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衛+石亞楠+樂明凱
1800多年前,一場氣貫長虹的決戰,烏林上空火焰滔天,映紅了江岸摩崖,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歷史;300多年前,一塊塊芳香平整的青磚茶,一路北上,鋪就了萬里歐亞茶路,續寫了赤壁這座城市的傳奇。
赤壁之火,青磚續燃。2014年11月8日,《洞茶與中俄茶葉之路——從羊樓洞到恰克圖》的新書發售儀式在湖北咸寧赤壁市召開的茶文化研討會上舉行,萬里茶路的繁榮歷史不再只是口口相傳。
2014年4月19日,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在赤壁市調研茶產業時強調,要充分挖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利用好百年品牌,不斷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做大做強農業特色優勢產業。2014年7月24日,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在赤壁調研茶產業發展時提出,要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借力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快走出去步伐。
政府扶持 企業發力 共建中國青磚茶之鄉
走進赤壁的萬畝茶園,一朵朵黃蕊白瓣的茶花在初冬的寒風中微微頷首,甚是惹人喜愛。放眼望去,一山頭連著一山頭,綠油油的灌木叢仿佛接到了天際。一年是茶,三年是藥,五年是寶,茶樹越種越值錢。這是赤壁市政府大力推進的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現有茶園12.3 萬畝,計劃發展到15萬畝,年產茶2.69萬噸,全產業鏈價值21億元。
這一欣欣向榮的產業背后,也經歷過經濟體制轉變的陣痛。在鄉鎮村辦茶場階段,當時的國營羊樓洞茶廠和趙李橋茶廠由于茶葉市場不景氣,加上企業市場應變能力差,生產經營舉步維艱。2003年和2008年,咸寧市供銷系統和赤壁市分別對上述兩個企業進行改制,主要采取民營企業一次性買斷凈資產,承接債權債務,職工按貨幣化買斷身份,實行廠內擇優上崗等途徑。通過這些方式,企業實現平穩過渡。
如今的羊樓洞、趙李橋已是今非昔比。羊樓洞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已躋身全國同行業十強,開展黑茶、綠茶、紅茶等多種茶產品精深加工,綜合年產能力達1.45萬噸。
“這一切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紅包和科技幫扶”,赤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志文說,赤壁市2013年出臺3個文件——《關于加快推進茶業產業發展的意見》、《赤壁茶葉發展獎勵辦法》、《關于加快推進茶業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如今,赤壁按照“打造百億產業”的既定目標,全力打造“磚茶”王國。建百里茶廊、興百家茶企、造百大窗口、育百名精英……按照五年茶葉產業發展規劃,到2017年,赤壁市將建成10個大型生產性項目、2個配套延展項目和10個非生產性項目,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產值100億元。
文化鑄核 質量增效 擦亮磚茶百年民族品牌
青磚茶是赤壁的名片,也是赤壁的味道。青磚茶屬中國六大黑茶之一,以老清茶為原料,經壓制而成,湯色紅黃,濃釅馨香。青磚茶獨有的品質成分能夠有效地化膩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市場前景很好?!俺啾诖u茶在宣傳功效的同時,更要宣傳其修身養性的意境。”茶文化專家葉羽晴川說。
2014年5月23日,湖北省委副書記張昌爾在赤壁調研時指出,赤壁市要充分發揮茶文化、茶資源特色品牌優勢,把茶產業打造成百億產業,強農業、富農民、美農村。
把文化鑄成產業的內核,它就會實現巨大的能量聚變。曾經,這塊神奇的茶磚,從赤壁羊樓洞出發,途徑萬里水陸,伴著一路駝鈴,暢銷于西伯利亞腹地,形成了聞名世界的“中俄萬里茶路”。如今,青磚茶作為傳統的“邊銷茶”,在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蒙古等國廣受歡迎,出口產值也在不斷上漲。
弘揚茶文化,首要在于挖掘茶歷史,擴大赤壁茶葉知名度。在咸寧市委書記任振鶴看來,赤壁市要擦亮茶品牌,實施精品名牌戰略,讓百年老字號煥發青春。
赤壁茶產業發展的好消息不斷傳來:湖北趙李橋茶廠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川”字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羊樓洞磚茶文化系統”入選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被譽為“中華之最”,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赤壁磚茶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獲批省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
2014年11月10日,在赤壁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金獎農產品”頒獎典禮上,羊樓洞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羊樓洞”牌青磚茶等和湖北省趙李橋茶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牌坊”米磚茶等榮登榜首。通過3天的現場推介、商務洽談,展會共達成65個購銷項目,簽約資金31.8億元,現場交易額為1156.3萬元。
產業融合 多元發展 推動全產業鏈平臺建設
赤壁市地處湖北東南部,長江依境而過,這里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自然肥力高,非常適合茶葉栽種。
赤壁市委書記江斌介紹說,赤壁茶葉種植和加工始于晉,盛于唐、興于明清,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歐亞萬里茶道源頭之一,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中國青磚茶之鄉”和“中國米磚茶之鄉”稱號。近年來,赤壁市加快推動茶產業與文化旅游業相互融合,茶產業發展風生水起、欣欣向榮,2013年的茶葉全產業鏈產值已達到15億元,旅游總收入近25億元。
全國商業規劃管理辦公室主任宣春雷在考察赤壁茶產業基地的建設后說,“基地平臺的建設把行業資源、資本資源、產業資源等緊緊融合到一起,推動了商業、建設、金融與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通過這一年的建設實踐來看,合理有效的布局、扎實穩健的作風、開拓創新的理念,赤壁人的成績讓人耳目一新。”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在赤壁參加第二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茶交易會后表示,赤壁市搶抓國家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機遇,積極開拓萬里茶道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銷售市場,對中國磚茶產業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赤壁市已編制完成《中國綠色生態產業展覽交易基地規劃》,包括赤壁國際農貿城、大潤發華中地區物流配送中心、億豐綠色生態產業物流城、赤壁港蒲圻港區望山興達貨運碼頭等現代商貿物流項目建設。“中國綠色生態產業展覽交易基地”官方網站和“綠購網”電子商務平臺上線運營。展望未來,赤壁市市長李朝曙雄心勃勃,屆時,“買全國、賣全國”對于赤壁來說不再是夢想。
綠色崛起 有機支撐 引領未來農業發展之路
茶葉只是一個開始,把綠色、有機打造成城市的標簽才是赤壁人的決心和夢想。
咸寧市市長丁小強認為,近年來,赤壁搶抓機遇,打綠色牌,走特色路,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展示出了綠色發展的理念和決心,描繪出了綠色發展的美好前景。目前,赤壁市已通過《赤壁市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創建通用規范》,完成開發有機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正在籌建省級黑茶產品質量檢測中心;6.2萬畝農業基地獲得有機認證,5000畝水生蔬菜進入有機轉換期,擁有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41個,赤壁竹筍、羊樓洞磚茶、赤壁獼猴桃獲國家地標產品。
2014年 11月8日,有機農業專家評審組對《赤壁市有機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做出如下鑒定:赤壁市以有機農業產業為基礎,以赤壁生態環境和農業資源為依托,建設國家級產業示范區和國家級有機農業示范市。咸寧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暉認為,隨著這一產業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將對赤壁實施農業產業現代化,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推動轉型升級、綠色崛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