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鳳 劉杰 顧春光 葉建花 劉文斌(上海市楊浦區五角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433)
急救情景演練提升社區急救能力探索
楊春鳳劉杰顧春光葉建花劉文斌
(上海市楊浦區五角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200433)
摘要安全是醫療工作永恒的主題,隨著社區衛生服務的不斷完善,社區急救已經成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急危重癥情景模擬演練可強化醫護人員的急救意識,縮短搶救配合時間,救治危急重癥的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本文主要論述筆者所在中心開展社區急救演練的經驗和探索。
關鍵詞安全社區急救情景模擬演練
Explor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mergency scene exercise in the community first aid ability
YANG Chunfeng, LIU Jie, GU Chunguang, YE Jianhua, LIU Wenbin
(Wujiaoc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Safety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the medical work.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the community first ai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work. The intensive medicine scenario simulation exercises can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first aid of the medical personnel, shorten the rescue and cooperation times and obviously improve the ability to save and treat the emergency and severe cas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first aid exercise in the author’ Center.
KEY WORDSsafety; community first aid; scene simulation exercise
社區急救是城市院前急救醫療的前站,是社區衛生的重要環節及組成部分,社區急救對危重癥患者的先期救治是否到位是衡量一個社區醫療水平的標準[1]。隨著社區衛生服務的不斷完善,社區急救已經成為了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強社區急救,才能更好的促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發展。急危重癥情景模擬演練,是有效提高社區醫務人員急危重癥救治能力的培訓方式,本文就本中心急危重癥情景模擬演練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急救能力進行探討。
目前社區醫療提供的服務項目相對單一,對社區內日益增多的急危重癥救治手段相對欠缺,在面對社區內的危重疾病時,大多數社區醫療組織顯得束手無策[2],分析具體成因有幾下幾個方面。
1.1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定位
社區衛生服務是在政府領導、社區參與、上級衛生機構指導下,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全科醫師為骨干,合理使用社區資源和適宜技術,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范圍、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殘疾人等為重點,以解決社區主要衛生問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目的,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為一體的,有效、經濟、方便、綜合、連續的基層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無急診科設置,急危重癥轉診是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職能之一。
據統計,五角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0—2014年經本中心轉往上級醫院的急危重癥患者共計126例,平均每年25.2例,這些重癥患者經簡單處置后必須及時轉往上級醫院進一步治療,即“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因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實戰處置急危重癥的機會非常少。
1.2社區急救設施有限
2014年前,本中心除常規的氧氣、吸引器、心電圖機、簡易呼吸氣囊、血氧飽和度測定儀及急救藥物之外,無異物窒息、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救治的設備儀器,搶救設施十分有限。
1.3急救技能不足
2008-2012年本中心主要采用“模擬人”進行心肺復蘇技能單項演練來提升急救技能,醫護人員按照規定步驟進行反復訓練,訓練內容單一,訓練時醫生、護士分開進行,少有配合。另外由于醫護人員崗位配置不足,人手緊張,上級醫院急診科短期進修培訓計劃一直難以實施,故此醫務人員急救技能訓練明顯不足。
基于以上情況,中心醫務人員在面對突發急救情形時,常常出現不知所措的狀況,缺乏足夠的應變能力和判斷能力,往往第一反應就是呼叫120進行轉診,即使予以急救處置,也常常出現搶救思路不清晰,搶救方法不規范、醫護配合不到位,應對能力不足的情況。
社區醫務人員的急救能力和醫院的急救設備是患者預后的決定因素[3],2014年中心醫務科將醫護人員急救技能訓練作為年度工作重點,中心除了添置急救設備、安排人員到上級醫院急診科進行短期進修之外,在中心開展了6次急救情形模擬演練和年終急救技能競賽,在醫務人員的急救技能提升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
2.1社區對急救的需求情況
