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讓學校真正成為師生的“生命共同體”,實現(xiàn)這一根本目的的路徑是把學校建立成生命共同體。這個生命共同體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追求,有共同的做事方式。
【關鍵詞】現(xiàn)代學校制度;保障;學校;生命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03-0024-01
【作者簡介】李建成,江蘇省洪澤縣教師研修中心(江蘇洪澤,223100)主任、洪澤縣縣教育局副局長、洪澤縣實驗小學校長。
引領學校發(fā)展和改革的重要保障是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學校存在的意義是引領和促進教師與學生的生命發(fā)展。建立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根本目的應是通過規(guī)范學校生活秩序、方式和品質,保障師生建構學校共同體,并在共同體建構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最佳成長方式,從而讓學校真正成為師生的“生命共同體”。那么,我們應怎樣通過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建設促進學校成為師生的“生命共同體”?
一、建立學校生命共同體
當下,雖然不少學者提出應將學校建成師生生命共同體,但是很多學?,F(xiàn)在只是一個“集體”,還沒有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F(xiàn)代學校制度建構首要任務是引導和促進學校建成一個生命共同體。怎樣才算將學校建成生命共同體呢?其一,學校的每個生命體都是主人。每個人都可以當家作主,教師對自己的教和學生對自己的學有自己的選擇權,有自己的參與權,能夠做到“我的地盤我做主”;每個人都應成為完整的人,教師和學生都有自己的成長需要,也都在追求自己的成長需要,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成為“自己”。其二,學校的每個生命體都有自己的成長方式。教師和學生在這里生存狀態(tài)良好,生活幸福,能按個體需要發(fā)展,且有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教師和學生的成長在這里能夠得到尊重,只有個性和能力的差異,沒有成績好壞,可以多元發(fā)展。其三,學校的每個生命體情感是融通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情感交融,充盈著愛與施愛,享受著愛與被愛。其四,學校的每個生命體有共同價值信仰。每個人愛好和生活方式存在著差異,但是他們的信仰是一致的,目標是相同的,大家能夠攜手同行??傊瑢W校建構制度的重要任務是促進學校形成共同體,引導師生在制度框架之內(nèi)融入學校共同體。
二、建立學校生命共同體的價值
學校要想真正成為師生的生命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必須有每個人都能認同的核心價值觀。應該說,共同體核心價值觀的建立和形成是現(xiàn)代學校制度需要關注的重要內(nèi)容。當下,我們應建構怎樣的促進共同體價值形成的制度?其一,要讓制度能夠引領師生從自己成長需要出發(fā)尋找共同體的價值?!肮餐w”是師生自己的共同體,其“價值觀”是學校教育哲學,也是師生內(nèi)心深處達到的“共識價值”。建構時便應從師生出發(fā),基于他們的成長需要,讓他們每個人自己尋找,自我探究。應該說,價值觀的尋找過程便是自我教育過程。其二,要讓制度能夠引導師生從學校發(fā)展實際出發(fā)提煉共同體的價值。學校共同體的價值是一種組織價值觀,是實現(xiàn)諸多學校目標必須遵循的若干價值原則。這便要求我們師生在建構學校共同體價值時要基于學?,F(xiàn)實基礎和發(fā)展可能,讓他們根據(jù)個體成長需要和學校能夠提供的學習條件提煉共同體的價值。應該說,價值觀的提煉過程便是個體思想凝煉過程。其三,要讓制度能夠引導師生從社會發(fā)展要求出發(fā)完善共同體的價值。每個人都應是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的完整意義上的人,從根本上說,人更多是由社會需要而引起學習、生活和工作動機的,共同體的價值建構同樣也離不開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這便要求我們師生在建構學校共同體價值時要關注社會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讓他們用社會視角觀照已經(jīng)提煉的共同體價值,使其更加完美。應該說,學校共同體價值的完善過程便是教育的社會化過程??傊?,每所學校共同體價值的建立離不開制度保證,我們應建立相應的制度保證其價值的建構。
三、建立學校生命共同體的做事方式
學校共同體形成的標志是有共同的做事方式,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立的最終目標就是引導共同體形成共同的行為文化。當下,我們應如何建構讓學校形成共同做事方式的制度呢?其一,要讓制度能夠引領師生從自己成長需要出發(fā)實踐共同體的價值。金生鈜教授認為:“教育哲學的意義就在于它是一種探詢教育的價值應然學說,它通過思想而為追求美好生活的應然的教育理想進行辯護,即為精神的教化辯護?!?金生鈜教授說的“教育哲學”就是“共同體的價值”。學校要建立一種制度讓師生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實踐共同體的價值,通過實踐達到真正教化人并把人引向美好生活的目的。其二,要讓制度能夠引領師生從學校發(fā)展需要出發(fā)規(guī)范共同體的行為。人的實踐行為需要制度規(guī)范,學校共同體構成人員是由年齡、興趣、個性等不同的人組成,這個共同體的實踐更需要對其行為進行規(guī)范。我們應建立一種制度引領他們在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實踐中規(guī)范個體行為,從而促進“整個共同體的行為”走向規(guī)范。其三,要讓制度能夠引領師生從共同發(fā)展需要出發(fā)內(nèi)化共同體的文化。共同體做事方式就是這個共同體的文化,這個文化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就像《中庸》中所說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共同體的文化需要通過廣泛地學習、反復地拷問、縝密地思考、充分地論證、堅定地實踐才能形成??傊?,師生形成共同的做事方式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我們應通過建構科學的制度保證其文化的形成。
綜上所述,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本質是讓學校成為師生的“生命共同體”,讓學校成為師生的“生命共同體”需要建構科學的現(xiàn)代學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