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維基網站的功能特征及本土化思考
□陳芳
以“平等”、“開放”、“包容”、“協作”為原則的維基網站是web2.0時代的典型應用,本土化的維基網站在我國又產生出新的特征。伴隨著維基網站的內容的爭議,維基網站的未來還需要更多技術投入和管理創新。中國的維基網站尤其要在內容編輯、審核機制和盈利模式上改進和創新,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百度百科;互動百科;維基網站
作為web2.0時代的典型應用,維基網站是一個多人協作共創的超文本系統。從1995年沃德·坎寧開發出波蘭特知識庫工具起,維基技術開始逐漸引人注目。2001年吉米威爾士和拉里·桑格創建維基百科,為全世界人可以共同參與網上百科全書。目前從知識組織管理、信息技術的角度研究維基網站的較多,從傳播的角度和探尋維基網站本土化發展的專業研究較少。本文試通過對維基網站功能與當代傳播相適應的特點、維基網站的存在問題等角度思考維基網站本土化發展創新的方向。
(一)技術層面:鏈接式
維基網站不同于一般的商業網站,它依托維基技術,以節點跟連結作為概念的主軸。這種節點式的知識組織形式不僅適應了網絡時代人們點擊鏈接尋找所需信息的習慣,而且能使相關的知識概念有機連結。它增強了人們在維基網站查找信息的便利性與參與性,使得知識傳播更為有效。
(二)操作層面:簡易協作
在維基這樣的非線性超文本的網狀系統中,了解基本語法的網民不需要懂得HTML代碼,就可以簡易操作,協作編輯。人們可以通過網頁瀏覽器對維基網站的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發布。即使是網頁內的鏈接也方便修改,通過簡單的[條目名稱]直接產生內部鏈接。如果說“媒介即訊息”的話,在web2.0時代就是“傳播即個性”。
(三)關系層面:自由開放
國內的百度百科和互動百科等維基網站,只需要用戶注冊就可以開啟編輯任務,參與維基網站詞條的創建和修改,國外的維基網站更是自由開放:“用戶進入維基百科沒有任何門檻限制,它忽略了編輯者的性別、年齡、社會等級、職業等因素?!闭沁@樣的模式使得所有的網民都是信息的生產者,維基網站實現了媒體傳播模式從點對面到多點對多點的轉變,公眾充分參與、互動,人們的個性被初步喚醒。當然如今新媒體朝氣蓬勃的發展早已超越了這一格局,但是有一個不變的道理是通行的:新媒體發展至今,絕對不是某個組織設計的結果,而是數十億網民共同創造的結果。
如今百度百科號稱“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書”,截止2015年6月份,已有約540萬人編寫了約1100萬個詞條。百度百科下設12個詞條大類,包含1203個開放小類,供網絡用戶創建和編輯詞條。互動百科稱自己是“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網及百科全書”,主頁下設11個詞條大類,約有920萬專業志愿者編寫了約1200萬詞條。
維基網站的本土化開始于2003年的網絡天書,其間也經歷了坎坷,天下維基站長曾表示過“在中國出現的維基不下幾萬個,但多數如實驗品,最后真正堅持下來的并不多?!比缃癜l展較好的有2006年正式上線的百度百科和互動百科還有搜搜百科。以多人協作的超文本系統為區分維基網站的準則,那么現在還有糗事百科、MBA智庫百科,而360軟件百科、新浪百科、PPS影音百科都是借用“百科”一詞,但都不是依托維基技術,不屬于維基網站中的例子。
維基網站作為舶來品在本土化過程中也發展出各種特點,盈利模式也各有千秋。
(一)大而全的內容特點
不論英文版“維基百科”的ContenTpolicies,或中文版的“維基百科”的“編輯方針”,開宗明義都說:維基百科是“百科全書”,而非辭典。百科全書的條目,率為學術界所公認的學術用語,而非一般字、詞或成語、典故。維基百科作為網絡百科全書可以說已經突破了這一定義,加入了新聞事件詞條和一些主題詞條,而中國本土化的維基網站更進一步,奉行大而全的收錄方針,不僅收錄一般的字詞句,而且以收錄一些流行詞語為特色?;影倏茖iT有一個欄目叫In詞,一些最近比較流行的如“我們體”、“節孝族”、“霸王假”等都在榜單之列。百度百科對于字、詞、典故也是來者不拒,甚至連書名也收錄,最近流行書目如《錢商》《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范寄芩训?,還有一些娛樂化的詞句“我想靜靜”“然并卵”等等。應該說這樣的本土化改造并無可厚非,適應了網民通過網絡百科及時緊跟潮流的需要。
