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問一個法國人最想去度假的地方,也許會是阿爾卑斯,而若問他最想去生活的地方,我想定會是南比利牛斯。這個法國面積最遼闊,生活最優裕的大區已在西南角橫亙了數個世紀,加龍河的河水從地中海潺潺而過,沉淀了中世紀興衰更替王朝史詩,也孕育出多處美酒美食之鄉。透過舷窗俯瞰大區,我心中早已默默規劃好了此行的目的地——千回百折的歐陸舊事,文藝復興式的藝術之光,醇香的特產美酒和米其林星級餐廳中的鵝肝醬,一個都不能錯過。
加龍河畔的玫瑰之城——圖盧茲
古羅馬人用小小的Foraine磚在南比利牛斯大區的土地上鑄造了一抹玫瑰傳奇。圖盧茲,這個中世紀歐洲文明沉淀下冉冉升起的科技之星,連空氣、美食、風景里都孕育出了這新與舊相輔相成的別樣風采。選了市中交通最為便捷的Wilson美居酒店,在Diner offert au restaurant Le Bibent啖一餐米其林星級大廚Chirstian Constant的special menu。傍晚時分,這種濃郁的玫紅在夕陽下漸漸吞沒整個城市,折射在加龍河邊的那些古建筑上、河岸里,折射出圖盧茲的過去。
兩河相融的千年文明
雖說是世界聞名的科技之城,但圖盧茲的藝術氣息也十分濃郁,5間米其林餐廳、12個博物館、50個藝術廊,每一個景點都能直接步行或乘坐免費巴士前往。城中心多的是唯美的水景,Canal du Midi運河連接著Garonne Lateral Canal,接通地中海與大西洋,帶著屬于它那個時代的寧靜潺潺流進城區。從市中心散步到運河邊只不過20分鐘,高聳大樹種滿了河道兩旁,有人在遛狗,有人在慢跑,寧靜舒適的氛圍久久不愿散去,令人感覺不到身處在法國第4大城市中。這條歐洲最古老的運河如今已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而城市的另一邊,母親河Garonne河則是當地人散步與慶祝節日的場地,站在河邊,眺望圖盧茲的天際線,始建于15世紀的Dome de La Grave圓拱頂,依舊是最高與最矚目的建筑。
要論游客和市民的聚集地,無疑是卡皮托利山丘廣場。市政廳、威爾遜公園(Place Du Wilson)、陶爾教堂(Rue du Taur)、圣瑟南教堂(Basilique Saint-Sernin)、圣雷蒙博物館(Saint-Raymond)依序鑲嵌在其四周。人氣最旺的自然是外觀呈“十字架”形的圣瑟南教堂。巨大十字的交接處矗立著約十層樓高的塔樓。主堂富麗堂皇,其他各個圣殿成半弧型靜坐四周。花上兩歐,便能置身由環狀樓梯延伸至的神秘地下圣殿,冰涼的大理石磚讓頭腦都清醒了幾分,沉靜的心靈待到走出教堂,置身陽光赤裸裸的誘惑中,依舊不急不躁,世界的安靜分外清晰起來。
平價市場星級餐廳
每天清晨,雨果市場里便已經熙熙攘攘多見當地人的身影。從腌制火腿到海鮮蔬果應有盡有,魚類生蠔還帶著剛剛打撈上來新鮮的海味,食材價格也著實親民。本想在市場人氣最旺的本地冰激凌店里一嘗南比利牛斯的奶油甘甜,向導卻說有米其林二星大廚等著我們。Restaurant Michel Sarran,主廚兼老板Michel親自主理,他太太則擔任餐廳經理的重責。我欣賞歐洲餐飲業者對于細節的關注和執著。大至主廚外出全店休假,小至手工制作名牌餐具Laguiole,無一不是盡力體現業者的用心和專業態度。五十歐元的午餐套餐,開胃菜、頭盤、主菜、甜點甚至包含了酒飲。頭盤鵝肝湯像是主廚自己的人生寫照,二十歲開始學廚,遍訪全球,豐富的人生經歷融匯在一勺湯匙之中,喝在嘴里慢慢品味,苦盡甘來的那份濃香化散開來,意猶未盡。Michel善用當地食材,他曾在真人秀節目里用53分鐘把從未接觸過的當地食材變成了一道佳肴,所以第二第三道分別選用亞洲和南牛比利斯本地羊肉烹飪的美味都得到了全場好評。
