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2日,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甘肅省科技廳和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21次金川科技攻關大會在金昌召開。會議強調,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金川公司面臨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將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優勢。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黨委書記陳全訓,中國科協副主席、工程院院士黃伯云,甘肅省副省長郝遠,中國工程院院士湯中立、于潤倉、張國成、張文海、蔡美峰等出席大會。金川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楊志強致歡迎辭,金川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王永前主持會議。
顧秀蓮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她說,作為國有大型骨干企業和有色金屬行業重點企業,金川通過一輪又一輪的科技聯合攻關,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已成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乃至全國工業企業的成功典范。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希望金川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創新驅動戰略系列精神,通過新一輪的科技攻關,解決制約發展的重大技術問題,取得一批在國際同行業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為打造“百年金川”奠定堅實基礎,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進步、區域經濟跨越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陳全訓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金川公司科技創新工作,他說,金川公司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見證,是中國道路、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的體現。他稱贊金川是出創新的地方,是出人才的地方,是出精神的地方。
陳全訓結合金川公司和有色金屬行業實際,就如何把當前的危機轉化為機遇,加快科技進步、促進轉型升級對金川公司提出幾點希望:第一,利用市場低迷的時機,著眼長遠、謀劃布局。甘肅省是老工業基地,地處絲綢之路節點、有較好的科教資源優勢,也具有后發優勢,這些都為包括金川公司在內的有色金屬企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第二,抓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機遇,繼續做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第三,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高水平引進來,大踏步“走出去”。金川公司要按照甘肅省總體部署,積極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高水平引進優質生產要素,大踏步輸出技術裝備和產能。第四,抓住建設生態文明的機遇,繼續做好循環經濟這篇大文章。
楊志強在講話中介紹了金川科技發展情況,確立了公司在新形勢下的發展方向。他說,面對新形勢,金川公司清醒地認識到,要克服目前的困難局面,必須要把科技創新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不遺余力地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工作。
會上,金川公司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組織、芬蘭奧圖泰技術公司簽訂了合作意向書,與公司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負責人簽訂了任務書。會議期間,分別舉行了主題報告會和金川創新成果展。在地質找礦、選礦工藝與裝備等9個分會場,與會代表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和探討。中國科學院、有關協會學會、高等院校、研究設計院所、國外研究機構和企業代表共計350余人參加了會議。
9月17日,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山東省濱州市召開。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黨委書記陳全訓,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處長陳學森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文獻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出席會議。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章吉林、副理事長原寅平及有色協會、加工協會的相關領導、理事會成員等30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2010年~2014年財務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章程修改草案說明;選舉產生了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
陳全訓代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并對加工協會第六屆理事會過去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他指出,近兩年來,有色金屬行業面臨的困難不少,目前,行業發展的特點集中反映在五個方面:一是生產平穩增長,市場需求正常。二是技術進步加快,創新驅動增強。三是經濟效益不佳,發展后勁不足。四是化解過剩產能、應對環保約束壓力大。當前,行業不光是電解鋁產能過剩,銅、鋁加工產能過剩情況也較嚴重。環保壓力也是當前企業面對的一道難題。五是尋找新增長點困難,技術支撐能力有限。
陳全訓表示,但從產業發展形勢看,有色金屬行業仍然最有條件成為穩增長、調結構的一支生力軍。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雖然當前是行業發展最困難的時期,但只要大家堅定信心,防控風險,困難過后,就會迎來新起點上的更好更快發展。
陳全訓對加工協會新一屆理事會的工作提出幾點希望:一是加強調研,科學謀劃“十三五”發展,引導行業在未來5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科學發展。二是幫助企業搭建創新平臺,驅動技術進步。三是研究國內外政策,推動企業大規模“走出去”。四是強化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用多種形式的服務方式和手段為政府出謀劃策,為企業排憂解難。
