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璇+徐暉明+孟肖
羊城冬季氣息愈發濃厚,羊肉成為不少老廣州人的必備美食。但市場上假羊肉橫行,食客吃得也心驚膽戰。
如果說街邊流動攤販的羊肉讓人不敢下咽,那么“美食節”里的攤檔食品,是否較有保障呢?
最近,浸淫美食節十幾年的“深喉”李祥(化名),向筆者揭露了廣州美食節假羊肉的“冰山一角”。連日來,我們“羊城尋羊”,走訪了部分凍品批發市場與“美食節”,目睹“買羊肉得鴨肉”之怪現狀。2015年1月1日,廣州市食藥監局食品監管執法分局接報后出動,查封了專供各類美食節的一批“羊排燒”,給行業敲響了一次警鐘。
為何10元3串的“羊肉串”成為“行規”難以杜絕?為何以其他肉類混充羊肉的行為屢禁不止?為何有政府背景主辦的大小美食節也“中招”?背后巨大的利益鏈條怎樣形成?
“深喉”爆料
街邊烤肉進貨價3角 賣串利潤高風險小
街邊10元3串、10元6串的“羊肉串”也許你并不陌生,但你不知道這些肉串的進貨價只有0.3元至0.5元一串。
做了多年正牌羊肉生意的李祥為我們算了一筆賬:
一串羊肉串一兩肉左右,按市價羊肉是28元-30元一斤,也就是說一串羊肉串光肉價就要3元左右。即便是黑作坊,手工費也要0.18元一串,這還沒算上烤肉串的人工及燈油火等費用。美食節的攤檔還有動輒幾千元的“進場費”。至少要賣到小串5元大串8元一串才能保本。“10元3串,甚至10元6串的肯定不是羊肉,虧本生意誰會做?”
此前媒體也曾多次報道,市面上很多假羊肉串實為鴨肉串。李祥說,鴨肉只要4元一斤,相當于羊肉的七分之一。除了巨大的差價利潤吸引,低廉的違法成本對違法行為的震懾尚有不足:“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才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入罪。
高利潤與低風險使假羊肉成為行業心照不宣的秘密而且長盛不衰。
實地探訪
“進場費”要3000元 攤主對羊肉含糊其辭
除了街邊燒烤檔,“美食節”里的“羊肉”也不一定能經得起考驗。
“美食節”因為有政府主辦,食品的衛生安全更受市民信賴。但據報料人介紹,大約從兩年前起,假羊肉就大張旗鼓地“入駐”大大小小的美食節,真羊肉被迫逐漸從美食節退出。為此,我們近期專門走訪廣州兩個美食節。
2014年12月23日下午,在廣州市“南沙新區首屆臺灣文化美食節”現場,約有4檔在賣包括“羊肉串”、“羊排”在內的羊肉制品攤檔。除了一檔羊排價位較高,“羊肉串”則都是10元3串甚至10元6串。
筆者在一個攤位購買3串后,詢問“羊肉”來源,攤主表示,這些羊肉串都是老板統一進貨下發的,他們只是租賃鋪位而已。據介紹,每個攤檔交了3000元進場費,25%的營業收入要上繳給主辦方。
在一家“烤羊排”攤檔,一斤“羊排”連肋骨切下要價50元。檔主稱他的羊排來自臺灣高雄,是純正的羊肉。這是我們在幾個“美食節”巡場后,發現的唯一一個自稱所賣羊肉貨真價實的攤檔。
2015年的第一天,爆料人鄧先生帶著我們來到了廣州市蘿崗區香雪梅花節外圍的展銷集市“尋羊”,該展銷會僅有兩檔賣烤“羊肉串”。而業內人士一眼就看出“從價格到顏色”,兩檔的“羊肉”都有問題。
爆料人通過介紹,向專供美食節攤檔的“一林食品商行”訂了5件(合計5000串)“羊肉串”與2件(合計1400塊)“羊排燒”。平均算下來,每串“羊肉串”為0.5元,每塊“羊排燒”1元。貨一到手,報料人就指出:“這個印‘阿拉伯烤肉專供的沒寫是羊肉,這個‘羊排燒也沒有標明成分。”爆料人馬上向廣州市食藥監局投訴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