縣內熱點,跟蹤深入報道”的《視點》,還有“傳遞經濟信息,展示企業風采”的《經濟縱橫》等,每個版塊都有自己的定位,一個個精彩的版塊組成“電視雜志”,豐富了欄目內容、增加了節目信息量。因而,在電視節目制作中,應順應電視節目綜合化的發展趨勢,采用“雜志式”的節目制作方式,讓每個“版塊”都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第三,電視欄目“本土化”。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不同民族和地區有著不同的風俗人情、生活習慣、文化傳統和審美趨向,因而,在制作電視節目時,應當從地域風情和民族文化出發,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電視欄目。比如,固始縣是河南省第一勞務大縣,全縣170多萬人口,常年有70萬人在外地創業。固始電視臺推出《天下固始人》欄目,以“講述天下固始人的故事”為定位,派出記者赴外地對固始籍成功人士進行現場采訪,同時采訪其親人、朋友,全面展示在外成功人士的成長、奮斗歷程及情感心路。由于節目主人公的本土化,敘事風格的通俗化,凸顯了本土化元素,貼近百姓生活,更加容易引起受眾的共鳴和關注。
電視節目欄目化是吸引觀眾眼球、提高電視收視率的有效途徑,也是電視節目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應通過多種方式推進電視節目欄目化,推進電視媒體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寶宣.電視節目欄目化的幾點淺見[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
2.莊臨強.專題節目欄目化生存探討[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7).
作者單位:(河南省固始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