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燕
電視真人秀節目競爭內核的多維度分析
□程云燕
真人秀節目的井噴式發展,暴露出模式雷同、明星扎推、格調不高等諸多有目共睹的現實弊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于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對時下過熱的真人秀節目進行引導和調控。以政策杠桿加強真人秀節目的管理固然重要,但節目質量的創優升級、綜藝產業的發展壯大,必須依靠競爭意識的增強和競爭標準的完善。多維度地分析其競爭內核,把控重點,明確方向,凝聚共識,才能促進真人秀節目健康良性發展。
真人秀;現實弊端;競爭內核;健康發展
當下的電視熒屏,真人秀節目越來越熱,已經成為各上星衛視的主流綜藝節目類型,是收視率大戰的重磅武器。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暑假,全國就有30多檔真人秀節目輪番登場,廝殺激烈。真人秀節目的井噴式發展,促進了電視綜藝市場的繁榮,也暴露出其模式雷同、明星扎推、格調不高等諸多有目共睹的現實弊端。有些節目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也不觸碰負能量的底線,“有意思”但沒意義,收視率雖高但缺少價值引領,有的甚至傳播錯誤價值觀或流于低俗,對社會特別是青少年觀眾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就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5年7月發出《關于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對時下過熱的真人秀節目進行引導和調控,杜絕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傾向。
以政策杠桿加強真人秀節目的管理固然重要,但節目質量的創優升級、綜藝產業的發展壯大,必須依靠競爭意識的增強和競爭標準的完善。真人秀節目社會影響大,擁有廣大忠實的收視群體,多維度地分析其競爭內核,不但能把控重點,明確方向,凝聚共識,激發真人秀節目創作的活力,也可避免因不當競爭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促進真人秀節目健康良性發展。
真實是真人秀節目的存在基礎。不同于紀錄片強調的客觀真實,真人秀節目作為綜藝作品,具有像影視劇一樣的戲劇性和懸念,以及人物的矛盾沖突。但區別于影視劇的劇本編寫、臺詞設計、演員表演,真人秀節目無論是游戲競技、探險窮游,還是親子互動、才藝展示,盡管表現形式離不開“秀”,其本質應是反映時代精神和生活本真,它的魅力在于通過情景設計,展現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自然活動和真實情感。與“真”結合的“秀”既是對人性的真實展現,也是對觀眾的真誠對待。比如明星參與的節目,即便是規定劇情,呈現出來的也是他們在真實境遇中符合普通人常理的反應和應對,而非作為演員的夸張表演。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網羅了多位一線明星,但節目只強調任務和規則,明星豐富的社會經驗和閱歷讓節目的進程延展出了無限可能。在最大程度還原的真實生活場景里,他們的本能反應、動作表情全都被攝像機真真實實記錄拍攝下來。
然而,在收視率競爭的壓力下,一些節目花費心思“編劇本”,明星賣力表演,作假作秀,愚弄觀眾。曾有某檔明星“假裝談戀愛”節目,引起觀眾強烈不滿遭遇停播。為了追求戲劇化效果,有的節目故意干預事態發展、違背生活邏輯,設計制造與日常生活經驗反差較大的環節和“看點”,造成觀眾對節目真實性的質疑。
國內將真實感做到極致的真人秀節目,首推騰訊視頻和東方衛視“互聯網+電視”正在播出的《我們15個》,這個大型生活實驗展現了15個不同性別、年齡、職業、性格的人在平頂之上的相處,365天24小時無死角全程播出,節目中種種危機、矛盾和沖突,涵蓋了當下現代人對社會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感悟和認知。就節目而言,《我們15個》使真人秀回歸到社會觀察功能,具有十分積極的實驗意義。但是這個真實感的探索既要真實展現人性,調動制作方的全面掌控能力;又要真誠對待觀眾,充分考量觀眾的接受程度,如同過度的“秀”令人反感,過度的“真”也要避免讓人產生不適。
