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難找到一個準確的詞匯給重慶這樣的城市定位,作為最年輕的直轄市,它正處在飛速的發展和建設階段,然而歷史曾給這座城留下的種種斑駁和厚重卻也充斥其中,從未散去。我選擇用手機記錄下那些交織于其中的沉默和倔強。
矛盾讓我更加清醒
…
每天穿梭在重慶這座山城里,你會感覺到這是一個繁華和古樸、發達和落后的交織體,就像堪稱重慶“中環”的解放碑旁邊就是即將面臨拆遷的十八梯,最繁華的商業體旁邊充斥著上世紀留下的破敗和殘破的建筑,一邊是白領們在GBD忙碌,出入于各類高端場所打拼自己的夢想,一邊則是原生居民居住的殘破老樓房,他們做著最底層的工作維持著生計。
在十八梯,常常會看見些老式的美發店,裝修和陳設都保持著上個世紀的風格,這時,再走出一個剛剛做完頭發的中年婦女,總會讓人不由自主代入港片場景中。確實,重慶一直有著一個外號是“小香港”,除了氣候之外的切,重慶和香港如此相似高聳的商業大廈,如森林一般;港口城市獨特的江景,夜晚時刻更為迷人;輕軌站和小巷子里各類擺攤的小販;樓盤集中修建區中民工的生活百態……這些看似沖突的場景偏偏很合時宜地在同座城市里同時存在并且發生著,就連明明是在香港取景的電影,王家衛卻要取一個“重慶森林”的名字,雖然和重慶并沒有實際的聯系,但也無法否認重慶和香港的那份相似。
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很難讓人從中抽離出一種較為單純的心境,它在聒噪中又透著古樸,厚重里卻又顯得明快。在重慶,你幾乎可以找到你想象得到的任何一座城市應該有的意識形態和具象表達。但這又是重慶的可愛之處,它既沒有用繁華遮掩住各種底層社會的百態,也沒有因為所謂的落后拖慢前進的腳步。放至中國當下的環境中,重慶的現狀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縮影,其他城市也或多或少有體現,只是這種情況在重慶顯得更為明顯,沖突和矛盾更為強烈。
在這樣矛盾環境中生活著的重慶人,內心是缺乏文化上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從變成直轄市到現在,重慶并沒有擺脫四川帶給它的陰影,而作為一個港口城市,很多文化大多也算是舶來品。西南地區歷史上就被稱為蠻荒之地,而后的直轄帶來的經濟和建設的飛速發展更是讓本性就倔強的重慶人越來越渴求一種地域自豪感,但是,現在這座城市的發展進度并沒有如預期所望,實現足夠的經濟支持,這也就使得某種程度上的文化矛盾更加明顯。不久前,蘋果體驗店在重慶開幕,一名老者站在門口打量,他可能一生也不明白這是一個什么場所,也不會明白這樣場所的建立對于他世代居住的城市意味著什么。這些景象交織在一起,其實正是這座城市在面臨時代賦予其歷史任務的同時又不能完全摒棄傳統和快速擺脫落后的掙扎。
細細觀察這座城的各個角落,每一個場景都有著屬于它的故事,每一個人,不管是每個單獨的個體還是人群都有著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態圈。我也不例外,處在這個國內,我選擇用鏡頭記錄下這座城市的點滴,手機帶來的便利讓我能夠通過拍攝的形式去發現并且感知周圍的切。用對很冷的眼,一顆很熱的心,一雙很勤的手去發現、記錄、感知,在和城市一樣糾結的同時,可以保持一種更為清醒的認知狀態。
迷失中前行城如是人如
…
每一個城市的發展都會經歷一個必然的陣痛過程,就像分娩一樣,每一個新生兒都要經受一次苦難的折磨。每一個人的成長也一樣,每天有懷疑、有矛盾才會讓你有更多的思考和發現。
很多人剛開始接觸攝影,首當其沖追求的東西大多是絢麗的景觀、豐富的色彩甚至是各種昂貴的器材,而到后來會開始總結和反思,也會遇到種種瓶頸,在長時間的不斷痛苦和糾結里慢慢尋求著突破。人和城一樣,也是不停推翻和重建自身的過程。推翻、重建、更替、突破,這是事物發展的本質。
其實用手機來拍攝記錄是一種側央捷的表達方式,它不會讓你束縛在器材之中,也不會讓你背上“攝影師”的包袱。只是手機攝影在很多時候更為注重形式感,拍攝的過程就是整合和篩選的過程。你可能想要拍下某人的神情,又想交待周圍的環境,或是又想彰顯某種沖突。這就需要你作出選擇,做適當的“減法”,也正如城市的發展和自我成長的路上要作出各種各樣的抉擇一樣。
形式感,如同平面設計一樣,尋求最平整的平面,最平直的線條。每次的拍攝就如同一次演講,內容可以相當豐富,但是表達的主題卻永遠是只有一個就最好。這也和一座城市一樣,可以多元化發展,但大方向一定是已經既定的某個唯一的方向。這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實施起來卻又是困難的,正如很多時候我也面對許多取舍上的困難,甚至表達上的匱乏一樣。正是有了這些掙扎、取舍和選擇,使得這些過程顯得更加有意義和珍貴。越是經歷了這些曲折和求知的坎坷,得到的成就會更值得自己去記得。
手機拍攝的便利性有時會讓手機攝影作品變得不夠被重視,因為影像過于容易得到,人們失去敬畏之心。事實上,技術只是給了我們和影像更為容易親近的辦法,至于影像如何呈現,卻需要我們的用心,更重要的是愿意去發現。在我的影像里,都是重慶街頭巷尾那些最平常不過的生活片段,但當我用手機鏡頭對焦于它們時,總有某些角度,某些構圖下,它們變得不太一樣。這種不一樣也許是我的一種刻意,也許只是這座城市一直存在的某些側面,手機給了我這雙眼睛看到了它們。它們不僅存在于重慶這座城市,在中國其他的城市也許也存在,只是需要發現。
很感謝自己生長在一個最具“中國式發展”風格的大城市里,是重慶這樣一個繁復的環境帶給了我無限的創作素材和靈感。這里的繁華也好、落后也罷,我很慶幸自己能在如此多而且如此強烈的沖突里面尋求到自己的表達方式,雖然很多照片內容并不那么“高大上”,但是這些東西里卻包含著華夏民族最真實和倔強的一面,這種糾結現在存在且會一直存在.我也會隨著它一路前行,用手機持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