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炯
(320583198311270411)
論結構化設計在道路橋梁設計中的應用
史炯
(320583198311270411)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顯著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進程,而道路橋梁設計在交通運輸業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本文先簡單分析在道路橋梁設計中應用結構化設計的重要性,然后對結構化設計進行概述,最后探討結構化設計的具體應用,希望能為道路橋梁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結構化設計;道路橋梁設計;應用
前言:道路橋梁作為基礎設施,其質量與國民經濟緊密相關,而結構化設計是影響道路橋梁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在結構化設計過程中既要考慮當地交通運輸情況,還應掌握地質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揮結構化設計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對于結構化設計的討論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在以往的道路橋梁建設中,首先,借鑒以往設計經驗,構建初步設計方案,在該方案中主要涉及道路橋梁建設所需原材料、整體布局、結構尺寸等內容;其次,綜合分析道路橋梁結構,實地調查,構建簡單的設計方案;最后,進行力學分析,此項作為主要設計步驟,可正確評判以上設計步驟的合理性,如若確認合理,則會應用該方案,如若不合理,則會對其進行適當的修改,指導最終設計方案滿足工程要求,此種設計模式雖然可有效滿足道路橋梁建設標準,但是,考慮不全面,僅僅考慮到安全性、可行性這兩個因素,缺少對其它因素的考慮,一旦遇到結構相對復雜的工程,則不再適用,而結構化設計建立在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礎上,將設計劃分成多個獨立且功能單一的模塊結構,具體可分為詳細與概要設計。在結構化設計中借助結構圖直觀描述設計階段,它既是道路橋梁發展的必然,還是最理想的設計方法[1]。
(一)常用解法
1.圖解法
圖解法主要被應用在二維結構設計分析中,主要將一個設計變量充當橫坐標,另一個充當縱坐標,繪制曲線圖形,滿足約束條件,獲得約束區域,并在內部繪制目標函數等值線,各個等值線相切于可行區域周邊,切點即為目標函數值;
2.計算函數極值
在該步操作中,首先將約束不等式轉換成等式形式,再除去目標函數中的變量,在目標函數僅僅含有一個變量,從中得到函數極值,實現結構化設計;
3.同態設計
將不等式約束約束轉化成等式約束,降低設計空間的可靠性,即為同態設計法,通過此種方法獲得的解與原解相比略顯不足,有時在同態設計中還會出現無解現象。雖然同態設計存在不足,但是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借助同態設計得到解法。另外,同態設計還能簡化復雜結構,便于計算;
4.網絡搜索
網絡搜索屬于直觀切原始方法,它將問題在特定范圍內劃分成多個網格點,各個網格點分別指代不同的設計,參照特定規律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進行搜索,進而獲得最優解。在道路橋梁設計中應用此種方法時,首先,選擇一個變量,并將其固定,然后按照由小到大的原則驗算其余變量,在驗算的過程中應保證各個點落在約束條件的范圍內,最后,則優選擇可行解,獲得最優解。
(二)基本原則
1.確保剛度配置與截面形式合理,若想減輕結構重量,應適當調整位移分布,同時優化內力分布,還應確保材料剛度滿足規范標準;
2.盡可能簡化快遞路線,只有這樣,才能使支撐反力有效均衡外負載,進而減輕結構重量,確保工程施工的正常開展,節省一定的工程材料;
3.滿足連續性要求,如若將橋梁結構的不同部分構成統一整體,既會簡化傳遞線路,還會拓展結構的受力范圍,進而從整體層面減輕結構受力,并縮減材料使用量,節省成本;
4.在設計過程中應全面考慮不同材料組合,有效結合結構的外形尺寸和受力特點,達到不同材料性能的最大化,降低整體質量;
5.綜合研究關鍵性受力構件自身性能,充分發揮。橋梁結構因實際需求的不同會將其應用到不同的環境中,結構化設計可分別設計適用于不同情況的結構,為縮減關鍵性受力桿數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受力桿的作用,實現綜合運用,以此來節省工程材料,降低成本投入[2]。
(三)計算模型
在結構化設計中主要包含模型化、離散化以及簡化的工程材料與負載這三種計算模型,其中模型化結構是指借助力學原理科學分析不同結構的內部規律,在結構化設計環節,可針對結構的突出矛盾實施模型化處理,通過該種結構可增加設計方案的全面性,便于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離散化結構是指將結構無線自由度變成有限的,也可以將其理解將整體結構劃分成不同的組成部分,即為離散化劃分,此種結構便于受力分析,也能為設計施工提供便利;在結構化設計環節,一般會假定工程材料的塑性與彈性是最理想的,并借助有限參數仿效隨機負載,該負載的自由度是無限的。經由結構化設計可簡化工程材料與負載的計算過程,有助于結構設計的正常開展。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結合橋梁結構的自身情況,合理選擇計算模型。
(一)在防水設計中的應用
結構化設計在道路橋梁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若無法及時排除道路橋梁表層積水或者防滲漏不合理,將會縮減道路橋梁的使用年限。一方面,應合理規劃防水層設計,若想達到預期的防水保護效果,應鋪設防水層,為滿足這一要求,應選擇密實性良好的混凝土充當原材料,同時,還應增設配筋網,減小混凝土出現開裂的可能性,通常使用復合纖維混凝土,實現防水。滿足要求的防水層結構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保證路面粘結性滿足標準,無起皮、脫落現象;其次,將混凝土和路面攤鋪成統一整體,并保障具有較高的抗拉強度和延展性;最后,規范安裝泄水管道,合理設計,以免水分滲出,否則將會混凝土產生嚴重影響[3]。
(二)在混凝土施工中的應用
1.增加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鋼筋與混凝土共同組成鋼筋混凝土,它作為一種復合型材料,被廣泛地應用在道路橋梁中,通常會在鋼筋混凝土上方攤鋪保護層,具有預防腐蝕的作用,強化持久性,增加安全系數,以此來有效保護鋼筋混凝土。因此,分析國家規范可知,若想提升保護層的保護效果,可增加保護層厚度;
2.滿足耐久性
在結構設計中,持久性與道路橋梁質量緊密相關,并決定工程的使用壽命。近年來,伴隨著道路橋梁建設步伐的加快,在工程建設中普遍存在偷工減料的現象,并在結構設計環節缺少對整體布局的考慮,計算不準確,這些均會對工程質量產生負面影響[4]。因此,在混凝土的設計環節,應保證耐久性符合標準。為實現這一目標,應增強混凝土自身的耐久性,科學計劃材料配比;
3.強化構造配筋
開裂作為混凝土的通病,一旦出現開裂將會損壞結構,出現雨水滲入的現象,伴隨著雨水的逐步滲入,將會擴大開裂縫隙,并損壞內部結構。因此,在應用混凝土時,應有效控制開裂情況,為實現這一目標,可適當增加構造配筋數量;
結語:結構化設計區別于以往道路橋梁設計方法,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綜合考慮設計方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結構化設計的安全、可靠,進而確保道路橋梁建設的安全、順利開展。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結構化設計水平也會隨之提升,并會涌現出大量的結構化設計方案,希望能將道路橋梁設計帶到更高的水平。
[1]馬立新,吳春芳.結構化設計在道路橋梁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5):298-298.
[2]陳菲菲.結構化設計在道路橋梁設計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5,(1):40-41.
TU7
B
1007-6344(2015)08-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