(二)商業化運作各有千秋
美國的維基百科是非盈利的、非商業性質的、依靠捐助的模式,而我國本土原來按非盈利性組織注冊的維基網站網絡天書也不見了蹤影,如今的互動百科和百度百科都是商業網站?;影倏瓢l布了全球第一款免費開放源代碼的中文維基建站系統——HDWiki,為中國數萬家中小網站提供了技術服務,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個活躍的百科聯盟,大力推動了維基在中國的發展。聯想、清華大學等單位先后使用了HDWiki進行內部知識管理?;影倏七€與藝龍旅行網、柯蘭網合作,搭建百科頻道,邁出了維基商業化的重要一步?;影倏铺岢隽巳N盈利模式:為企業級用戶提供基于維基技術的產品和服務的SaaS模式,開源軟件的軟件免費、服務收費模式,以及面向互聯網用戶的傳統廣告模式。
對于百度百科而言,并沒有互動百科的技術賺錢的優勢,卻有百度搜索、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三位一體相互促進的模式。據今年發布的CNNIC第35次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百度搜索在2014年總體滲透率達到92.1%,如此高的比例顯示出我國國民對百度的信任和依賴,那么百度百科作為公司產品得到的訪問量自然不會低。李彥宏曾經說過,互聯網的第四代必定是搜索社區化時代,因此目前百度已形成由百度知道、貼吧、百科三位一體,聯合構建“知識互動社區三駕馬車”的模式。百度采取的競價排名的方式外,百度百科也采取了和企業合作以及
廣告等傳統的盈利模式。
(三)內部員工參與制的審核管理體系
國外的維基百科完全采用志愿者管理的方式,管理層包括管理員、行政員和仲裁委員。而國內的百度百科和互動百科都在管理層中以公司內部職工為主,百度百科還擁有數量龐大的百度蝌蚪團成員,但是互動百科都是內部員工審核。這樣本土化的管理機制顯然是基于國內維基網站的商業性定位和性質,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特色的管理體制也有一定的缺點,不利于詞條的快速增長。維基百科完全是自組織式,百度百科相對而言是自組織和他組織的結合體。而且維基百科的自我管理規則是公開的,百度百科的規則自然是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公開性和修正性較弱。規則與有序性的關系非常緊密,系統規則保證了系統的持久和健康發展,也是系統有序的重要特征。目前,百度還處于盡可能增加詞條量的階段,對于規則的建設考慮不多。
中外維基發展的過程中也伴隨著來自各方的不同聲音,在一次接受采訪的時候,《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編委會主席若熱·考茲曾經打過一個比方,他說如果把《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比作美國紐約朱莉亞特音樂學院的話,那么維基百科充其量也就是電視選秀節目《美國偶像》。而威爾士幾天之后同樣用一個音樂山的比喻回應他說,如果《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是輕音樂的話,那么維基百科就是搖滾。雖然根據彌爾頓自由主義報刊理論中“真理的自我修正”理論,大眾協作式的維基網站應該在很大程度上能接近真理,但事實是在關于維基網站的討論中,持懷疑態度和批判態度的人總能找到他們的理由和例證。
維基網站的客觀性、準確性和嚴謹性都受到人們的質疑,國外許多學校及大學不接受使用維基百科去寫正式論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維基網站本身有其互聯網時代的特征,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容錯性是基本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對維基網站缺點的放任自流。如果我們相信公眾參與信息的創造與傳播是未來傳播的必然趨勢,那么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應積極應對。在網絡信息傳播中,只能寄希望于兩種力量的制約:一種是技術力量的制約——加速研發能夠趨利避害的信息控制技術,其中包括安全維護技術、價值辨認技術、垃圾過濾技術、內容分析技術、信息搜索技術以制約有害信息,提升互聯網信息使用的效率與效益;一種是人類自身力量的制約——人類文明道德的升華和人類理性精神的完善,以純潔互聯網使用的動機,增強互聯網信息環境建造的公共責任。
