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朝鮮、韓國特派記者 周之然 萬宇
據朝中社9日報道,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第13屆三次會議9日在萬壽臺議事堂舉行。朝鮮的核武力建設,以及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未露面受到媒體關注。
朝鮮內閣總理樸鳳柱在會議上指出,今年的基本任務是把貫徹金正日同志的遺志作為生命線、主線來狠抓并堅決推進,以農業、畜牧業、水產業為三大軸,解決人民吃的問題,提高電力生產,實現冶金工業的主體化,并為此提出了具體任務。
樸鳳柱還表示,要徹底貫徹勞動黨關于同時發展經濟建設和核武力建設的戰略路線,負責任地保障人民軍隊戰斗準備和國防工業部門所必需的設備、器材、資金,進一步加強自衛性的國防力量。
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第13屆三次會議聽取了朝鮮財政相基光鎬關于2014年國家預算執行情況和2015年國家預算報告?;怄€指出,今年國家預算收入將比去年增加3.7%、國家預算開支增加5.5%,國防開支將占國家預算總支出的15.9%,加大發展國民經濟和改善民生的投入。
會議還宣布了人事變動,樸道春被免去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職務,根據金正恩的提議,金春燮補選為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
一些西方媒體十分關注朝鮮在核武方面的動向。法新社以“朝鮮誓言繼續推進核項目”為題報道稱,很少舉行的朝鮮最高人民會議是外界“估測朝鮮情緒”的難得機會,此次朝鮮在會議上誓言繼續推進發展核武器。
不少韓國媒體則將焦點放在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身上。韓國KBS電視臺稱,朝鮮中央電視臺播放的新聞畫面中,與會者中沒有金正恩。金正恩上臺后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共舉行6次,去年9月的會議金正恩也沒有出席,韓國媒體推斷當時金正恩因為腳踝手術未能出席。
對于此次金正恩未露面的原因,韓聯社分析稱,金正日1998年執政后每年都參加最高人民會議,但從2003年開始到去世前只出席了4次會議。據此有韓國專家分析認為,金正恩掌權后對國政有了自信,因此沒有必要再參加每一次最高人民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