隨著人們對健康保障需求的不斷提高,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不斷普及和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站點與社區居民距離最近,一旦有突發事件發生,社區醫護人員能否給予患者及時、恰當的急救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的一個衡量標準。五角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4年門診量440 652人次,設置病床60張,床位使用率104.2%,年收治患者442余例。
近5年來,中心先后發生并處置過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急性左心衰、急性腦卒中、窒息、上消化道大出血、跌倒骨折、頭部外傷、過敏性休克、輸液反應、急性中暑、室上性心動過速等病例。社區站點醫生處置過輸液反應、患者家中過世等情況,所以即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沒有急診科室設置,但為了保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站點患者的醫療安全,社區醫護人員也必須具備急危重癥急救處置的能力及水平。
2.2急救設備提升是基本保障
2013年至今,中心增配了2只急救箱、指脈氧測定儀、直接喉鏡及氣管插管和氣管插管訓練模型,2015年中心即將配備心臟除顫儀,設備的提升將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急救及社區應急提供更加可靠的物資保障。
2.3醫務人員急救技能的提升是關鍵
2.3.1急救技能培訓
社區急救是全科醫師崗位培訓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課程,強調現場急救和轉運途中急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員急救意識與應變能力,尤其是在社區環境中,應善于借助一些非醫療資源開展緊急救助[4]。2014年,中心采用了多種急救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急救演練,劇本內容根據工作實際擬定,具有真實性和實用性。先后模擬了猝死、異物窒息、急性左心衰、過敏性休克、中暑、重癥哮喘等急危重癥的模擬急救處置,參與人員除了醫護人員以外,還有家屬、總值班、120等角色,使得情形逼真且具有變化,完整再現了急危重癥處置的全過程。
急救重點除包含急癥處置中的醫護密切配合,診療處置的正確性與規范性之外,還有醫患溝通,人文關懷及非醫療資源的利用等等環節,使得訓練者和觀摩者均從中收益。每次演練需事先反復排練,糾正不規范的處置細節,在醫護操作規范、配合默契后再演示給全體醫務人員,每次演練后均有現場點評,存在的問題涉及搶救技術、人員配合、人文關懷、總值班聯動及與家屬的溝通方式等。經過6輪模擬病例急救演練,演練流程逐步趨向完善及合理,提高了醫護的急救綜合能力和中心整體應急反應水平。
演練部門涉及病房、門診和社區,2014年底,中心各部門通過情景模擬演練競賽形式再次演示了急癥處置技能,反復多次、多病種的情景模擬演練大大激發了醫護急救處置技能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加深了急救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運用,提高了醫務人員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提升了應對急救的綜合能力,對觀摩者來講情景模擬急救演練形式直觀、吸引力強,便于學習模仿。
2.3.2實戰能力提升
多部門聯合的情景模擬急救演練,患者及家屬、醫、護、技及總值班多方配合,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得到了
大幅提升。2014年7月,中心1位老年女性在就診大廳候診時,主訴頭暈不適,家屬出示其嘔吐物,醫生初步診斷其存在上消化道大出血,醫護人員馬上將其從大廳轉至急救室,側臥體位防止誤吸,監測血壓并立即開通靜脈通道,予以止血制酸處置,后及時轉往上級醫院。2014年9月,1位癡呆住院患者進食時突發異物窒息,呼吸驟停繼而心跳停止,醫護及時到位后首先清除口腔異物,后使用直接喉鏡下進一步清理上呼吸道異物,患者呼吸仍未恢復,立即予以氣管插管及胸外按壓,后呼吸循環恢復搶救成功,予以轉院進一步治療。以上2個案例發生時,醫護到位迅速,沉著應對,條理清晰,配合默契,處置正確,患者最后順利轉診。
急危重癥情景模擬演練的急救培訓方式,使技能訓練變得生動而有趣,情景設置使醫護人員能夠感受到急救現場氣氛,使他們將醫學知識、技能與實際場景產生聯系,增強了醫護人員的分析和應變能力。情景演練同時也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醫生儼然是現場急救的指揮者,除了準確判斷病情下達醫囑之外還負責組織、協調護士、醫療輔助人員積極參與搶救。在此過程中醫生的組織協調、溝通交流及相互配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時良好的醫護溝通,醫患溝通,都體現了危急情況下醫生的專業水平與人文素養。急危重癥情景模擬演練的培訓方式最終強化了醫護人員的急救意識,縮短了搶救配合時間,急危重癥的救治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
近年來社區衛生服務的不斷完善,社區急救已經成為了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強社區急救,才能更好的促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發展。中心自2015年始有計劃地安排醫生接受三級醫院急診科短期培訓,同時中心將繼續采用情景模擬演練的方式來訓練和提升醫務人員的急救技能,加大社區衛生服務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力度,培養一批立足社區、高水平的全科醫生和護士,更好地為社區居民的生命保駕護航[5]。
參考文獻
[1]劉全, 楊勇, 湯彥. 社區急救在院前急救醫療服務中的重要作用[J]. 中國全科醫學, 2005, 8(12): 995.
[2]王微, 李新鑫. 淺談急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重要性[J].吉林醫學, 2011, 32(22): 4721-4722.
[3]孔海宏, 俞穎, 鄭鳳和. 從一起醫療損害看社區急救現狀[J]. 上海預防醫學雜志, 2011, 23(11): 567-568.
[4]肖波, 趙曉華. 情景教學在社區急救培訓中的應用體會[J]. 中華全科醫學, 2009, 7(2): 183-184.
[5]趙彬, 王輝. 探索社區衛生服務人員院前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對策[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1, 25(2): 32-34.
收稿日期:(2015-07-01)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5)24-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