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亮
(四川省達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山區中小橋梁的設計方法研究
周 亮
(四川省達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保障人們的出行便利,越來越多的橋梁被修建。但當前人們關注更多的是城市橋梁的修建,對于山區小橋梁的設計還缺少一定的忽視。本文主要通過對山區小橋梁的設計原則,以及山區小橋梁設計方法的研究兩個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山區;小橋梁;設計方法
當前橋梁在城市交通運輸中占有重要作用,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城市化建設以及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山區由于其地理環境的惡劣,致使其交通建筑行業并沒有城市發達,給人們的出行安全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加強對山區公路以及橋梁的設計與修建,為山區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
(一)安全性原則
在進行山區小橋梁設計時,首先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安全。山區的地形氣候等復雜多變,橋梁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不光要考慮橋梁的載重情況,還需要對橋梁的現實情況如山體的坡度、溝壑等也考慮進去,不僅如此還需要顧及橋梁修建現場的氣候因素,如降雨等。橋梁設計師在進行橋梁設計時,要根據現場的地理特點,對橋梁的跨度、強度等進行全面的考慮。
(二)耐用性原則
在不考慮重大地質災害的情況下,橋梁的使用期限通常都可以達一個世紀之久,并且在這一個世紀的使用期限內也是非常安全的,可見其耐用性之久。這就要求橋梁設計師在設計橋梁時,不僅要考慮其安全性,還要格外注意其耐用性。在考慮橋梁耐用性過程中,需要對該地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進行預防,如滑坡、泥石流等,并對其進行適當的預防保護措施,如加固材料等。此外,對于地震災害,需要增強其穩固性和強度,如添加鋼筋的用量,對于高溫(寒)災害,可以通過增加保護層的厚度的方式,增加橋梁的耐用性。
(三)經濟性原則
山區與城市相比,經濟條件會相差些,加之地理環境等方面的影響,設計師在進行橋梁設計時,要根據當地的財政收入情況,將橋梁建設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以內,也就是堅持經濟性的原則。在進行橋梁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要對該地區的勞動力情況、材料運輸情況等進行全面的掌握,從而合理利用當地的資源,便于在實際的路橋工程的順利施工。只有將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的思考,才能將施工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以內,從而堅持工程的經濟性原則。
(四)養護性原則
山區多為崎嶇的山路,不僅會給橋梁工程的施工增加難度,對于建成以后的橋梁的養護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橋梁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橋梁的后期養護問題,根據橋梁施工現場的地理氣候等特征,設計出便于運輸、施工的線路,為日后的路橋工程的養護創造便利的條件。當前很多設計師在進行后期的養護時,為節省工程的成本,通常情況下,采用的都是小跨徑的設計方案。如果該方案不適用于當地實際情況,還可以考慮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和標準跨徑結構,從而為橋梁的保養提供便利。
(五)環保性原則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逐漸增強。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進行橋梁設計時,不僅要考慮經濟、安全、耐用等方面的因素,還要考慮到設計的橋梁是否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是否可以利用當地的地形地勢,在保證質量且不增加成本或者少幅度增加的情況下,通過改變橋梁結構等方式,減少或者避免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一)橋孔的設計
橋孔的設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選擇跨徑。在修建山區的公路時,常常會遇到高低起伏的地段,面對這種情形,設計人員在選擇跨徑時,不要考慮橋墩的密度情況,而是應該根據修建公路的地形走勢對跨徑進行合理的設置。此外,當橋墩過高、橋梁過長時,可以通過將二者結合的方式,將跨徑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應當遵循當橋墩的三分之二處都不足20米時,跨徑不應超過20米,當橋墩的三分之二高度在20-35米之間時,跨徑應在30米左右,當橋墩的三分之二高度在35-75米之間時,其跨徑需要40米左右;第二,在山區會有很多崎嶇不平的山路和錯綜復雜的高山,常常是剛剛處理完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又冒出來,給工作人員增加了很多困難,也使橋梁設計師設計的橋梁多為彎轉而盤旋的,使得橋梁的路面的受力情況難以掌控。面對這種情況,設計師在設計時,需要在180米內將一聯連續的長度加以控制,并且掌握好跨徑的從長度,一般情況下,三十米的跨徑不會多于六個,四十米的跨徑不會多于五個。
(二)橋梁上部分的設計
橋梁上部分的設計主要是對結構形式的選擇,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山區是很難出現大跨徑的橋梁的。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時,面對氣候復雜多變的區域,或者跨徑小于二十米的中小橋梁,應當使用簡支結構的連續橋面橋梁;如果面對的是二十米以上的單孔跨徑橋梁,在設計時需要使用先簡支后連續的橋梁結構;當面對橋梁橋墩不足七十米時,設計人員應使用箱梁的結構設計。此外,需注意的是,如果橋梁工程是同一構建合同,或者橋梁的跨徑是相同的,則需要選擇同一結構的橋梁形式。如果不考慮地理限制的因素下,橋梁的結構形式則要求是與主線是一致的。
(三)橋梁下部分的設計
橋梁下部分的設計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體現:第一,橋墩的設計。山區地形復雜,橋墩很容易失去平衡,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橋墩設計時應注意如果設計的橋墩不足25米,就是用雙柱式的設計,如果是25-45米,就使用獨住墩,如果在45-75米,就使用空心薄壁墩。通常情況下,在山區多使用柱式墩,主要是因為這種橋墩結構非常簡單,并且施工方便,受力性也比較好。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于不適宜使用柱式墩的部位,使用獨住墩,使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減少工程量,從而促進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第二,橋臺的設計。在山區設計人員通常使用的都是樁柱式橋臺、肋板臺和重力臺三種。樁柱式臺一般在5-12米之間,如地形陡峭,還需要與重力臺相結合。肋板臺需要設置過渡段,降低橋頭跳車的概率,并且過渡段需要使用透水性材料對其進行填充,然后壓實,再在上面鋪設格柵,從而方便排水。重力臺的高度一般會在十米左右,如果要想使其更好的適應山區的地形地貌,需要設置一些縱橫向臺階,從而便于其作用的發揮。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的發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城市交通越來越發達,但為了更好的發展,對于山區的小橋梁設計也是不容忽視的。山區由于其地形地貌的復雜、氣候的多變等因素,交通不是非常便利,并且在進行建設時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這就需要設計者在進行設計時要根據山區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山區的橋梁方案,為修建小橋梁提供便利的條件,從而促進其交通的發展。
[1]施俊杰. 分析山區高速公路橋梁的設計方法與施工工藝[J]. 科技風,2014,05:143-144.
[2]谷音,黃威,卓衛東. 基于全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橋梁設計研究綜述[J]. 公路交通科技,2011,06:67-74+96.
[3]趙進,侯靚雯,施菁華,呂一新. 秦嶺山區高速公路橋梁設計[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10:270-273.
[4]李宏男,李超. 基于全壽命周期的橋梁結構抗震性能評價與設計方法研究進展[J]. 中國公路學報,2014,10:32-45.
[5]陳錦輝. 公路混凝土梁式橋全壽命設計方法及應用分析[J].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2:102-107.
[6]林勇臣. 城市中小橋梁常用的結構和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J]. 山東工業技術,2015,09:136.
TU75
B
1007-6344(2015)08-02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