利用明星知名度提升節目關注度進而取得市場認可,的確是電視營銷的成功手段之一。當前國內火爆的真人秀節目模式大都從韓國引進,韓國原版也多是明星打天下,可一旦“靠明星博收視”的錯誤認識盛行,不少的真人秀節目就逐漸成為“有名有錢人的游戲”,把節目變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場所,助長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風氣。
真人秀節目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關注普通群眾,避免過度明星化。明星扎堆的真人秀,從親子到婚戀,從競技到挑戰,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引起了觀眾的審美疲勞。越來越多的真人秀節目根據中國國情、市場和觀眾的需求,主動由“全明星”陣容調整到“明星加普通人”模式,甚至全部普通人的模式,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安徽衛視原創的《中國農民歌會》,扎根廣袤農村大地,以農民群眾為主角,結合真人秀節目形式,展現眾多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農民歌手的獨特風采,節目組還深入每位選手的家鄉探尋他們的成長、歌唱故事,呈現新農村的精神風貌、風土人情和源遠流長的民樂文化,達到了“農村觀眾有共鳴,城市觀眾有觸動”的良好傳播效果。北京衛視《暖暖的新家》作為一檔以平民家裝改造為主題的節目,一切素材來自生活本身,沒有編劇,不設臺詞,“主角”就是不會表演的業主和設計師、心理專家,卻在明星云集巨資投入的競爭環境中,實現了平民化小成本創造高收視熱話題的成功逆襲。
其實,平民化的真人秀節目要闖出新路,對制作團隊的要求比明星真人秀高得多。從前期選角,到中間故事講述,到鏡頭語言的運用等,極其考驗團隊功力。
真人秀節目之所以擁有眾多忠實的觀眾群,還在于蘊含在節目當中的情感力量,它撩撥觀眾內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投射觀眾自身的生活經歷,即所謂看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的代入感。比如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親子之情人皆有之,節目里明星父親和乖萌寶寶的互動情感是與普通觀眾相融共通的,尤其是孩子們天真無邪的本真釋放,成全了觀眾對童年對父愛的一種回味,所以觀眾會陪著電視里孩子和父親一起笑、一起哭,從而獲得情感上的自我滿足。
愛情、婚姻、家庭是生活的基調,也是真人秀節目的情感主題。總結近些年情感類真人秀節目的潮起潮落,不難發現其中的通病。一是刻意煽情,往往由當事人講述情感危機、家庭矛盾甚至個人隱私,造成沖突懸念吸引眼球,然后主持人和心理專家出面疏導解決,滿足某些觀眾獵奇窺視的低端心理需求;另一個是炮制虛情,婚戀相親真人秀節目曾經紅火一時,源于觀眾渴望在節目中感受愛情的美好,領悟愛情的真諦,但時至今日,一哄而上的婚戀相親真人秀大浪淘沙所剩無幾,深究原因,主要是讓人期盼的真實愛情淪為了一場場作秀游戲,導致觀眾對這類節目充斥的虛情假意產生了極度厭倦。
真人秀節目應該堅持健康的格調品位,體現社會的和諧氛圍,以深厚的人文關懷,傳遞普通生活中滋潤心靈的美好情感。與其他真人秀紛紛“走出去”不同,《暖暖的新家》主打的是“回家”主題。家裝是外在形式,情感才是內在核心,讓居住條件不佳的家庭不但獲得夢想中的新家,更從心理層面解決他們情感上的矛盾,觀眾在溫馨動人的細節中,真切體會到家庭的溫暖親情才是最真實的幸福。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弘揚與傳播中國文化是綜藝節目的應有之義。央視原創真人秀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既是對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的誠意致敬,也是對網絡時代“提筆忘字”的社會文化環境的深刻反思,節目以對漢字掌握程度的考查,巧妙設置比賽機制,寓教于樂,受到觀眾的好評。其他上星衛視也推出了《唐詩風云會》《文學英雄》《我知道》等多檔文化含量高的真人秀節目,有助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戶外游戲類真人秀節目也可以融入人文元素,豐富和提升節目的內涵品質。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選擇敦煌、烏鎮等人文勝地作為外景地,在游戲故事主題策劃中,注重從傳統歷史文化中汲取靈感,推出了以“絲路文化”為背景的“大漠公主爭奪戰”、以“江南文化”為背景的“白蛇傳說”等故事主線,在競賽題目中,注重體現當地民俗、人文的知識含量。節目還將競賽場地安排在科技館、美術館、圖書館等地,針對青少年觀眾作文化推廣。