獨創的甜點來自Michel日本學廚之時的靈感,以蠶豆為原來制作的冰淇淋口味清爽,甜而不膩,透著一縷縷植物的芳香。期間和Michel談天說地聊起了學藝生涯,他說他有五間米其林餐廳,二星的占了兩家,他想開人人都吃得起的二星米其林,讓更多人對美食有不同的感悟。
飯點后的亨利馬丹步道上駐滿了當地學生,無數情侶恣情擁吻享受著令人憧憬的午后。陽光的溫度剛剛好,提著在紫羅蘭之家和菘藍籽護膚品專賣店里的戰利品,在河延臺階上選了處稍顯稀疏的空位坐下凝視濤水在腳下一層臺階瞬間濺起的水花。不久一位剛坐下的學生用法語和英語先后問我是否一人來旅行時,我頓時笑著告訴他我在等人。其實只是飯飽后有些困乏,退回步道的草地枕上背包伸起懶腰。大地為床,碧空作被,那些翱翔在河上的翅膀在高處向我說著圖盧茲這安寧的日子……
“蒼紅之城”嘆圣騎史詩——加亞克阿爾比
比起圖盧茲,加亞克無疑經歷了更多,它的紅透射著時間和塵埃的洗禮。當十字軍那些北方的騎士們在這里豎起圣旗,便宣告了這個塔恩河畔的阿爾比小城的結局。大批大批的大教堂和主教宮在這里建起,成全了一方輝煌撼人的建筑,譜寫了一個關于宗教紛爭,信仰與消亡的年代史。
主教的權利——圣-塞西勒主教座堂
圣-塞西勒主教座堂當之無愧是阿爾比的地標建筑,在阿爾比城的任何角度,只要你抬起頭,都能看到她。南法獨有的哥特風讓這座全世界最大的磚石結構天主教堂顯得簡樸卻嚴謹。《舊約》和《新約》的篇章在教堂的穹頂被慢慢鋪展開來。皇室藍配上灰白金葉飾,讓壁畫上的人物神情至今也精致無比,仿佛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幕幕就在昨日發生。出神入化的哥特式火焰紋裝點著教堂的各個角落,1480年建成的祭壇和西墻那幅《最后的審判》遙相呼應,坐在長椅上聆聽那法國最大的古典管風琴樂章,似乎圣光隨時都會出現在頭頂,沐浴每一個人的心靈,使之越發沉浸。
Tips:
教堂免費參觀,但成人進入祭壇內部需要門票,2歐包括祭壇內部及配有中文的語音導覽,3歐包括祭壇內部,珍寶館及配有中文的語音導覽。
藏在貝爾比宮中的圖盧茲勞特累克博物館
中古時代法國南部地區通用奧克語,貝爾比(Berbie)這一取名是根據奧克語中的bisbia,意為主教區,因此貝爾比宮又可以譯作主教宮。雖然宮中鮮有巨幅的壁畫,但能俯瞰塔恩河景的觀景平臺和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國著名花園”稱號的古典花園是貝爾比吸引人的地方。
隱藏其中的圖盧茲-勞特累克博物館館藏600多幅圖盧茲-勞特累克的作品,這位年近37歲便離世的天才畫家最擅長抓住并準確表現巴黎蒙巴特爾地區那些豪放不羈的藝術家們的生活。盡管從小便雙腿殘疾,但他始終沒有丟失一個畫家的激情和一顆對形式美的感受的心。圖盧茲勞特累克博物館是世界上圖盧茲-勞特累克作品最豐富的集中地。此外館內也收集了馬蒂斯等名家的作品。
Tips:
閉館日:10月1日至3月31日每周二及1月1日,5月1日,11月1日,12月25日。
成人票:8歐(常設展覽),10歐(常設展覽+臨展),5歐(臨展):13歲以下兒童免費。
學生票/團體票:4歐(常設展覽),7歐(常設展覽+臨展)。
浴火重生的藝術堡壘
