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哪種耳鳴呢?
耳鳴有兩種,一種是受到外部環境刺激(如噪音)后產生的耳鳴現象;另一種則是指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高壓下”的都市人的耳鳴現象往往是后者。
耳鳴可以短暫或持續性存在,嚴重的耳鳴可以擾得人一刻不得安寧。如果是短暫性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則要提高警惕,盡早就醫。到醫院做一些常規檢查,包括耳鼻咽喉科的常規檢查、聽力學檢查、耳鳴測試等,有時甚至要做一些必要的神經科及全身性疾病的檢查。
耳鳴=生理疾病+心理問題+不良習慣
某些耳鳴與聽覺系統沒有任何關系,而與情緒(下丘腦)、記憶(大腦額葉)及自主神經反應有關,所以耳鳴所波及的病變范圍很大。另外,有些人每當月經期、疲勞、飲酒時出現耳鳴,絕經期和神經官能癥者也可出現耳鳴;全身各器官系統性疾病,如高血壓、低血壓、白血病、貧血、腎病等也會出現耳鳴。
除了生理原因外,心理性疾病也不容忽視。不少耳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這些情緒長期困擾他們,不僅影響到了他們的心理和生活狀態,也造成了生理上的危害。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大,在緊張、焦慮、消極的情緒及心態下,常常會出現頭暈、耳鳴、身體疲憊不堪等癥狀。
此外,吸煙、咖啡因和酒精都可使耳鳴癥狀加重。偏愛甜食者容易肥胖,患糖尿病概率高,容易產生和糖尿病有關的耳鳴。辛辣的調味品和食品也容易助長內火,使耳鳴加劇。
耳鳴既擾人又危害健康
耳內鳴響
耳內呈現間斷發生或是持續存在的“嗡嗡”鳴響,早期時多為低頻型的耳鳴,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呈現高頻的耳鳴,常常發生在一側耳朵內,有少數人會出現雙耳的鳴響。
頭暈目眩
有反反復復發作的眩暈癥出現,多是突然間就發作的,患者常自覺身體和周圍的事物都在旋轉,產生頭重腳輕、頭暈目眩的感覺,并且還會伴有臉色蒼白、惡心嘔吐等癥狀。
聽力下降
面對面交談時要求對方重復話語;打電話時經常要求對方提高音量;無論何時,他們自己說話的音量常會不自覺地加大;對于他人之間的交談,哪怕是近在咫尺,他們也經常難以聽清。
很多耳鳴患者伴有聽力下降,雖然少數人表示聽力沒有下降,但是經過高頻測聽還是發現他們存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長年累月的耳鳴,使聽覺系統長期處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久而久之,聽力就會發生退行性的衰竭,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聾。此外,耳鳴也可能是身體其他器官出現疾病的預警,故不可小視。
關心耳朵,從現在開始!
很多耳朵的疾病都往往被人們所忽略,等到嚴重時才被重視。其實,耳朵的健康也需要我們的關愛。
保護耳朵
保持外耳道的清潔衛生,是重要一環。沐浴、游泳、洗頭時,最好能用干凈的棉花阻塞外耳道口,以防止水入耳。在江河池塘游泳時,若污水入耳,應立刻用干凈棉花清潔耳道。

放松心情
精神緊張以及長期熬夜、情緒不佳等是年輕人出現耳鳴的誘因。因此,為了預防耳鳴的發生以及耳鳴加重,要學會適當地調整工作節奏,放松情緒,轉移對耳鳴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不要熬夜,每天睡覺前可用熱水泡腳,以舒緩情緒,促進睡眠。
減少刺激
注意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要減少嘈雜聲音的刺激,不要長期戴耳機聽音樂,盡量減少在聲音嘈雜的娛樂場所內停留的時間。聽音樂時,音量勿超最高檔60%。收音機等聲音調到最高檔時會超過130dB,其音量等同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的聲音。而人類耳朵感覺舒適的音量不宜超過75dB。播放音樂電器選擇的音量檔以不超過60%較為合適。
合理飲食
不宜暴飲暴食,不宜食用太多鹽,可以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多喝牛奶以及多吃含鐵和鋅豐富的食物。含鐵高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瘦肉、蛋黃、芝麻醬等;鋅豐富的食物如牡蠣、酵母、瘦肉、雞蛋、核桃、番茄、白菜、蘿卜及各種海產品等。
按揉耳朵
“電腦一族”出現頭暈耳鳴癥狀時,可按揉耳垂3~5分鐘,即把手指放在耳垂上按揉致耳朵發熱,不僅可聰腦明目,還可緩解頭痛頭暈、神經衰弱、耳鳴等癥狀。
知識鏈接
聽音樂治耳鳴
這種療法的療效最近得到了德國新研究的確認。該研究發現,聽音樂對治療慢性和急性耳鳴都有效。設在海德堡的德國音樂治療研究中心近日發表的新聞公報說,以前該中心只是用音樂療法治療慢性耳鳴,自2013年以來,這種特殊治療方法的適用范圍擴大到了急性耳鳴患者,因為磁共振試驗表明,音樂療法的確在患者腦部帶來了可測量的變化,其腦部與耳鳴相關的一些神經網絡出現了“正常化”反應,其中包括與處理正常聲音及噪音相關的大腦皮質聽覺中樞和與注意力相關的腦區域。需要說明的是,德國音樂治療研究中心使用的這種療法并非簡單地讓患者聽聽輕松的音樂,而是聽音訓練和心理訓練相結合的一個較復雜的過程。該療法的大致療程是先用聲音合成器產生一個與特定患者耳鳴聲相似的聲音,然后再在主動和被動音樂療程中使用這個聲音,目的是訓練患者有意識地控制和調節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