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江蘇東交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分析
楊軍
(江蘇東交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致使市政道路工程的空前發展也是有目共睹。面對迅猛發展的市政道路工程以及當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水平偏低的現狀,必須嚴加重視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本文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經驗,從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為立場,合理配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現場的資源,嚴格控制市政道路施工現場材料質量,加強市政道路工程現場管理中的質量監督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公共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市政道路工程的規模越來越大,市政道路行業的空前發展也是有目共睹,但是面對市政道路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更加關心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嚴格把握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將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減少到最小。本文針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探討,希望總結出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及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始終,充足的準備工作是為管理施工現場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可以確保市政道路工程在一個安全有序的受控狀態。在施工準備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應建立嚴格科學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風格,第二,沿線檢查工作確定是否影響工作進展因素,并詳細標注在平面圖上并反復論證是否影響,分析因素,并編寫相關調查報告,編制工程預算,施工方案是發展的重要基礎;第三,認真研究圖紙,發現問題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同時。欲了解更多信息,以保護所有的控制點,并采取適當的保密措施;第四,通過研究詳細的預算和工程施工現場的施工合同,從經濟核算,控制支出,施工進度和成本估算的統計作為重要依據;第五,技術和操作人員進行進場前的培訓,使參與質量控制建設的所有人員,操作規程和技術標準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第六,根據施工條件,技術標準,材料供應,容量進度要求和機械設備等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建設,機械,人力和物力資源,都處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所需要的資源配置均需要達到均衡狀態。根據實際使用的資源和環境變化來制定人力和物力資源計劃,根據機械設備以及使用的材料和材料儲備調整供應計劃進行調整,目的使人力,機械,材料,環境,以達到相互協調,資源的合理配置,順利進行項目建設,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你不能合理配置施工資源,無論是翻新工程或面子工程將導致在資源的浪費,施工效果會大打折扣。由于機械結構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以及使用中數量變化的影響,從而要求管理者應及時做出調整。建筑用機械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及施工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項目施工成本。在市政道路建設,以保持機械組合的穩定性,機械資源應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為確保機器能在發生故障的第一時間被處理,應建立一個固定的維護組,并進行定期的養護,在任何時間,以確保項目順利實施,該維護組是市政道路管理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根據工程機械產能的進展,并選擇先進的機械設備,并保留一定的余量,在必要時,不影響施工進度的條件下適當調節機械設備。
3)機械設備的生產能力決定整個機械的產能,即木桶短板效應。因此,我們應加強部署機械設備,保證機械的最佳組合,以保持和提高機械的使用率。
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與材料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也是質量控制的關鍵點。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道路工程壽命的長短。材料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原材料的質量管理,原材料,成品,零部件廠家必須有質量認證,出廠檢驗報告和復檢報告。并注明使用的項目名稱,規格數量,到貨日期,名稱和原始存儲點。物料管理的主要問題是:淡薄的質量意識,員工重視程度不夠。管理水平低;無監督制約機制管理原材料進場;同時協調意識差;缺乏對原材料信息交流和溝通,缺乏經濟核算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要采取適當的管理措施:
1)對參建人員的質量意識進行培訓,提高材料質量控制的自覺性,增強業務能力。使參建人員充分認識到質量管理和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在整個項目工程的重要性。
2)加強對計劃和反饋的試驗結果進行合理論證分析。
3)建設規模分解,定量控制。材料進入工地現場后需要進行分解、定量,并將批準的項目進行列表,并固定分解量,分解保管,同時應考慮施工的消耗。在施工過程中,應定期比較實際消耗量與定量分析和控制。
4)協調和物資采購工作管理建立,完善各種制度,使責任明確。
5)加強施工合理性的建設。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證工期,保證工程質量。
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制同時配合檢查、監督制度,有利于實現標準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使企業和員工形成固有的操作規范,樹立企業形象,養成良好的質量控制意識,實現市政道路創優工程的目標。首先,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制,使各部門各單位及全體員工的層次結構安排更加合理,功能職責劃分明確。其次,通過配合相關檢查、監督制度,實現各相關責任人相互監督,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動態監督。最后,施工現場的關鍵部位、隱蔽工程、重要的工序,設立專門的質量管理專員,嚴格督查關鍵部位質量,形成施工過程中的工序、職能部門的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確保每個工序,每個分項工程質量達到行業標準。
2)要充分發揮工地試驗室的作用。施工單位往往不夠重視工地試驗室,房屋簡陋,設備陳舊,都是目前工地試驗室的通病,完全無法滿足市政道路建設的需要。現場工地試驗室是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建設單位應加強對工地試驗室的管理,按照標準化工地試驗室建設標準進行建設;改善試驗室的工作環境,配備完善的檢測設備及人員。同時,項目領導應重視工地試驗室的建設,加大投入力度,重視對工地試驗室的管理。以滿足市政道路建設的需要。為了提高檢測人員的素質。我們應該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所有的檢測數據應保證準確、有效、可信。
綜上所述,筆者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出發點,提出了幾點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的措施。市政道路工程的發展不斷加速,從業者應加強對施工技術和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這不僅關系到我國市政道路工程事業的發展,同時對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消費觀都有著直接影響。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內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和質量水平,首先應從主要矛盾開始,運用科學有效的手段抓施工技術工作,其次做好落實到具體實踐中,最終目的確保整個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安全。
[1] 王英,曹帥祥.淺析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支護的施工管理.[J] 中華名居(下旬刊)2013(07)
[2] 周敏.施工組織設計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的影響研究.[D] 浙江工業大學2011
TU723
B
1007-6344(2015)08-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