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 鍵 張 虹
(武警總醫院機關門診部 北京 100086)
作為常見的臨床疾病之一,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病率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結構改變而呈現出持續增高趨勢,兩種疾病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一種疾病的發展很可能導致另一種疾病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1]。筆者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間應用厄沙貝坦對50例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進行了治療,效果良好,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間我院收治 的100例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與有關的診斷標準相符合,并且經過輔助診斷確診。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共50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33~76歲,平均(53.8±3.5)歲;病程10個月~11年,平均(4.4±0.9)年。對照組共50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32~74歲,平均(53.5±3.2)歲;病程1~10年,平均(4.3±1.1)年。病程、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在兩組患者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單純采用氫氯噻嗪治療,用藥方式為口服,每日20mg,治療時間為8周。觀察組采用氫氯噻嗪聯合厄沙貝坦治療,其中氫氯噻嗪的給藥方法和劑量等均和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加用厄沙貝坦,同樣是口服用藥,每日75mg,治療時間為8周。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分別于治療前后測量兩組患者的血壓值,比較其變化情況,評價臨床療效。療效評價標準如下:經過治療患者的舒張壓下降超過20mg,或者下降在10mg以上而且恢復至正常水平的為顯效;經過治療,患者舒張壓的下降幅度在10~19mmHg之間的為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舒張壓下降情況未達到以上標準的為無效。有效例數與顯效例數之和在總例數中所占百分比即為總有效率[2]。
1.4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分析與處理數據時采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3.0,采用(均數±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計量數據,并用t檢驗其組間比較,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計數數據,并用x2檢驗兩組間以及同一組治療前后血壓值的比較。如果P<0.05,說明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對比:經過分析和統計,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值無顯著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明顯降低,而且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經過治療,對照組的臨床療效為:無效10例,有效24例,顯效16例,總有效率為80.0%;觀察組的臨床療效為:無效3例,有效25例,顯效22例,總有效率為97.0%,大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對比
高血壓心臟病是由于血壓長時間增高導致左心室負荷增加,同時左心室發生代償性擴張增厚而引發的器質性心臟病,通常患者處于心功能代償期時,臨床癥狀并不明顯,隨著疾病繼續進展至失代償期時,就可能表現出心衰癥狀,甚至會發生肺水腫,所以必須盡快通過藥物降低患者的血壓,使病情得到控制,避免造成嚴重后果。血壓升高后,患者的腎素-血管腎張素-醛固酮系統會被激活,導致水鈉潴留,使血管收縮,增厚左心室,從而發生高血壓心臟病[3]。作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厄貝沙坦可以使血管緊張素Ⅱ的活性受到抑制,使血壓降低。而氫氧噻嗪則屬于利尿劑,主要在遠曲小管近端發揮作用,促進機體排除鈉離子,使細胞外液體減少,血壓降低,聯合應用這兩種藥物,除了可以使血壓降低,還能使電解質與尿酸的紊亂得到改善,療效理想。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值無顯著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的舒張壓和收縮壓均,明顯降低,而且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0%,小于觀察組(97.0%),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在應用氫氯噻嗪治療高血壓心臟病的基礎上,加用厄沙貝坦,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改善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1] 祝雪菲,強俊紅.厄沙貝坦聯合氫氯噻嗪治療高血壓心臟病的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1):2478
[2] 王巖.胺碘酮及厄沙貝坦聯合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22):157-158
[3] 嵇小琴,張峰,馮紅春,等.厄貝沙坦聯合氫氯噻嗪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05):49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