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純甫同志是有色行業管理體制改革堅強有力的推動者,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的創始人,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熟悉那段歷史的有色人心中,留下了永久不能忘卻的記憶。
今年8月18日,是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黨組書記兼董事長邱純甫同志誕辰100周年的日子。邱純甫同志于2005年6月1日因病去世。在他過世10年之后,有色戰線的許多老同志仍然還記著他、懷念他。曾經同他一起工作過的一些同事還能夠聚集起來,懷著崇敬的心情緬懷他,從不同工作側面講述與他并肩推進有色行業管理體制改革的往事。這些具有歷史情懷的舉動表明,邱純甫同志在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歷史上,曾一度起過重要作用,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領導者才干,在熟悉那段歷史的有色人心中,留下了永久不能忘卻的記憶。

邱純甫同志(左一)與本文作者在一起
我初次同邱純甫同志見面,是在1972年秋末。當時,我在山西太原鋼鐵公司研究室工作兼公司黨委中心學習組輔導員。邱純甫同志結束在冶金部云南草壩“五七”干校勞動后,被分配到太鋼擔任黨委副書記,分管生產,在參加公司黨委中心組學習時彼此認識了。由于工作上沒有更多聯系,加之沒多久他被調往河北省冶金廳任廳長,這期間他留給我的印象并不很深。唯一的感覺是,他有比較好的理論功底和較為淵博的經濟理論知識。這個淺顯的印象是從黨委中心組學習會上留下的。當時黨中央部署全國各地黨委中心學習組,要按統一規定全文學習《反杜林論》和《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總結》(節錄)。對這兩部著作,參加中心組學習的人都從未讀過。其中一些難懂的句子和段落,只有邱純甫同志能讀懂還能給大家講解。
有色金屬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歷史過程給我留下的印象是,讓有色與鋼鐵分開發展建議的提出,在冶金部內部除個別領導人早有考慮外,建議的起源主要來自于國家經委領導層幾位老冶金的同志。以正式渠道向黨中央、國務院反映將有色與鋼鐵分開發展的理由與前景,也是在國家經委而不在冶金部。邱純甫同志當時是國家經委副主任,是倡導改變有色行業管理體制,主張鋼鐵與有色分開的核心人物。1982年10月4日,國務院召開專題研究發揮有色資源優勢的會議,相隔3天,由袁寶華同志掛帥,9人組成的有色金屬開發規劃小組成立,邱純甫同志是其中的重要成員。1983年4月4日成立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以下簡稱“總公司”),被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總公司成立大會上評價為:總公司的成立是振興有色金屬工業的新起點,也是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邱純甫同志是標志這個新起點的總公司第一任董事長兼黨組書記。
這位可敬長者能在我心中留下至今難以忘卻的記憶和深沉的懷念,是總公司成立前前后后,在他擔任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并分管政策研究室工作期間形成的,是在有色行業處于從固化的傳統管理體制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管理體制轉折的探索之中建立起來的。這期間工作接觸頻繁,在他指導下完成的業務工作比較多,其中也包括1984年和1985年為開拓國際市場,出國考察先進裝備、洽談貿易、企業結構和管理體制調研期間的工作配合。這幾年的工作接觸和配合,是處在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歷史性轉折的非常時期。全行業要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定先于其他工業行業進行管理體制改革的探索,而且要有新的突破。新組建的總公司要辦成名副其實的經濟實體。