讓人欣慰的是,當地人對于十字軍東征的歷史選擇了積極的心態,藝術家Casimir Ferrer便是典型。為了資助需要幫助的孩子們,Casimir將一座曾經在十字軍東征中被純潔教派摧毀的棱堡變成了夢幻般的藝術城。巨型的壁畫在城堡中隨處可見,教堂的穹頂是最為精髓的一處。耶穌復活、十字軍東征、星空和葡萄、白鴿這些代表了風火水木的元素構成一幅精致壁畫,仰望片刻,已然被這大氣磅礴所折服。這個棱堡08年起開始修繕,11年底竣工。每年在這里舉行的摩托車環法活動便是為了捐助癌癥患者和孩子們。Casimir說無論你是否是教徒,都會受到永遠的歡迎。
美酒、松露與鵝肝之國——加亞克、卡奧爾加斯科涅
法國的浪漫主義總是少不了美酒佳肴,即使內心已在沉甸甸的歷史長河里徜徉許久,但當面前出現那獨屬南比利牛斯的酒香時,精神也會隨之一振。于是我們決定忘卻那些早已成為過往的,帶著悲憫的中世紀,樂活在當下美酒與鵝肝松露的交響曲里。
樂活醇香美酒
作為南比利牛斯大區主要的葡萄酒產地,加亞克的La Halle aux Terroirs加亞克特產專賣店專門提供本地酒商葡萄酒及高端酒。潮濕的酒窖里飄散著芬芳,加亞克的白葡萄酒的種類繁多,可以是干白,半干白,甜白,可以是靜止酒,也可以是起泡酒。它運用傳統Gaillac工藝釀造的起泡酒名聞遐邇。低溫終止發酵法及攪拌二次發酵法使它的起泡酒非常清爽,解渴,是消暑的最佳選擇。一行人在向導的引領下來到酒窖工作間學習西餐土豆南瓜焗鴨肉的做法,香氣漸漸從各自的鍋中散發出來,配上酒窖陳釀美酒,讓我們暫且忘卻了那些帶著悲憫的中世紀史詩,樂活在自制美味和醇香中難以自拔。
生命之水雅文邑
而在西南部地區,雅文邑便自豪地代表了原汁原味的加斯科涅。在加斯科涅三處受到法律保護的雅文邑產區里,人們重新開始使用葡萄酒二次蒸餾的古法,需要分別蒸餾出50L高達60度的原液,再進行二次蒸餾,過程繁瑣至極,但也造就了雅文邑白蘭地酒七百年歐洲頂級的地位。
說起這段歷史還得歸功于維塔爾·杜福爾教士,這位十四世紀奧茲地區的牧師醉心醫學,頗有造詣,于1310年寫作了《維塔爾·杜福爾教士:一本對保持健康強壯非常有益的書》。這本著作里闡述一種叫做“Aygue Ardente”酒的四十種益處,也就是后來的雅文邑白蘭地。2010年,雅文邑七百周年慶之際,這本書被珍藏在了梵蒂岡。出自同一地區的產品相互搭配是最好也是最自然的。一杯AOC級雅文邑白蘭地與一份半熟的鵝肝是絕佳的搭配,而一杯年份較新的VSOP級的雅文邑則與一份香煎新鮮鵝肝是絕好的搭配。
松露美酒的圓舞曲
有美酒的地方,必會延伸出佐酒的佳肴。貝柏公司便是這里家喻戶曉的松露批發商,每年十一月到次年3月,當地人都會牽上訓練有素的狗進山林尋找松露。為什么不再用豬?貝柏笑著說,豬雖然發情的時候憑著敏銳的嗅覺很容易在找到松露,但沒有經過訓練的本能會讓它吧松露當成美味午餐。但狗不會,而且一條狗用上十年也不成問題。用兩三百歐的價格從這些林夫手中收購松露,再以七百歐元的價格批發出去,越洋賣到中國,價格已高達兩三千。每年2月15日是貝柏公司正式開賣的時間,一箱箱拳頭般大小的松露運往世界各地,稍稍靠近,便能聞到一股芳香。最大的一棵足有4.5kg,采摘自法國南部。貝柏一家熱情地邀請我們共進午餐,入眼全是松露烹制的精美佳肴,甚至連奶酪都是當地特產的松露奶酪。簡單的炒制,就能激發出松露最無懈可擊的滋味,讓餐廳彌漫著原始的清香。配上一杯粗獷有力的Cahors,融化在唇齒間,濃郁的自然氣息深深扎根在味蕾之上,久久不愿散去。
餐桌之上歡聲笑語,忽地我又想起了圣-塞西勒的那一曲管風琴,那份夾帶著歷史滄桑和宗教的悲憫是該停留在了歷史中,供人瞻仰懷念便夠了。如今的南比利牛斯,紅墻依舊,但那紅,多的是燦爛和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