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利琴
(甘肅省白銀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白銀 730900)
淺談高層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應注意的問題
柴利琴
(甘肅省白銀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白銀 730900)
文章闡述了高層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 現的質量問題,并就如何在施工中避免上述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高層建筑 地下室 混凝土 施工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高速的發展,在城市建設中,大型公眾高層建筑越來越普遍。高層、超高層建筑在全國各大城市拔地而起,而高層建筑一般都設計有地下室,特別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繁華的商業地段,其地下空間的開發已成為熱點。筆者就高層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 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高層建筑地下室混凝土強度偏高,容易使結構產生嚴重的收縮裂縫。高層建筑地下室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因建筑本身體積較大,所以混凝土量比較多,在高層、超高層建筑中會出現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在設計方面,高層建筑設計時,一般柱混凝土強度設計較大,考慮到施工等因素,往往地下室板墻混凝土強度等同于柱混凝土強度。一般板墻混凝土強度不宜大于C40。在施工方面, 原設計混凝土強度較高,而施工時混凝土配合比不易控制,其實際澆筑的混凝土強度往往比設計強度要高得多。這樣就很容易導致混凝土因強度偏高而產生收縮裂縫。
(二)基礎后澆帶澆筑時間控制不足,從而引起結構性沉降裂縫。一般基礎后澆帶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結構超長而設置的伸縮性后澆帶;另一種是防止沉降不 均而設置的沉降性后澆帶。在實際工程中,有時設計人員未予以明確,而施工人員不注意, 將沉降后澆帶與伸縮后澆帶混淆,而一起澆筑起來。這樣,很有可能產生結構性沉降裂縫。
(三)后澆帶未采取加強和保護措施,存在較大質量和安全隱患。一是后澆帶部位的梁板鋼筋未加強和保護,會使該部位混凝土內部產生較大的拉應力,造成混凝土后期裂縫。二是過早拆除后澆帶部位的底部模板支撐。在施工中,有時把后澆帶部位的構件當作懸臂梁那樣,其強度達到100%后就將其底部模板支撐拆除了,甚至還在其上部搭設模板支撐或堆放材料,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容易造成構件上部出現裂縫乃至坍塌。
(四)地下室混凝土側壁與頂板相交處未設置暗梁或框架梁,使混凝土變形不協調而 引起內角裂縫地下室外墻受到側面土、底板和頂板變形約束作用,而外墻較底板和頂板剛度差異較大,使 混凝土產生變形。如果外墻與頂板相交處未設置暗梁或框架梁,該部位頂板厚度范圍內則沒 有抗扭筋來抵抗和約束其變形,使得該處內角混凝土產生較大的拉應力,直至出現收縮裂縫 。
(五)側壁鋼筋保護層或鋼筋間距偏大,易造成混凝土裂縫。外墻鋼筋的配筋量往往由裂縫寬度控制(外墻裂縫寬度控制在0.2mm之內),如果外墻設計時 ,漏掉抗裂性驗算,配筋率不夠,易造成混凝土裂縫。鋼筋的彈性模量比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大7~15倍,在相同的配筋率下,應選擇細筋密布的辦法。還有,施工時,對鋼筋保護層或鋼筋間距控制不好,亦易造成側壁裂縫。
(六)地下室頂板、側壁開洞過大或私自預留安裝洞而未采取加強措施,造成應力集中產生裂縫。有時為了安裝方便,在地下室頂板和側壁上任意開洞,且未采取任何加強措施,使得該部位 產生裂縫。
(七)地下室頂板施工荷載或堆載過大,造成撓曲變形甚至裂縫。為了能夠縮短工期,在地下室頂板上過早或過多的堆放建筑材料,甚至行駛重型機械設備( 如混凝土攪拌車等),施工荷載遠遠大于頂板設計荷載,造成頂板撓曲變形甚至裂縫。
(八)混凝土施工的操作程序不當,出現孔洞滲漏水現象。在地下室混凝土澆筑時,經常因操作程序不當,比如施工縫處基層處理不好,較高板墻混凝土澆筑振搗不充分不密實等,而出現孔洞空隙滲漏水現象。
(一)混凝土的運輸、輸送。混凝土應用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到澆筑完畢的時間一般應控制在60min以內。泵送混凝土應保證輸送混凝土泵能連續工作,當間歇時間超過45min或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時,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當管道 向下傾斜時,應防止混入空氣,產生阻塞。在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應具有足夠的混凝土, 以防止吸入空氣產生阻塞。
(二)混凝土的澆筑。一是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復核軸線、標高模板是否與圖紙相符。在地基或基土上澆筑混凝土時,應清除淤泥和雜物,并應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在干燥的非黏性土上澆筑應用水濕潤,對未風化巖石,應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有積水現象。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必須進行檢查 ,并作好記錄,確保符合設計要求后方能澆筑混凝土。對模板內雜物、鋼筋上的油污等應清 理干凈,模板縫隙和孔洞應予堵嚴,模板內應澆水濕潤,但不得積水。鋼筋隱蔽工程已驗收 合格,保護層墊塊準確、均勻放置;各種預埋件配齊,安裝牢固。 二是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否則宜產生離析現象。澆筑豎向結構前應先在底部填以50mm~100mm厚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漿,澆筑中不得 發生離析現象,當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用串筒、溜管等使混凝土落下。降雨、雪天氣不宜 露天澆筑混凝土,否則應采取有效措施,以確保混凝土質量。三是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前確定,并宜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繼續澆筑時,已澆筑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應不小于12N/mm。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 、松動石子,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澆筑前應先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漿。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不應留置施工縫,當必須留置時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而且還應注意標高不同的兩個水平施工縫,其高低接合處應留成臺階形,臺階高寬比不能大于1.0。水平施工縫上繼續澆筑前應對地腳螺栓進行一次觀測核準。垂直施工縫處應加鋼筋,其直徑為 12mm~16mm,長度500mm~600mm,間距為500mm,施工縫的混凝土表面應鑿毛,并用水沖洗干 凈,濕潤后在表面抹10mm~15mm厚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一層水泥砂漿。四是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進行養護,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曬、風吹、干燥、寒冷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正常的收縮、裂縫、破壞等現象。
四、 對于人流量較大的地下室,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高層建筑地下室頂棚不宜抹灰。墻面要做到整潔牢固,墻面抹灰里不能摻可能霉爛的材料,避免因材料選用不當而影響工程質量;二是人流量較大時應考慮安全疏散通道和人員快速流動的特點,完善人員通道。三是安全疏散主要依靠燈光指示系統、應急照明系統和聽覺指示系統。 同時,由于不同廠家生產的指示燈差別較大,為避免出現誤導,應在同一建筑內采用配置同種顏色的應急指示燈。燈光指示系統、應急照明系統應做到安裝高度正確 ,平面位置合理、牢固;四是高層建筑地下室所涉及系統較多,在結構施工中預留孔洞較多,在采暖、通風中調、給排 水、供電照明等工程施工完畢,試運行達到設計要求后,應及時將預留孔洞進行封堵;五是作為封閉的地下空間,施工時應重視減震,減噪。對有防酸、防堿要求的房間,其地面、 墻裙應采用防腐材料,墻面利頂面可刷防腐涂料,并選用相應的防酸、防堿建筑配件。
五、 總之,在高層建筑地下室的施工過程中,應本著嚴格按照設計進行施工的原則,不能擅 自更改設計。其施工與普通的地下室施工整體上所遵循的原則基本相同,但在混凝土施工、 防護門安裝、建筑做法及系統安裝等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一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加以重視。
TU75
:B
1007-6344(2015)05-01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