在這個特殊歷史階段,量大面廣,紛繁復雜的工作大體上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要分家,妥善處理好鋼鐵與有色分開,有色另立門戶,改變延續多年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方式,成立總公司;二是總公司要組建一個新的領導班子,帶領全行業用新的理念,大膽可行的改革措施,解放生產力;三是為提高以多年積累形成的生產能力為主體的存量資產集中度,使一些處于半沉睡狀態的資源優勢得以發揮,要上收一批大中型企業和調整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設計和地質勘查等機構的隸屬關系;四是協調關系,創造條件,取得正式批文,抓緊打通單獨對外經貿渠道,落實“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發展我國有色工業的指導方針。這些事情做起來,驚動全國,涉及單位多、人員多,上下左右關系錯綜復雜,每一件事情推進,每一項工作辦成落地,都要牽動一些單位和部門,都意味著權限的調整,利益重新劃分。因此,來自不同層面的難題與阻力可想而知。還應該提到的是,有色行業管理體制改革與一大批行業并非無關。當時,在全國124個大小產業門類中,有約占91%行業、門類使用有色金屬,與有色企業、科研單位等存在長期業務往來,協作關系,甚至聯合創辦合伙企業的也大有人在。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務和眾多困難的工作局面,用舉步維艱形容也并非過分。其實,行業管理體制改革的目的,在于為傳統的經營方式轉變創造前所未有的發展條件和釋放活力的空間,將沉睡中的生產資源要素激活,讓生產力得以發展,職工獲得更多收入,日子過得更好。可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輿論尚處于萌芽有待形成之中,氛圍并不濃厚;在行業內部擁有話語權的某些領導人,對通過改革管理體制發揮有色資源優勢,尚存疑慮。在如此的內外大環境的背景下,總公司的組建工作能夠堅決、果斷、頗有成效地超常規推進,很快形成了擁有321個企事業單位和占全行業職工人數75.9%職工隊伍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雖然不能稱之為奇跡,但也是有色歷史上的一座改革成果的豐碑。與此同時總公司內部和全行業的生產建設按部就班,產量、產值連年增長,利稅逐年增加。這期間,為使有色金屬工業成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一個獨立行業,為把有色總公司辦成名副其實的經濟實體,通過與對外經濟貿易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委協商同意或經國務院直接批準,從1984年1月10日起先后成立四大公司和一個金屬交易所,即進出口公司、對外工程公司、租賃公司和財務公司及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圍繞著將總公司辦成經濟實體組建的四大公司,既是完善經濟實體架構的重大舉措,也是形成國民經濟結構中獨立行業所必需。而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的創建和運營,是市場經濟意識超前的表現。所以袁寶華同志當時稱贊為“敢為天下先”之舉。
1990年4月1日,總公司成立七周年時,邱純甫同志主動為《有色金屬工業》雜志撰寫了一篇紀念總公司成立七周年的文章。
有了對有色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歷史的自信,才會有勇氣和信心在改革中完善和推進改革,使有色金屬工業在面臨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挑戰中,走上綠色發展之路。邱純甫同志憑借他長期在冶金戰線工作的豐富經驗和在擔任部黨組成員時就協助部領導分管有色金屬的切膚之感,經過深思熟慮,會同袁寶華等其他同志一道,大膽向上進言,然后又勇于擔當,不回避困難和矛盾,殫精竭慮的工作,為使有色金屬工業在國家改革開放之初走上一條發展新路,做了大量事關全局、有利當前、影響長遠、卓有成效的大事實事,付出了心血,開創路徑,留下了業績。邱純甫同志對有色行業管理改革歷史充滿自信。病重住院期間談及有色工業長遠發展時,他對企業大、中、小齊頭并進發展的格局,深感憂慮。林則徐在寫給自己的條幅中說:觀操守在厲害時,觀精力在饑疲時,觀度量在喜怒時,觀存養在紛華時,觀鎮定在震驚時。邱純甫同志在有色行業工作的歲月中,也體現和彰顯了這位可敬長者的良好工作作風,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重大問題上堅持原則的黨性修養:比如他對上敢講真話,對下想方設法了解實情;他遇事不回避矛盾,勇于擔當,善于經過冷靜、周密思考注重實效地處理問題解決矛盾;又比如他知人善任,堅持原則,不拉幫結派,不搞團團伙伙,不謀求個人聲望;他以事實為根據,不尚空談,厭煩形式主義。多年來,我把同邱純甫同志一道工作和交往中所見所聞的大量事實形成了這些深刻印象,視為一筆精神財富,用來鞭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