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景
兩個大男生創光療美甲DIY紅到海外
●黃玉景

在家就能光療美甲,省時又省錢
當自己的老板臺灣青年創業日記(二)
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GEDI發表“2015年全球創業力調查”,以態度、能力、渴望三項指標,涵蓋教育滲透度、創業認知、產品創新、風險資本等15個項目分析,臺灣地區排名全球第八,創業力亞洲排名第一。
而來自1111人力銀行的網絡調查顯示,臺灣年輕人,每十個人就有七人想創業。
他們愿意行動,哪怕所有人都不看好,哪怕業績少得可憐,寧可不買房、不買車,也要屢敗屢戰,忍受挫折,找到成功的路徑。
王子綱和呂祥禎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好哥們,三年前創立臺灣第一家居家光療美甲品牌ME&WE,成了第一個進軍海外美甲市場的臺灣品牌,年營收2000萬元(新臺幣,下同)。這兩個大男生怎么會投入美甲產業呢?
傳統指甲油日久容易掉漆,光療指甲油則是愛美女性的救星,它的成分添加了凝膠,涂在指甲上可以維持更久,光澤度飽和,廣受市場喜愛。
然而,光療指甲油的程序復雜,得先上平衡液,再上底層膠、還有光療指甲油和封層膠,最后用LED燈的光療機快干等繁復的手續;多半要依靠專業美甲師才能完成。一次美甲消費從一千兩百元起跳,往往得花上一個半小時。
“有沒有可能在家自己上光療指甲油呢?”王子綱和呂祥禎提出假想。
就像是咖啡膠囊機與咖啡膠囊的消費模式,他們打造居家光療品牌ME&WE也是如此:賣一臺光療機以及季節性推出的新色光療指甲油,平均單筆消費包含指甲油和光療機大約3000到5000元不等。第一次購買后,未來視需要添購指甲油即可,非常方便劃算。
兩個大男生接觸美甲市場,是一個意外。王子綱是廣春成建設董事長王鼎然的兒子,從小在家人期許下念電子工程系。他在代工廠上班時,偶然接觸到裝置LED燈的光療指甲機,隨手拍了一張照片到社群媒體,竟引發女性朋友熱烈回響:“好想要自己在家做。”“這個現在很夯耶。”留言一大串,他頓時嗅到商機,找來大學同學呂祥禎一起研究市場。
花了一年時間,他們發現:“居家光療簡直是藍海市場。”原來,據國際美甲雜志《Nail Magazine》統計,2013年全球兩大美甲市場的美、日規模就逾100億美元。
這塊大餅中,臺灣的居家光療指甲都是進口貨,且只占了整體美甲市場的1/10,潛力無限。認定市場的潛力,兩人決定向王子綱的父親王鼎然提案,卻被狠狠地拒絕。“我告訴我爸,就算你不讓我做,我還是會去做。”王子綱堅定的態度軟化了父親,他抱著父親資助的500萬元,開始創業的第一步。
第一年,500萬元很快在營銷和研發上燒光。為了拓展網絡外的通路,他們一家家地向美甲工作室、美材行、百貨公司敲門,卻處處碰壁,連送產品給美甲師使用還被拒絕,“當時瞪著一箱箱幾百萬只的光療指甲油,心情蕩到谷底,心想到底要不要放棄?”王子綱回憶。

王子綱(左)與呂祥禎(右)創業三年有成
創辦人:王子綱(1981年生)、呂祥禎(1979年生)
初期資本:500萬元新臺幣
行業:美甲業
特色:DIY光療指甲組合
成績:2014年營收2000萬元新臺幣
創業日記:
2011.02光療為何只能給美甲師做?有沒有可能突破DIY居家光療?
2012.10一年了,網絡正式開賣,好像懷胎10個月生下寶寶,ME&WE是我的第一個小孩。2013.03第一次參加臺灣美容展,真是太神了,沒有一家產品像我們的一樣人潮蜂擁,覺得欣喜。
2013.12今天再度突破業界先例,要在松煙誠品設柜了。帶著誠品的背書和肯定,不能驕傲,要步步為營。
2014.12ME&WE在日本雅芳通路上架了,業界第一個正式進軍日本市場的臺灣品牌,是臺灣的驕傲。
終于,ME&WE一次刊登在少女雜志的形象廣告上,被誠品看見,打開進駐百貨通路的門,進駐松煙誠品。繽紛浪漫的店頭形象、不時舉辦DIY光療教學,讓過去只有專業美甲師才買得到的產品,也得以接觸消費者,把美甲市場的餅做大,有助于推動整體市場。
“ME&WE的單價不便宜,如果消費者看到我們用這個品牌,會覺得備受尊榮。”TNA(國際美甲競賽)評審陳欣渝評論:“他們的凝膠不含傷肝傷腎的溶劑,上膠后照射LED燈也不會縮膠。”
由于產品好用,不少海外經銷代理來到松煙誠品就提出經銷邀請,因此獲得日本雅芳上架的機會;接著,還準備進軍美國、巴西等地。
回顧過去三年,王子綱說:“創業時很年輕,不懂品牌、公司營運管理,也沒什么人脈,如果再多懂一些,我可能就不會創業了。”話雖如此,但是獲得父親的肯定,一路上苦澀的淚水也甜美了,一切辛苦還是值得的。■(摘自臺灣《今周刊》)(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