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初的時候筆者與同事一起去了趟溫州,沿途與當地幾個城市的設計師了解了一下當地的裝修市場也參觀了幾個在建工地,想要感嘆的是,相比于還在發展中的二、三線城市,上海的裝修市場已經相當的規范與透明,想必這得歸因于當地信息、媒體的發達以及已接近白熱化的市場競爭。雖然業主們越來越精明,商家越來越優良,市場越來越規范,但總還有那么些不法分子隱匿于這個市場的某個角落,竊喜著你的疏忽大意,從而大撈錢財。這次例舉幾個在業主中時有發生的維權盲點,以供大家警示。
簽署一份正規、嚴謹的施工合同
“我找的不是馬路游擊隊,是自己的小姐妹的朋友開的裝修公司,我還去看過裝修的很正氣的。由于我家是翻新,想著也不是大動作,就自己人處理掉就算了,對方說少走流程還可以避掉點稅,優惠一些。所以就加了負責人的微信,由對方張羅起來。剛弄好的時候蠻好的,但是1個月不到馬桶就開始有問題,找到對方得知已經換了負責人,對方也不認賬,現在真不知道怎么辦了。”
以上這樣的事聽來荒唐,但卻時有發生,因為你總自信自己的例外,自己的朋友總是靠譜。一份正規的合同,是一切交易的基礎,也是你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根本。
目前裝修公司一般使用的合同,一種是由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設和交通委員會起草的“家庭居室裝修裝飾工合同”,在簽訂正式合同時,業主還要留心以下幾點:1、按工程進度,分期支付裝修費,可以合理平攤風險;建議保留大約10%的裝修費至工程驗收完畢、入住時間滿兩個月后再支付;2、裝修材料描述精確,產品名稱,型號等。
索要統一發票,維護合法權益
“當初為了省交稅金便沒要求開發票,我想有合同就總歸一樣有保障的呀!”
裝修過后不索要發票相信是許多業主都存在的問題。大部分裝修公司會在最后開具一張包括所有裝修內容的大發票,并要求您繳足稅金,如果您對稅金有疑義,也可以不交,可發票就不給了,殊不知如果沒有相關發票,一旦出現問題是無法投訴維權的。根據原告舉證原則,在投訴的時候,提供施工企業開具的統一發票和權益被侵害的證明、證據都是必不可少的。
簽下容易,推翻難,下筆需謹慎
“國慶的時候逛展會,看到組合式的套餐價很劃算,直接可以折算成一平方裝修多少錢,營業小姐也介紹了里面含的東西,我聽主要的材料都在里面了,也給看了資質,流程之類的文件就當場下了訂單。后來回去了解了一下才知道,房間的造價遠沒有浴室、廚房的貴,他打統帳,以貴的價格作為平均價算我整個房子,可是坑了我太多!”
家裝工程的價格當事人已在合同中已經約定,而又對合同價格提出異議進行投訴的。這樣的問題常發生在展會期間,營銷人員乘消費者對裝修市場的價格不是很了解,混淆概念,強意灌輸,打著優惠、大促的旗號使其草率簽訂了合同。事后想要推翻合同維權的,雖然在法律層面這樣的裝修合同明顯有背公平原則,但在取證的環節會非常復雜。所以,當遇到展會這樣百家爭鳴的熱鬧景象,有看中的,不忙下單,先打個電話來問過我們的裝修輔導員吧。幫您去偽存真,一探虛實,順便還能知曉行情,再比個價什么的。
增項容易。減項難,留余地為好
“設計、施工都簽了同一家,設計師的方案很喜歡,老房子做挑高小兩層設計,一些有梁的地方也順勢隔出了幾個空間,就像電視“夢想改造家”一樣的效果。不過施工開始后就出現問題了,施工方借著老房子這個由頭,各種加項。設計師兩手一攤說,沒辦法,你要這樣的效果,又為了安全起見,費用就要上去一些。我好想喊停,簡化方案,可他們說材料都已經按合同采購了,真心騎虎難下了。
在裝修者設計前期,裝修者對裝修還沒有達到一個完全成熟的階段,很難一下子想清楚要裝修成怎樣的一個家,開始大多會聽從設計師的建議,有時候設計得復雜了或是超出預算了再要削減更簽訂了的設計合同,裝潢公司從經濟角度出發很難同意。行業編輯建議,裝修者在設計前期還是應該抱著理性、從簡的原則,在合同價與心里預算之間給自己留10%的余地,畢竟今后和裝潢公司談添置一處設計比削減一處要容易得多,況且我們還可以在軟裝上予以點晴之筆,不是嘛。
但在法律保護上,為了防止裝修公司惡意低價簽合同、故意漏項,裝修過程中增面從而超支甚至要高價的情況,2013年9月商務部發布的《家居行業經營服務規范》中規定, “出現工程數量少報情況,若少報金額超過合同金額的8%,超過部分由組織承擔(業主主動要求增加的項目除外)”。所以當遇到惡心行為的時候,業主們也不必一味忍讓。
灰色地帶,莫貪便宜,穩妥為好
超過家裝工程約定的保修期,被訴人不再承但違約責任。
對裝修服務的范圍和條款要仔細查詢,尤其是半包的裝修者,裝潢公司的保修期一般不會超過2年,而很多裝潢公司建筑材料的保修期限相對會更長,這中間就會遇到一個問題:那些業主自己購買,裝潢公司安裝的產品出了問題應該怎么辦?如果在雙方保修期之內,那么要找質量檢測部門確定賠償責任即可。可如果在裝潢公司的保修期之外而在產品保修期之內呢?這就會產生因為安裝不夠好而使產品壽命打折扣的問題,3年保修的產品到了裝潢公司手上安裝只保2年,這樣裝修者可能貪便宜找裝潢安裝省下的幾十塊錢在2年后隨時可能打了水漂。
并且在質量檢測這一塊,檢驗鑒定技術與新型材料的問世速度相比有一定差距,此外還涉及許多方面的保密技術的阻礙,導致一些新技術產品無法進行質量檢測認定,也就無法認定責任人。在此行業編輯建議業主在選擇產品的時,應該首選耐用、故障率低的大眾經典產品,同時也可以選擇在大型家居賣場中進行選購,因為《家居行業經營服務規范》中規定家居賣場應執行先行賠付制度,在商品出現瑕疵或缺陷時應及時給顧客退換或賠償,在銷售商離場后仍須為顧客提供相應的售后和維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