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棟
(大連金房子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水景作為景觀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在當今的景觀設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水的特點是流動性、可塑性、柔性,以及與景觀其他固形元素如樹木、石塊及鋪裝等的異質化特性,而人對水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和喜好感。所有這些水的特性,決定了水景在景觀設計中有以下功能特征 :一是水景的塑形、對比與觀賞,即水景的裝飾性;還有是娛樂與生態效應,即水景的實用性。
水的比熱比較大,溫差比較小,我們常利用這一性能來改善局部小氣候;水的聲音優美、悅耳,我們利用這一特性來營造浪漫的空間氛圍;水具有柔性無底的特性,所以我們常說“柔情似水”;水還具有無色無味的特性,我們借助于燈光可創造出各種各樣的色彩感覺。
當水體受到各種力的影響,將會產生各種動態。水體受到向下的力,會產生“跌落”,形成瀑布或迭泉;當水體流過一個較大的凹陷空間時,會“停留”下來,形成水潭或水池;我們更多時候看見的水體是一種“流淌”的狀態,形成溪流和江河等,我們常利用水的不同動態效果,來營造各種不同的水景景觀。由于人與水由于所處的位置不同,會產生平視、俯視、仰視和位于水中這四種相位關系,每種相位關系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人與水的距離關系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感官效果。水的形態有多種多樣,我們常見的有“點、線、面、環”等形態。“點”的形態主要有泉、小瀑布、小水池、小池塘等等。“線”的形態主要有江、河、渠、溪等等。“面”的形態主要有湖、海、塘、江面等等。“環”狀形態主要有“水繞島”、“水體繞山而流”等。
水景可以形成視覺中心,表現空間主題。無論是建筑外部環境還是建筑內部環境,我們都可以利用水景來形成視覺中心,表現空間主題。如: 廣州白天鵝賓館內庭的“故鄉水”。水景與其他造景形態共同形成空間的視覺中心,表達空間主題。我們通常利用水景配以雕塑、小橋、小亭等事物來形成建筑空間的視覺中心。
水景可以分割空間,引導空間,擴展空間。通過水景的處理,界定空間改善空間環境。如深圳金碧大酒店的曲線形水景,以人的流線展開,四周布置總服務臺、咖啡廳、酒吧和商場空間等。例如美國喬治亞州的桃樹廣場就利用水體環繞,形成空間的動線。凈化空氣,調節小氣候。水通過蒸發而增加空氣濕度,吸附塵埃,凈化空氣;同時由于其比熱大,溫差小的特點,而調節小氣候。
水景可以柔化空間,增添生氣,改善氣氛。利用水體聲形并茂、豐富的形態,聯系空間的眾多要素,使空間形成有機的整體,給空間增添無限生機。如臺北市長安東路“醴園”餐廳通過水景的處理,改善了呆板的樓梯空間,使其不再單調乏味。再如前面提到的美國喬治亞州的桃樹廣場旅館中庭,通過水景的處理,將空間柔化,營造一種良好的休閑氛圍。
自然水景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我們所熟悉的江南水鄉就是典型的例子,充分的利用自然水景,讓建筑和自然水景融為一體。江南園林的引水入園就更加完善的利用了自然水景,將自然水景引入建筑環境當中的,并同時改善自然水景。建筑中有水,水中有建筑物,給我們展示了一種相映成趣的完美的建筑形態。流水別墅也是運用自然水景絕佳范例。在中國的風水術中,也有很多如何利用自然水景和改善自然水景的內容。可以說,利用自然水景資源是對水景的絕好把握。
人工動態水景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人工動態水環境是建筑環境中人為創造的動態的水環境,如噴泉、涌泉、瀑布等。形成建筑實體與水景虛體的強烈對比,襯托出建筑的堅實厚重,有力的塑造建筑形體。尤其是入口前的動態水環境更有力的強調建筑入口。當水景加上燈光,將更加美化建筑與城市環境。室內的動態水環境還能夠增添建筑空間的活躍氣氛,提高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我們常見的動態水環境的處理主要是噴泉、瀑布、迭泉等形態,通過緩急、高低等變化來塑造動態水景。
人工靜態水景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人工靜態水環境是建筑環境中人為創造的靜態的水環境,如水池,湖泊等等。靜態水環境主要有凈化環境、倒影建筑造型、劃分空間、豐富色彩等等作用,廣泛的運用在建筑設計中。國家大劇院和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的水景造型就是靜態水景運用典范。水景小品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水景小品由于其造型簡單,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等多種原因,相對而言,在各種建筑當中運用得更多一些。在東、西方園林中最是常見,與自然形態或幾何式構圖結合,更具別樣情趣。在建筑設計中適當的運用水景小品,還能很好的突出建筑空間主題,如前面提到的廣州白天鵝賓館內 庭的“故鄉水”。
自然水景中的水資源由于受到大自然的影響,更多的依據大自然的自我調節和政府治理完成,在建筑中管理相對比較簡單一些,我們主要考慮建筑物或建筑群體內的自然水景管理。比如說落葉打撈,浮游生物的清理,水生植物的栽種,觀賞魚類的放養等等。相對而言人工水景的管理要復雜一些。在設計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給排水的問題,方便水的排放,清洗時不形成積水。其次要考慮如何防止水體污染,以及清洗方式,防止蚊蠅孽生等問題。
在實際過程中,我們還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天然水的收集,以及水資源的重復循環處理。比如說將天然雨水或水景所排放的水收集起來,進行沉砂機的沉砂處理(為了節能可以利用太陽能天然能源)、濾清處理等一系列的凈化處理,在水景、澆灌、沖洗等使用途徑中使用,以節約水資源。水景設計中還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就是安全防護措施問題,我們通過護欄、導向性、水的深淺處理、嚴格的管理等途徑來進行安全防護設計。
總之,水景在建筑設計中很好的起到了凈化空氣、調節局部小氣候、改善空間氛圍等各種作用。越來越多的建筑設計師通過改造自然水環境、營造人工水景、動態靜態水體相結合等多種手法,將水景運用在建筑設計中。這也必將成為一種設計趨勢。讓我們設計的建筑景觀形態更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
[1] 張虎.開放式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初析——以皖西烈士陵園為例[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
[2] 王芳,潘鴻嶺.低影響開發技術在城市公園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3(10)
[3] 毛景林.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色彩應用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09(11)
[4] 石洋.環境心理學理論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以昆明市居住區陽光花園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1(11)
[5] 李冬.風水理念在居住區園林設計中的體現[J].中國園藝文摘.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