雖然對于互聯網技術的預期我們無法預測,但是至少個人行為的制約我們還是可以寄希望于維基網站組織機構的進一步改革和管理。當未來網絡社會維基網站越來越成為人們知識的來源時,不論是商業性的還是非盈利性質的維基網站,都應該對編輯審核的培訓和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強。
相對于維基百科來說,國內的百度百科和互動百科等維基網站的建設還有一定距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內容編輯技術層面有待突破
在中文維基百科與百度百科的具體編輯功能比較中,百度百科不支持插入表格和公式,也沒有討論區域,這樣的功能設置顯然會降低百度百科平臺內容的專業性和嚴謹性。而互動百科急需改進的是內容的準確性,互動百科有一些重復內容和“灌水”的內容很容易引起受眾體驗的下降,導致受眾對網站的不信任。
(二)后臺審核機制亟待改進
百度百科的管理人員是由志愿者和員工兩部分組成,百度百科的審核更側重政治敏感性。而審核規則是內部制定的沒有對外公布,在內容的中立性和質量的全面性上有所欠缺。以筆者作為百度蝌蚪團的經驗以及與其他成員的交流來看,百度的審核方面有些形式主義,修改沒有外部鏈接的來源,即使正確也難以通過,而一些文科詞條定義即使表達不準確,只要是學術口吻,也會審核通過。這樣的機制顯然對于詞條的科學性會造成不利影響。互動百科的后臺審核過于包容了,一些明顯廣告性質的內容也會通過,審核沒有起到應該有的作用。
(三)商業模式仍需創新
我國國內的維基網站可以利用已經積累到的用戶數據資源庫,在保證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挖掘用戶數據庫的潛在商機,為商家提供市場調查、投票的互動平臺。對于經常訪問某一類專業性詞條的用戶進行廣告精準投放,基于用戶市場調查的結果為商家提供更好的廣告策劃方案的制定等等。其次在增值服務方面,維基網站也可以考慮針對專業性強、準確率高的專業詞條,按照市場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收費服務,百度百科可將目前的“財富值”模式進行升級,逐步改進財富值抽獎的活動,將百度百科商場打造成真正的知識商城。
總的來說,維基網站的發展也走過了近20年,全民生產傳播知識的模式呈良好勢頭發展。精英時代是否已經過去?“草根”文化又能否被扶正呢?盡管存在種種疑問,但全民參與、共享文化大餐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維基技術的本土化對于我國國民科普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義,在信息爆炸、公民新聞和自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維基網站作為一種草根知識共享的平臺,一定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1.黃菁、楊帆.Wiki知識共享與企業Wiki理論初探[J].圖書與情報,2009(01)
2.喻國明.關注web2.0新傳播時代的實踐圖景[J].傳媒觀察,2007(01)
3.白崇遠.《維基百科》的特性及影響[J].辭書研究,2009(02)
4.陸地方.新媒體帶來了什么?[J].中國廣播,2009(04)
5.常靜,楊建梅.百度百科用戶參與行為與參與動機關系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9(08)
6.張之杰.以維基百科為例試論百度百科進階之道[J].科學文化評論,2014(04)
7.秦塵.維基:尋找金礦的利器[J].軟件工程師,2009(08)
8.羅志成,關婉湫,張勤.維基百科與百度百科比較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04)
9.杰西卡.維基百科:網絡時代的巴別塔[J].世界博覽, 2006(10)
10.高鋼.誰是未來新聞的報道者——危及技術的本質及對新聞報道的影響[J].國際新聞,2008(06)
11.羅志成,關婉湫,張勤.維基百科與百度百科比較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04)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