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辦事,是件挺難的事:求人的人,不好張口;被求的人,不愛應允。而且,有可能原本挺不錯的交情,就因一次“求情”而成了陌路。
求人辦事,也是最不靠譜的事。即便到了萬不得已,也不要輕易把一個“求”字說出口。聰明的人,要學會使巧法子讓人主動幫你的忙。
閑來無事看看偶像劇,那里面常會有個楚楚可憐、清高脫俗的女主人公,通常來講,編劇都會把她設計成集各種慘境于一身,處處遇險,步步驚心。不過這女主人公雖然受苦不淺,卻也是超級幸運,每到關鍵時刻,總有各種保護者出來替她解圍……
但問題的關鍵不在她是好命還是歹命。關鍵在于:你見過清高的她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開口求過人嗎?
仔細想想你會發現,幾乎沒有。這些女主人公通常以清高自許,不會求人的。但往往就有那么多人排著隊愿意來幫助她。還別覺得這只是藝術、是幻想,其實生活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子,越是不肯求人的人越容易獲得幫助。那你知道她們幸運的秘訣是什么嗎?
仔細看看她們的故事,就會發現:她們往往都是擅長傾訴的人。把自己的悲傷慢慢講出來,她講得動容,對面人聽得也動容。自始至終,她沒說一個“求”字,但足以令對方激昂到要幫她擺平一切!
每個人都會有如是心態:當被別人求到之時,感受到的會是一種壓力,會馬上在心里盤算“該不該幫呢”“若是幫到最后沒幫成怎么辦呢”“如果不答應是不是就算是欠他一個情了呢”……無數的問號之后,他會猶疑,甚至會把這種沒把握的猶疑感遷怒于開口求他的人。可想而知,這種狀況下,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去幫忙的呢?就算他幫了忙,之后在感情上也會稍有疏遠,因為人的本性總是不斷規避麻煩和風險。
所以聰明的做法應該是:不要盲目地去“求人”,要學會正確地“訴苦”。當你確信某人能幫助你解決眼前的困難時,那就找個機會跟他聊聊天,講講最近的麻煩,話至高潮處滴幾滴眼淚也未嘗不可。目的就是讓他主動提出說“要不我幫你試試看?”
雖然“求人”和“訴苦”同樣是給予對方壓力,但兩種壓力之間的屬性并不相同:求人辦事更多的帶有功利化色彩,正常的人際環境中,對功利化目的的事情總是本能排斥。但傾訴式的表達則帶有感情化屬性,在談心的過程中,給對方植入了一種概念:“我是信賴你的”,這會令強勢一方放下戒備,激發出他內心中充當強者、保護弱者的人性光輝。
求人辦事,或多或少總能給對方留下一點點“利用”的印象。即便是強者,也害怕被利用的感覺。所以,想讓對方幫你,你可以利用“人性”,但永遠不要只想著利用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