文獻軍作了工作報告。他表示,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確立世界有色金屬加工大國的地位。預計“十三五”期間,銅、鋁加工生產能力增長有限,投資將主要集中在產品結構的調整上,但之前形成的產能會集中釋放,市場競爭將更加劇烈,貿易保護和國際貿易摩擦重新抬頭,對此,全行業應有足夠的認識。文獻軍指出,下一屆理事會繼續重點關注推廣鋁應用,全力以赴保增長;推進企業兼并重組、調整整合;持續不斷推進行業創新;進一步加強協會自身建設,不斷適應企業需求。
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了新一屆領導成員:文獻軍為加工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范順科為常務副理事長,章吉林為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原寅平、王建立等35人為副理事長。會議表決通過了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吉林等152家單位的相關領導為加工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9月18日,2015年中國鋁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交流大會在山東省濱州舉行。此次大會的宗旨是探尋產業發展的創新機制,為促進中國鋁加工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獻計獻策。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任旭東、工信息部原材料工業司處長陳學森、濱州市市長崔洪剛、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士平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出席會議。開幕式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文獻軍主持。
任旭東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推進鋁加工行業技術創新,要密切跟蹤、利用政策,按政策的導向,提升鋁加工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技術創新需要企業有一定的集中度,我國規模以上鋁加工企業就有1842家,企業多而分散,單個企業的創新要素不足。因此,要積極推進鋁加工產業結構的優化,盤活現有存量資產,集中技術創新要素,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同時要加強質量標準建設,加強政產學研用合作,構建企業之間、科研院所和下游用戶之間的協同創新體系。鋁加工工業貼近用戶,需求多樣,只有加強與下游應用領域的合作,介入終端產品的設計、研發,創新產品服務模式,才能更好地轉型升級。任旭東希望高校和科研機構轉變觀念,把研發成果和推廣應用向鋁加工企業延伸,重視技術、管理相結合的復合型科技人才培養。
會議期間,多位來自高校和企業的專家、學者就高性能鋁材構件加工技術的發展、鋁材表面處理技術創新現狀等問題做了交流和研討。濱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鄒平縣人民政府、惠民縣人民政府分別介紹了投資環境并進行了相關項目簽約儀式。
9月23日,首屆中國有色金屬行業“互聯網+”大會在沈陽召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任旭東、沈陽市副市長祁鳴、工信部原材料司處長陳學森出席會議并分別致辭。大會開幕式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明星主持。來自中國有色金屬行業、互聯網行業、信息化行業、倉儲物流行業、銀行期貨金融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400余人共聚一堂,探討有色金屬互聯網平臺建設。
任旭東在致辭中指出,當前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等新興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改變了許多傳統行業的發展格局,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戰略的提出,是站在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來看待信息技術和傳統產業的“生態融合”的全新定位。“互聯網+”的發展是時代所需,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在新常態下有色金屬行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需要。“互聯網+有色金屬工業”是要強化信息化和有色金屬工業化深度融合,來提升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效率,實現有色金屬資源優化配置。“互聯網+有色金屬”將對有色金屬行業的科研、生產、貿易、物流、融資等環節產生深刻的影響,是有色金屬行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新動力。
這次大會旨在有色金屬行業貫徹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在有色金屬企業生產運營中的作用,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來推動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本刊訊】9月15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徐州召開。會議總結了硅分會二屆理事會5年來的工作,研究了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深入分析討論行業發展形勢,研究了“十三五”硅產業發展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并選舉了新一屆理事會成員。
受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黨委書記陳全訓的委托,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宣讀了陳全訓在大會上的講話。
陳全訓在講話中表示,今年以來,硅行業的運行情況,與整個有色行業一樣,面臨很大壓力,一方面,生產保持平穩,市場需求正常,技術進步加快。另一方面,進出口形勢復雜,貿易摩擦繼續,企業經營困難。對于硅行業下一步的發展,講話中指出,首先要堅持創新驅動,其次要堅持綠色發展,第三要堅持優化結構。
陳全訓對硅業分會二屆理事會五年來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硅業分會新一屆理事會提出了三點希望:第一,加強調查研究,提高服務水平。要加強調研,摸清情況,找準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第二,要研究政策,用好政策,為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服務。第三,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

