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滔毛 小 龍
從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窺探視覺特效技術的魅力
□周滔毛小龍
2013年,由李安導演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等四項大獎。電影改編自加拿大作家揚·馬特爾的小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中變化莫測的海浪,兇殘難馴的老虎,璀璨浩瀚的星空,夜光中深海涌動的魚群,飛躍的鯨魚,食人島上成千上萬的狐獴等畫面效果給觀眾帶來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本文分析電影的幕后制作,窺探強大的視覺特效技術在整個電影制作中如何達到技術和藝術、商業和文藝的高度統一。
為了達到導演李安的視覺藝術高要求,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總共花費三年半的制作時間。李安曾說:“少年派在海上與一只老虎的旅行,遠離當時的社會,更大的意義上說是一次精神之旅,探討了關于自我救贖、上帝的存在的問題。天空象征著上帝,天堂,死亡……那么,天空和水是這部影片最主要的視覺元素,用3D來表現它們,水對于我來說非常重要,在這個旅程中。”當李安導演決定用3D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基本上就意味著無法在海上實拍了。這就意味著了這部電影將采用更多的CG技術。
而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視覺特效制作團隊十分強大,包括:Rhythm&Hues公司,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影視特效和動畫的制作公司之一;英國動圖像特效MPC公司,代表作品有:《哈利波特》(1-8)、《X戰警:背水一戰》《史前一萬年》《僵尸世界大戰》、《300帝國崛起》;LegacyEffects特效工作室,主要專注于現場特效服務、角色設計、特效化妝、仿真假體化妝、特效服裝、現場模具、現場電子裝置制作、3D建模、3D掃描等等。
影片中的大部分場景都在海水中。對于海水的處理,是視覺特效技術當中最難處理的部分。在中國臺灣臺中的水湳機場有一個專為《少年派》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全自動波浪裝置水槽,它長70英尺、寬30英尺、深4英尺,可容納1700加侖的水量,在水槽中,劇組得以制造出各式各樣的水波。劇組建造了世界最大的全自動波浪裝置水槽,這個水槽能模擬各種海上環境,包括平靜無波的海面和波濤洶涌的海上風暴。完成特效的最佳方式是制作自己的水槽,設計成電影需要的尺寸。水槽三面都是用五層堆高集裝箱搭的墻,還有一面是可移動墻。MPC工作的復雜之處,還與CG海洋有關,一般的流體模擬程序可以生成非常自然的CG海洋,但這種海洋缺乏藝術美感且難以控制。R&H團隊制作了一個平面布局系統,這個插件的功能是能把幾何圖形編成不同的海浪形狀。當主角派從海難中逃生,開始在那艘救生艇中漂泊,R&H通過Houdini軟件模擬水滴功能,操作海洋到調整單個水滴,甚至水霧等細節,團隊研發了60多種不同的海浪以供不同的鏡頭選擇使用。立體電影的制作路程合成變得無比復雜,其一便是在立體觀看環境下,左右眼畫面中,水面的反光來說是有區別的,一只眼睛所感受的光亮要比另外一只眼睛稍強。3D跟蹤難題的方法是使用同步時間碼的監控相機將每一個相機位都記錄下來,然后在這個二維所采中對救生艇進行跟蹤,就能模擬在大環境中救生艇的運動。
關于影片中老虎理查德·帕克的動畫制作具體流程,一共有4只真老虎參與拍攝,但是這些老虎拍攝的鏡頭只占5%左右,剩下的老虎鏡頭全仰賴特效完成,要讓真實老虎的鏡頭和虛擬老虎的鏡頭完美對接,R&H的特效工作人員花了一整年的時間設計老虎的骨骼和肌肉。R&H收集了大量老虎的參考資料,用于模擬老虎的動作和表情。劇組拍攝了數百個小時有關孟加拉虎的影像資料,老虎的面部表情是動畫師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分。老虎的面部綁定結合了一種更趨向于肌肉驅使的底層質地和面部表層的混合形狀。而這些混合形狀部分是按照一種工作流形式再次創建的,模型師需要對這些形狀進行造型變形處理。老虎下顎上小的紋理和結構在老虎吼叫的時候會自動下陷,這些細微的動作和表情都是建立在相關的參考資料之上,模型師準確地按照這些標準做出最生動的模塊,然后由美術人員對其進行藝術處理和加工。對老虎做動畫的時候事先必須有一套專門的肌肉系統和皮毛設置工具,在制作老虎的時候,工作人員設置了兩層皮毛解決通道,一層緊貼著肌肉,隨著肌肉拉扯,來回移動;另一層是動態結算,這層皮毛只掛在上面,這樣老虎皮可以在表面上自由滑動,伴隨著老虎各種動作的扭轉,合攏一起扭動或蠕動。
除此之外,數字技術還為影片中的神秘浮島制作加分。故事里在具有超現實主義的神秘浮島上,住著無數狐獴,這些場景是實景拍攝結合美術設計與數字技術的結果。美術設計認為白榕園這個外景非常關鍵,因為制作這個奇幻的場景,實景以及浮島本身的設計就是一大挑戰,而且不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就無法把這座島創造得令人信服,其實正是那個白榕園成為了神秘浮島的靈感來源。浮島跟那顆榕樹一樣,是一個巨大的有機體,這跟還原逼真的故事就又近了一步。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代表了全球視覺特效高水平,對于中國的視覺特效的從業者及愛好者都提供了一個高參考水準和學習項目。讓我們保持一顆學習的心,去探索與發掘更多寶貴的技術與藝術知識。
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