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蓮蓮
近年來,隨著四川省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示范推動和都市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成都市青白江區圍繞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成功打造了集制種、標準化生產、加工、菌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城廂鎮特色食用菌產業園。園區位于城廂鎮十八灣村和壁峰社區,于2007年開始建設,規劃面積3000畝,其中特色食用菌加工園區500畝,特色食用菌標準化種植基地2500畝。園區堅持“以工促農、以貿帶農、以旅助農”的發展總思路,全面提高農業產業效益,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推動了全區農產品精深加工業跨越式發展。
全面提升產業基礎打牢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本底
(一)打造產業基地,保障資源供給。
園區依托特色菌蔬產業片產業發展基礎,圍繞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不斷做強上下游產業,重點包裝好農福菌業有限公司、和江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兩個食用菌標準化制種、制袋企業和恒邦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靈芝種植項目。目前,好農福菌業以制種和種植特色菌類為基礎,成立社員達150余人的巨福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了“集中制袋、分散出菇、產品統一回收、菌渣高效利用”一套完整的運作機制;恒邦公司以靈芝種植為基礎,食用菌研發為引擎,成立社員達200余人的田源山珍菌業合作社,實行“五統一”管理模式,包括統一引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提供信息、統一采購生資、統一銷售的管理流程,進行食用菌種植及制種。目前,園區年產袋裝食用菌達5000萬袋,產值近4億元。
(二)完善聯結機制,帶動共同發展。
為保障加工農產品原料優質,園區采取“企業+基地+合作社”、“企業+基地+種植大戶”、“企業+基地+家庭農場”等運作模式,建立專用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優價收購農戶、合作社的農副產品,不斷提升企業效益的同時,促進農民致富增收。同時,宜家食品有限公司、恒邦公司等有條件的企業自建原料基地,構建“產-供-銷”一體化運作模式,完善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提高了加工農產品質量和品質。目前,園區宜家食品與本區人和鄉農戶達成合作協議,優價收購農戶種植的優質蔬菜、食用菌進行精深加工,保障了農民種植的菌蔬銷路暢通,帶動了農民致富增收。
不斷優化園區建設搭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平臺
(一)完善園區規劃,實現科學發展。
目前,園區已正式納入成都市農產品加工產業布局規劃(2013—2020),成為全市“一心、六園、十基地”中十大農產品加工基地之一,為進一步建設好園區,區級相關部門正展開深入調研,進一步做精做細食用菌園區規劃,明確發展任務和時間節點,促進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現園區面積已達1000余畝,其中食用菌加工區300畝,特色食用菌標準化種植基地700畝。同時,集成使用各類涉農資金投入園區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承載能力,目前,貫通園區各企業的產業化道路已經建成,排水溝渠實現全覆蓋,企業對外開放的大門全面打開。
(二)制定管扶機制,促進協調發展。
園區建立了“招、建、管”一體化機制,實行“園區+平臺公司+主導產業+市場”模式,將原料企業、加工企業、科研單位、原材料和產品營銷大戶等聯系在一起,有效增強農產品市場抗風險能力,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以合作社和企業為紐帶,形成“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在保障農戶初始利潤的基礎上,公司、合作社、農戶按比例進行利益分配。并成立了食用菌聯合會,由聯合會對企業和農戶的生產成本、生產利潤、生產水平和工藝流程等進行核查,樹立統一的園區品牌,確保利益最大化。目前,園區食用菌加工企業7家,標準化制種、制袋企業2家,菌文化展示企業1家。
做大做強園區企業優化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載體
(一)注重招大引強,做強龍頭企業。
鼓勵康祖食品有限公司、宜家食品、恒邦公司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帶動青白江區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快速發展。并注重招大引強,根據園區產業發展特色,在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方面下功夫,瞄準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涉農企業、農業行業10強企業、農業上市公司,著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節能環保、市場前景廣闊的在產業鏈條上做得好的戰略型、龍頭型、稅源型企業,不斷提高青白江區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發展實力。目前,園區有市級龍頭企業4家,宜家食品為省級龍頭企業,形成食用菌加工能力10萬噸/年,年產值近5億元,加工企業常年解決勞動力2800余人。
(二)引入技術裝備,強化科技支撐。
以科技為導向,以現代裝備為依托,積極加強與中國農科院、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合作,引入專家團隊、先進技術和優質種質資源,為園區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注入科技力量。園區恒邦公司與中科院廣州粵微公司簽約靈芝孢子粉系列產品深加工新產品項目;宜家食品采用厭氧發酵技術進行農產品加工,引進 2條國內泡菜行業最先進的清洗、殺菌、烘干設備進行生產,實現了產業的高端化、科技化、品牌化發展;康祖食品有限公司引進四川大學食品學院先進加工技術,并使用獲得專利的分選機進行生產,充分保障產品質量。
(三)打響產業品牌,提升產品效益。
依托產業基礎,鼓勵園區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品牌影響力,提升加工產品品牌價值。目前,園區成功打造了“康祖”、“蓉上坊”等一批知名農產品精深加工品牌。“蓉上坊”牌蔬菜制品(醬腌菜)、“康祖”牌山椒鳳爪獲得了“四川名牌產品”稱號;康祖食品、宜家食品成功申請“成都市著名商標”;“蓉上坊”品牌在“2012田園成都生態農業大聯播活動”中獲成都市十大成長性品牌稱號,園區充分帶動了“青白江造”優質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了全區加工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充分保障資金投入充實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后勁
一是加強資金扶持。積極爭取中央、省、市資金,2010年以來,打捆使用價調、“菜籃子”等涉農扶持資金2000余萬元,集中投入到園區建設。并支持宜家食品有限公司、康祖食品有限公司等有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研發中心,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二是加強政策扶持。制定了《成都市青白江區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獎補辦法》(青府發〔2013〕8號),參照該文件精神對園區農產品加工企業在農業設施、品牌打造等方面予以支持;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成都市農產品加工業項目使用集體建設用地價格補助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成辦函[2013]123號)文件精神,對園區農產品加工項目使用集體建設用地進行扶持。三是加強融資服務。積極引導融禾公司為園區農產品加工企業做好融資貸款服務,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在滿足擔保條件的基礎上,新怡公司優先給予擔保貸款,充分解決了園區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資金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