會上,趙家生代表硅業分會二屆理事會做了工作報告。報告全面分析了“十二五”以來我國硅產業取得的主要成績和面臨的主要挑戰,分析了硅行業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并總結了分會在過去5年工作中做的主要工作。
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第三屆理事會,趙家生當選為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范順科當選為常務副會長、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林如海當選為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文武等26人當選為副會長及特邀副會長。會議由林如海主持。硅業分會會員單位代表百余人參加了會議。
15日至17日,“2015年中國國際硅業大會暨光伏產業博覽會”舉行。受陳全訓的委托,趙家生宣讀了陳全訓的致辭。林如海作了題為《中國硅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報告。硅行業生產、科研、設計、應用、設備制造、商貿及產業鏈前后端相關領域的企事業單位代表4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期間,舉行了全球首個硅產業鏈金融產品發布會;國內多晶硅生產企業進行了多晶硅產業交流會;工業硅企業舉行了技術推廣會;還舉辦了光伏產業博覽會,近二十家企業積極參展。17日下午,與會代表參觀了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多晶硅及硅片產業基地。 (顧楠)
【本刊訊】9月1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織有關專家對中國鋁業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與相關單位完成的6項科技成果進行了鑒定。
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明星、工程院院士張國成為首的專家組,在認真聽取各項目組匯報,審閱了鑒定資料,經過質詢和討論后,對“一水硬鋁石礦生產氧化鋁高效同步脫硫脫有機物技術及產業化”等6項科技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專家組認為:由鄭研院和中鋁遵義氧化鋁公司共同完成的“一水硬鋁石礦生產氧化鋁高效同步脫硫脫有機物技術及產業化”可靈活應用于一水硬鋁石礦氧化鋁生產過程中單獨脫硫、單獨脫有機物和同步脫硫脫有機物,有效解決了有機物和硫對拜耳法過程的影響,技術成熟可靠,成本低,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低品位高硫鋁土礦反浮選同步脫硫脫硅技術研究”形成了一套中低品位高硫鋁土礦反浮選同步脫硫脫硅工藝技術,工藝流程簡單、分選效率高、安全環保,可同步實現礦石中鋁礦物與硫、硅脈石礦物的分離,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電子基板用高純度氧化鋁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微晶氧化鋁陶瓷密封環的研制”、“發光材料用微晶剛玉陶瓷坩堝工業試驗”、“電解鋁工業低碳標準研究”等4項科技成果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楊建民)
【本刊訊】2015年中國“百強報刊”入選名單日前揭曉,99種報紙、100種社科期刊、100種科技期刊入選。《中國有色金屬》雜志入選“百強科技期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實施精品報刊工程,重點培育和推出一批具有較強輿論引導能力、傳播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優秀品牌報刊,今年7月至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開展了2015“百強報刊”推薦活動。經各省(區、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各中央報刊主管單位認真組織推薦,共上報694種報刊參評2015年中國“百強報刊”,其中報紙213種、社科期刊292種、科技期刊189種。為保證推薦工作公平公正,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制定了嚴謹科學的評審規則、程序和標準,組織專家進行了三輪嚴格評審,并將推薦名單在網上進行公示。9月18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2015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上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布2015年中國“百強報刊”(“百強報紙”、“百強社科期刊”、“百強科技期刊”)入選名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等為入選報刊代表頒發證書。
《中國有色金屬》雜志創刊于1983年。30多年來,本刊始終堅持“立足有色金屬行業、服務有色金屬行業”的辦刊宗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堅持行業指導原則。力求內容具有行業權威性、指導性、實用性和可讀性。文章主題鮮明,貼近讀者生活,反映行業現狀和熱點問題,體現企業訴求。同時,刊物著重培養專家型采編隊伍,擁有一批熟悉企業、了解行業的采編人才和管理團隊。在行業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近兩年,刊物開始嘗試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網站等新媒體發布形式。通過遍布全國各地企業的特約記者、特約通訊員隊伍,信息來源真實、可靠、及時。同時,擁有多個行業內專業機構作為合作伙伴,行業信息能夠快速、高效、準確發布。
今年9月9日,《中國有色金屬》雜志社在北京京西賓館成功召開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境外資源開發戰略功勛企業和人物”頒獎典禮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境外資源開發風險防范與控制高峰論壇。該會議活動獲得了廣泛的好評,這是本刊打造行業全媒體服務平臺的又一次成功嘗試。
《中國有色金屬》雜志將充分利用這次入選“百強報刊”的契機,擦亮自身品牌,繼續踏實認真地做好行業媒體宣傳服務工作,打造全媒體服務平臺,力爭成為有色金屬行業對外發聲的主流、權威、品牌窗口,傳遞行業好聲音。
9月23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與江西銅業集團公司在江西貴溪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五礦董事長何文波、江銅集團董事長李保民代表雙方簽署協議并致辭。簽約儀式由江銅集團副董事長、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龍子平主持。
根據協議,雙方將本著共建共享的原則,發揮各自優勢,在銅貿易業務、海外資源開發、技術交流與支持等領域開展長期、穩定的互利合作。

