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紀律觀念淡薄,學習較被動,自卑、有個性、有自尊心的中職學生群體,要搞好班級管理,使學生們在和諧、寬松、民主、愉悅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就必須具備愛心、細心和耐心。
從中職生心理需要來講,愛和信任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如果每個中職班主任都能以發自內心的愛和信任對待班級的每個學生,學生就會把你當作最可信賴的知心朋友,有什么事情會主動向你傾吐,讓你幫其出主意、想辦法。這樣,你會從中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興趣愛好,從而尋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愛學生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是建立在崇高的職業道德之上,用理智和策略支配的行動,特別是對差生,更要給予特殊的愛,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去年,我擔任物流管理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一個患小兒麻痹癥的女學生,經常遲到,課堂上常違反紀律,有時課間還在廁所吸煙。我及時查閱資料、向她的同學和原來的班主任了解情況,得知她很自卑,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改嫁后跟隨母親生活,在新的家庭里得不到關愛。在班里,她感覺同學看不起她。了解了這些情況后,我及時與她母親溝通,讓她給女兒多一些關心,給她營造家庭的溫暖氛圍。同時,在開班、團干部會議時,我讓班團干部多關心這位特殊的同學,主動與她溝通,積極幫助她,讓她感受到班級的溫暖。作為班主任,我處處在生活、學習上幫助她,經常與她談心,通過生動的事例激勵她樹立信心,做生活的強者。在我的指導下,她獲得了全國中職生“文明風采”競賽省級一等獎。在我的鼓勵和幫助下,她還取得了“物流師”資格證,由于表現出色,多次受到學校的表彰。可見,班主任的愛心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
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是細心了解學生,而了解學生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觀察能力。贊科夫說:“對一個有觀察力的教師來說,學生的樂觀、興奮、驚奇、疑惑、恐懼、害窘和其他內心活動的最細微的表現,都逃不出他的眼睛,一個教師如果對這種表現熟視無睹,他就很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實踐證明,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從細心了解和研究學生入手。這包括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個體和群體。班主任要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技能、興趣愛好、特長能力、性格特征、成長經歷、家庭狀況、思想動態及社會環境等,在了解和研究過程中要細心做好建檔工作,從中找出規律、理出頭緒,進而制定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
做好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還必須具備堅定執著的耐心,這耐心需要理智和信念的支撐。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緒,要用理智和發展的眼光看事物。成功時不沾沾自喜,遇到困難時不灰心喪氣,學生進步時要看到不足,學生有問題時要看到其閃光之處。盡管學生的個性差異較大,但都有其共性方面,他們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過渡期,可塑性較大,班主任要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克服感化他們;要抓反復,反復抓,直至達到理想效果。
前年我擔任現代汽車維修(2)班的班主任,有個叫李俊的男同學,據我了解他是初級中學的“大哥大” 。軍訓的第一天他表現特別突出,多次受到教官的表揚。我順勢表揚了他,鼓勵他嚴格要求自己,并選他擔任班長。剛開學兩個星期,他各方面都能起到帶頭作用,第三星期后,以前的陋習就不斷暴露出來。針對這些情況,當出現問題時我及時找他談話,不斷地引導他。通過這樣反復抓,抓反復,李俊的不良陋習逐漸被糾正過來,最后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班長。
(作者單位:廣東五華縣華城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