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娟 黃金華
縣級廣播媒體如何助推新農村建設
□陶文娟 黃金華
在各級部門領導下,采用調頻技術恢復農村廣播,借助無線廣播的優越性,使農村廣播的發展水平滿足農村基層的需要,成為溝通政府與農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刻不容緩。這一項親民惠民助民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對豐富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農業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以平樂縣無線廣播為例,淺談縣級廣播媒體如何助推新農村建設。
農村;無線廣播;橋梁;惠民
“以民為本”是我國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旋律。平樂縣廣電局為解決群眾收聽廣播難的問題,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市廣電部門的扶持,克服困難,投入800多萬元,建設“村村通廣播電視鄉鎮無線覆蓋發射臺站”,成功接收發射廣西新聞綜合、教育、音樂、經濟等六套調頻廣播節目,同時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申請并通過了“平樂縣廣播電臺呼號—105.5”的審批。農民通過聽廣播了解了更多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掌握了各式各樣的種養加工致富信息。平樂縣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鄉鎮無線覆蓋發射臺站”的實踐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為了群眾、服務群眾、依靠群眾”的宗旨。農民的耳朵有了聽頭,農閑有了學頭,日子更有了奔頭,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騰飛,為建設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美好的前景。
一、“廣播村村通”工程讓黨和政府的聲音及時傳遞到農民朋友的心坎上,提高了群眾對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知曉率,豐富了農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基層政權的鞏固和社會和諧發展,是基層干部工作的幫手。平樂縣陽安鄉總人口2.7萬余人,外出務工人員達1.2萬余人,是典型的勞動力輸出鄉鎮。全鄉農村留守人群基本上是老人、婦女和小孩,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前鄉里傳達信息時都是逐個打電話通知村干部來開會,然后再由村干部傳達給群眾。農民了解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渠道非常有限。為破解這一難題,2014年開始該鄉利用“村村通廣播電視鄉鎮無線覆蓋發射臺站”這個平臺,在陽安鄉全鄉范圍內建起了“大喇叭”宣傳平臺,讓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最簡潔有效的方式進村入戶,深入人心。該鄉的干部說,大喇叭在全鄉覆蓋后,村民們通過廣播就能了解當前的政策、種植知識、新農保政策、新農合政策,深受群眾的歡迎。
據陽安鄉黨委書記胡韋介紹,雖然現在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但對于留守問題嚴重的農村來說,大喇叭比那些互聯網通信工具更實用。現在全鄉每個村都裝上了大喇叭,每天定時播放一些信息、經典紅歌及文藝類節目,大到國家政策,小到一些農村農業信息等等。每當大喇叭響起,不少老人孩子就會或坐或站在那里認真地聽。他們通過廣播了解外面社會的信息、國家的最新政策以及身邊發生的大事小情。日常勞作之后,收聽一下廣播里的文藝類節目,讓疲勞的身軀得到放松。
二、“廣播村村通”工程不僅架設了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也能為群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經濟信息、農業科學技術,使廣大農民了解了更多的法律法規和科技文化知識,成為村民致富的福音,有效地促進當地經濟建設。鯉魚山腳下是陽安鄉“返鄉黨員創業工程”夏黑葡萄種植示范基地,基地負責人李全祿對這看似古老的大喇叭的作用深有體會。2013年李全祿回鄉種植葡萄,剛開始時對葡萄種植、護理以及一些農業政策并不是很了解,在種植葡萄上遇到了難題,只好去外面找人學習,比較麻煩。自從2014年大喇叭響起后,每天定期播放農作物種植、果樹栽培、病蟲害防治等農村適用技術、市場信息和實用科技知識以及相關的農業政策,成了李全祿每天必須收聽的“功課”。通過大喇叭,李全祿對葡萄的種植、護理了解得更多了,解決了不少種植上的難題。2014年年底,夏黑葡萄掛果了,品質佳顆粒大汁多的夏黑葡萄讓他心里樂開了花。現在李全祿養成了一邊聽廣播一邊干活的習慣。他說:“真心地覺得這廣播響得好!”如今,大喇叭被群眾形象地稱為“新農村空中課堂”。
三、“廣播村村通”工程迅速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遞給了群眾,提供與農村發展密切相關的一系列農村政策、法規以及健康生活、勤勞致富、安全和諧等方面的內容和信息,在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上發揮了有效的作用。平樂縣廣電局與公安局聯合開辦的“平安平樂法治宣傳”欄目,利用“村村通”廣播這一簡單便捷的農村法治宣傳形式,不僅使全縣45萬多口人都能接收到法治宣傳,而且使法治宣傳教育更具廣泛性和針對性,有效增強了廣大農村群眾的法律意識,有效提升全縣社會公眾安全感、滿意率和滿意度,有力推進了平安建設工作進程,營造了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
平樂縣陽安鄉雷峰村委會雷峰自然村村民蔣某林和蔣某先系叔侄關系,2010年以來,雙方因道路通行問題產生糾紛,經村委會多次調解,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給兩家的生產、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自從大喇叭開通后,每天定時播放的法律知識傳送到雷峰自然村,蔣某林和蔣某先收聽大喇叭一段時間后,對相關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當本村工作組成員與村委干部再次去進行調解時,雙方當事人很快就認識到如果不解決好糾紛,將會嚴重影響到雙方的生產生活,影響到兩家的和睦相處,于是雙方順利達成了協議,這一紛爭得以圓滿解決。
一座座發射塔矗立在山頂輻射著千山萬水,一道道電波飛越群山傳遞著文明之光,一條條信息像春雨滋潤著廣袤的農村大地。作為最現實、最有效的傳播方式,廣播喇叭以其生動形象、快捷方便、易于接受、不受文化和地域限制的特點,極大地豐富了廣大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農村廣播成為“永不消逝的電波”,為宣傳平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好局面提供理論指導和輿論支持,成為平樂大地上絢麗多姿的媒體風景線。
(作者單位:廣西桂林平樂縣廣播電視事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