何文波在致辭中表示,在大工業管理、對標和提升方面,中國五礦要以江銅集團為標桿,定期開展更多形式、更多方式的學習和交流,以協議的簽署為契機,深入挖掘更多的合作支點,推動雙方合作更進一步。未來,中國五礦在海外市場將投入更多的力量,與全球各主要地區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在自己“走出去”的同時,帶動和幫助中國更多的企業一起“走出去”,切實肩負起國家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李保民對何文波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他說,在銅行業中,江銅集團規模大,效益好,規避風險能力強,特別是在礦山冶煉、加工及運營管理、技術創新等領域均積累了豐富經驗和獨特優勢,與中國五礦擴大和深化合作是江銅集團未來發展的首選。
23日當天上午和22日下午,何文波在李保民的陪同下分赴兩地參觀了江銅集團所屬的貴溪冶煉廠和德興銅礦,與生產一線員工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江銅股份副總經理董家輝、吳吉孟、吳育能,中國五礦總經理助理、有色控股總經理焦健,中國五礦辦公廳主任張曄,財務總部總經理俞波,有色控股副總經理金霄光等陪同參加上述活動。
近日,中色股份、歐亞資源集團、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工商銀行五家企業在京舉行“剛果(金)RTR項目EPC總承包框架協議簽字儀式”。中國有色礦業集團總經理兼黨委書記、中色股份董事長張克利、中色股份總經理王宏前、歐亞集團董事長亞歷山大?馬什科維奇、股東代表阿里江?伊布拉吉莫夫、總經理貝內迪克特?索博特卡、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第二營業部總經理潘樂、中國進出口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助理莫雁蘋、工商銀行專項融資部副總經理劉建昌等出席了簽字儀式。

由中色股份與歐亞資源集團簽署了《剛果(金)RTR項目的EPC總承包框架協議》;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色股份與歐亞資源集團簽署了《關于中哈產能合作相關項目的諒解備忘錄》;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中色股份和歐亞資源集團簽署了《剛果(金)RTR項目融資框架協議》。
歐亞資源集團是國際知名的大型礦業公司,中色股份是中國國際工程承包業的典范企業。剛果(金)RTR銅濕法冶煉項目是雙方落實中哈產能合作、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布局,對于促進中色股份未來主營業務發展,以及實現與歐亞資源集團的全面戰略合作意義重大。
【本刊訊】9月15日,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誠拜會智利駐中國大使賀喬治(Jorge Heine)和智利駐中國公使銜經濟商務參贊貝安之(Andreas Pierotic)。
劉誠向賀喬治大使介紹了中國恩菲60多年來在國內外有色工程領域所取得的卓越業績,尤其著重介紹了中國恩菲自主研發的氧氣底吹冶煉技術。他表示該技術目前在國內外多個項目中得到推廣應用,并在智利、秘魯、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申請了技術專利,恩菲品牌的氧氣底吹技術不僅原料適應性強,在節能環保、經濟效益等方面也優勢明顯,開創了銅金冶煉領域的新紀元。近年來中國恩菲持續開拓智利市場,已經與智利Codelco、Anglo American、Enami等公司開展了深入的合作。

賀喬治大使對公司在智利市場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贊賞,他指出,中智之間的合作已經從最初的有色領域拓展至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等多個領域,但銅業仍是雙邊合作的基石,同時也希望中國恩菲發揮自身在多晶硅、光伏發電、垃圾焚燒發電、污水處理等領域的優勢,為智利提供更多的工程服務。
中國恩菲海外業務部及MSS公司相關人員陪同參加了會見。 (鐘霏)
【本刊訊】9月19日,由中國環境報社、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主辦,浙江省長興縣人民政府、國家環境保護鉛蓄電池生產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超威集團)承辦的“首屆中國電池產業綠色化發展研討會”在浙江省湖州市開幕。
本次會議以“布局‘十三五’——電池環保產業趨勢與創新發展”為主題,圍繞“加強和促進我國電池生產及回收再生污染防治產業暨綠色化發展”的主體思路進行研討,旨在提升電池行業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的技術水平,促進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新能源電池生產技術及節能技術的研究推廣。
會議期間,國家環保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等單位聯合發起成立了中國電池產業綠色循環發展聯盟,并共同簽署了《推行電池產業綠色循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在會場上,預示基業長青的“常青樹”被點亮,也象征著我國電池產業綠色循環發展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會上還正式啟動了我國首個電池污染防治和救助專項基金,為電池行業污染防治和救助工作再添重要砝碼。 (張博)
【本刊訊】近日,由國家商務部主辦、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承辦的“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論壇”發布了2015年中國對外貿易500強企業排名。云銅集團旗下的云銅股份公司憑借9.773億美元的對外貿易總額,位列396位。同時進入此屆榜單的還有江西銅業、銅陵有色等知名銅企。云銅股份公司在上榜的云南省內企業中位居第六。
該排序主要展示中國進出口實力較強的企業群體及其經營業績,為國內外各界了解中國對外貿易提供權威信息,對實施“走出去”戰略,宣傳中國進出口企業,支持中國進出口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起到了積極作用。 (徐雷)
【本刊訊】9月21日,由中鋁網主辦的2015(第十屆)中國鋁行業“十佳廠商”評選活動,自2015年8月18日正式啟動以來,歷時一個多月,終于圓滿評出結果。

“十佳廠商”是指符合“中國鋁行業十佳廠商”評選十項標準的優秀企業。從商業信用、產品層次、競爭活力、裝備水平、盈利能力、財務狀況、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管理水平、社會責任為衡量標準,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旨在篩選行業中經營良好,符合十佳標準的廠家,以示榜帥作用,弘揚行業正能量,引導行業向前發展。
本屆“十佳廠商”為中鋁網主辦的第十屆鋁行業評選活動。與以往不同,在新的評選規則下,調動了全行業參與者的積極性,全程投票階段精彩紛呈,排名次序升降櫛比,實時變化,意外、驚喜不斷,受到了大家的強烈關注和支持。
十佳廠商榜單詳情,請掃描圖片右上方二維碼查看。(張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