即便是本土化改造,也要樹立文化自信,堅持以我為主。《咱們穿越吧》是四川衛視重點打造的“中國第一檔歷史體驗真人秀”,盡管節目模式從韓國引進,但內容全部是中國歷史的知識點。節目根據歷史真實設計情節,將參與者放入中國的某個歷史朝代中,去體驗當時的風貌和生活,讓觀眾感覺到歡樂的同時,獲得正確的歷史知識和真實的歷史感受。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韓國制作團隊眼里,中國版的創作在很多方面已超過韓國原版,因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太豐富、太博大精深了”。
真人秀節目要堅持中國夢主題,體現時代精神,主動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好真人秀節目的價值引領作用,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一檔優質的真人秀節目不應限于娛樂大眾,要讓老百姓在喜聞樂見的同時,可以找到與節目內涵契合之處,這樣才能傳播積極向上的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正能量,使觀眾的精神境界有所提升。
觀眾看真人秀節目,其實是看生活中的那面鏡子,通過別人照見自己。由此可見,綜藝娛樂節目必須承載正確的價值觀,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要防止把真人秀節目辦成無聊游戲、奢靡盛宴,不能助長社會浮躁心態和萎靡之風,不能為吸引眼球故意激化矛盾,放大不良現象和非理性情緒,不以“考驗”“測試”的名義人為制造和展示“人性惡”事件。
《奔跑吧兄弟》針對節目參與性高的特點,積極融入公益元素,將健康長跑和公益捐助相結合,幫扶弱勢群體,引領社會風尚,在歡笑中傳遞團結拼搏的正能量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江蘇衛視《真心英雄》定位為尋找“生活中平凡而偉大的勞動者”,通過進行不同職業體驗的方式,對民間那些專注于自己職業技能的高手進行濃墨重彩的刻畫,呼吁觀眾關注尊重身邊的“平民英雄”。這些體現社會責任擔當的“有意義”的探索嘗試,值得其他真人秀節目學習借鑒。
目前國內真人秀節目,包括現象級的《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絕大多數是從國外引進,存在版權引進模式泛濫、極度缺乏原創制作的弊病。因此,我們要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貼近火熱現實生活,大力提倡將當代藝術理念和現代技術手段相結合,開拓創新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原創節目模式。
央視重磅打造的原創中韓明星體驗類真人秀《叮咯嚨咚嗆》,將10位中韓明星分成三組,分別奔赴北京、浙江嵊州、重慶,拜師學習京劇、越劇、川劇,最后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融入現代風格、時尚元素的新派戲曲節目。這個節目以國際化娛樂的外殼包裝中國傳統文化,極具創新性而備受矚目。
湖南衛視在原創節目的開發和制作方面,做了許多積極有益的嘗試,他們推出的原創節目《一年級》,將視角對準幼小銜接的一年級這個特殊的學生群體,契合了當下中國家庭普遍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調動了收視熱情,引發了社會熱議,以此為基礎,《一年級》將加大創新升級,推出以大一新生為主角的新一季制作。
原創音樂真人秀節目《中國好歌曲》,首次聚焦原創作品,讓音樂創作人成為主角,為華語樂壇輸送新生代創作力量,不僅出現了《卷珠簾》這樣濃郁中國風的歌曲,更是突破性地實現了原創節目模式的對外出口。2014年,英國國際傳媒集團宣布訂購《中國好歌曲》節目模式,標志著中國真人秀節目模式開始“走出去”,推動中國電視節目的海外傳播與發展。
(作者單位:桂林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