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尖措
論媒體融合趨勢下電視傳播對青少年的影響
□ 元旦尖措
我國當前已經進入到媒體融合的階段,各種媒體的廣泛應用使其對青少年產生了重要影響,其無論在消極方面還是在積極方面,都不同于以往傳統的媒體方式。如何引導青少年接受正面、正確的影響,抵制媒體所帶來的消極、片面的影響,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對媒體融合趨勢下電視傳播對青少年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策略。
媒體融合;青少年;電視傳播
我國社會隨著科技發展,已經進入到媒體融合的階段,媒體融合是繼數字技術應用之后,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現狀,更是一種未來的大勢所趨。各種媒體不再是孤立的,更成為一種內容、方式、手段的共同結合和發展。從前的主流傳播媒體——電視傳播也在不斷適應新時期的變化,內容更加豐富,具有更強的互動性,與網絡相連接,欄目的形式更加多樣化。這就造成了電視傳播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信息的龐大而繁雜,其對受眾群體中的青少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如何讓電視傳播減少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培養其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讓青少年健康成長已經是社會所關注的重要內容。
(一)讓青少年貼近社會生活
目前,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環境,學生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電視傳播作為當前重要的傳播媒介之一,是青少年獲得環境認識和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更是青少年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媒體融合的環境下,電視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化,青少年可以從網絡上、戶外等各種地方獲得電視節目,這讓青少年對于當前的社會環境能夠有一定的認識,讓青少年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非常高。
(二)促進青少年對自身的正確認識
電視媒體起著重要的價值觀傳播的作用,其所展示的畫面,評論的立足點都是為了更好地傳遞積極的、正面的、正能量的世界觀、人生觀,學生在接收到這些論調時候,能夠與對自身的認識相結合,從而將積極的認識轉化成為對自身的認識,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評價,所形成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是積極向上的。
(三)建立榜樣的作用
當前階段電視節目豐富多彩,但是其均有一種榜樣的力量在其中,部分節目還對成功人士或者勵志人士進行采訪和宣傳,使榜樣的力量深入人心。青少年在接受到這樣的節目熏陶的時候,會將電視中的人物與自己對比,找到自身的差距,不斷提高自我,從而向著榜樣學習和前進。
(四)進行文化的交流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電視在文化傳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國電視臺從國外引進了很多優秀的節目,讓青少年從中感受外國不同的風情,了解外國不同的文化。同時,我國電視節目也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傳播,國學教育、國學精髓走入青少年視野中,讓青少年從中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文化,不忘中國優良傳統。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讓學生在自我體內進行了文化的交流,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對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一)對青少年價值觀產生誤導
當前電視節目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很多電視節目的內容質量低下,部分綜藝節目過分強調娛樂化,忽視了其中的價值元素,青少年在接觸到此類節目的時候,對其價值觀必然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會產生誤導。甚至一些電視節目,為了追求“亮點”,追求不同反響的犀利語言,刻意以丑為美,以惡俗的人或者事進行炒作,吸引人的眼球。青少年正處于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因為電視傳播節目的誤導而會產生問題偏差的世界觀、價值觀。
(二)對青少年的行為認知產生妨礙
當前的電視節目,其成人化的趨向非常明顯,包括一些兒童節目也不斷在刻意追求兒童的成人化,因此,對于青少年的節目來說,也同樣出現此種情況。電視節目中適合青少年觀看的節目并不多,部分節目甚至帶有暴力、情色、兇殺等情節,給青少年的心靈產生極大的沖擊。曾有調查表明,60%以上青少年罪犯都看過不良電視節目,并對節目內容進行模仿。青少年階段,其行為認知還并不成熟,接收到不良節目內容時候,便會對其行為認知產生極大的影響,給其之后的行為認知產生妨礙。
(三)削弱青少年的社會交際能力
當前階段,媒體已經區域融合,電視傳播已經不再僅僅通過電視機進行信息的傳輸與播放,青少年可以通過網絡、收集、戶外等等各種形式獲得電視節目的收看。正因為其節目傳輸的方便、快捷性,一部分青少年已經成為“低頭一族”,其不愿意與人進行交流和溝通,更愿意通過屏幕進行自我活動或者與人交流。嚴重的是一些青少年已經產生社會交際恐懼癥,喪失了與人相處的能力。
(四)部分不良鏡頭的濫用引發青少年心理焦慮
電視節目在傳播中有很多鏡頭使用了暴力鏡頭,這些暴力鏡頭紛紛被部分青少年所效仿,在校內引發了不少的暴力事件,產生極壞的影響。同時,校園惡性事件的發生讓在校青少年的心理產生恐懼,害怕因為自己的行為引發暴力的拳頭對準自己。一部分青少年因為曾遭受過暴力事件,甚至拒絕再次走入校門,導致成績下滑,心理出現問題,暴力電視節目引發青少年不安全感,對其未來成長不利。
(一)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加強電視傳播的管理
消除電視傳播給青少年帶來的消極影響,其第一步應當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護青少年,防止其受到電視傳播的負面影響。首先,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堅決抵制暴力、情色、低俗等電視節目的傳播,對于傳播不良節目的組織要嚴厲進行打擊。其次,建立電視節目傳播分級制度,相關部門要對電視節目進行評審,根據其內容進行級別劃分,使青少年觀看到適合自己級別的節目。
(二)建立正確引導,讓青少年建立正確價值觀
電視傳播是引導青少年價值觀的其中的一個元素,但是并不是全部元素,其還包括青少年所生活的環境的引導,周圍朋友的價值觀交流,以及家長、教師的正確引導。因此,社會要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引起重視,學校、教師方面應當組織青少年進行先進影片觀看,組織青少年集體收看具有先進性的電視節目,從而讓青少年在思想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營造健康的媒體環境
廣播電臺要規范自身的傳播環境,明確本身所肩負的重要責任,明確其節目傳播所帶來的重要影響,對自身要有一個正確定位,堅持傳播先進文化,宣傳優秀高尚品質。電視傳播從業人員要對自身進行嚴格要求,規范職業作風,加強自身的責任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在追求節目的收視率時候,堅持節目質量,保證其所帶給人民、社會的正能量。
(四)加強青少年自身素質建設
任何媒體都是外部條件因素,只有青少年自身才是內部條件因素,想要提高電視傳播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還需要青少年自身素質的提高,提高對電視內容的鑒別能力,提高對不良電視節目的抵御能力,明確自己所應當接受的電視內容。青少年應當由從前的被動學習變成為主動學習,增強學習意識,掌握生活、社會技能,學會對信息進行分析,從而從電視節目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消除電視傳播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媒體融合讓電視傳播形勢更加多樣化,針對青少年這個特殊群體,無論學校、社會還是家長都應當積極引導電視傳播的正面效應,讓青少年在這個特殊時期能夠獲得更多、更好、更健康的電視節目影響,為其人生的成長帶來更多積極因素,從而讓電視傳播發揮其更大的社會功效。
1.劉裕,陳超.大眾傳媒對青少年道德觀念影響的實證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09)
2.劉瀟.電視節目泛娛樂化對青少年的影響及對策[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01)
3.葛進平,方建移,章潔,張芹,張雪良,王蓉暉.浙江青少年價值觀調查與思考[J].浙江社會科學,2006(04)
4.劉家國.廣播電視對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兩面性[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0)
5.章蓮華.電視文化與青少年教育[J].青年研究,1995 (12)
(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廣播電視收聽收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