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道》里有這樣一段場景:在女主角第一次進入男主角的住家之后,電視里給了女主角這樣一段獨白:“從心理學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復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作為建筑師的Hugo,他十分清楚的知道住宅的意義,這個由他自己設計看似簡約的家,背后飽含著諸多思考,有著諸多度身定制的細節,他用自己的閱歷將不過時的美學內涵融入到了空間中。
功能“豐滿”的起居室
Hugo理想中的家居空間應該是有一間連著廚房的大大的起居室,里面有一張既可以用來聚餐也能用來休閑或是工作的大桌子,臥室小而溫馨。然而由于老公房房型空間的限制,實在無法實現。他解釋道:“不像國外的家居格局更重視起居室的部分,國內大部分老房子是以睡覺的地方為中心展開的,就像這個房子,原本客廳很小,幾乎發揮不了什么作用,如今我就將其空著作為門廳,集中展示一下整體的工業感和現代氣息,然后將兩個房間撐到最大,一間作為臥室,另一間則作為多功能起居室而存在。”說到最滿意的部分,Hugo覺得是起居室里的漫畫書墻。他告訴我們,其實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家能有這種漫畫書墻的感覺,他把這面墻的圖片發到漫畫愛好者的論壇里面,發現想模仿的人很多。在裝修之初他就構想著一個只屬于漫畫的空間,全部放滿有關漫畫的東西,但是空間有限,不過這面墻也算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漫畫空間了。另外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為了達到最好的音響效果,其實應該在墻上再貼一層軟包,但現在有了這層漫畫書,也起到了吸音的效果,一舉兩得。

朋友們喜歡來Hugo的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起居室中重金置辦的影音設備。“原本沒想買這么好的音響,不過裝修的時候正好來了筆錢,狠了狠心就買了套Bose。”為了能享受到與影院媲美的效果,他還添置了投影儀,甚至還可以在家里欣賞3D影片。其實為了更好的效果,他原本想把窗簾換成百分百遮光的那種,但因為材質關系總找不到足夠美觀的,不過因為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晚上一起看電影,只要關了燈效果已經與影院無異。

看不見的收納空間
空空如也的門廳就像是Hugo家中現代工業化風格的集中展示區,不僅使用了水泥貼面,連兩扇房門也做成了隱形門,天花板上直線條的頂燈與實木地板之間幾乎什么雜物也沒有,更凸顯出墻上馴鹿裝飾的后現代設計感。其實,他是把收納空間全都“藏”在了房間的各個角落:玄關處的鞋柜、冰箱邊的壁櫥、衛生間里的鏡子儲物柜、臥室榻榻米的底部……這些看似沒辦法利用的地方都被Hugo改造成了儲物空間,甚至連吧臺上方的空間都用來做了個小酒柜,“這個地方如果不做柜子,雖然看上去高一些可其實也是浪費,人的視線就到這么高,現在做了透明的酒柜之后,燈光還是可以透過這里,既美觀又實用。”
“我希望家里既簡潔且擁有全部的功能,所以我在收納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不過其實想要的東西不會越來越多,主要還是靠扔。”他開玩笑地說。

量“房”裁“家具”
“小空間的家居設計其實很難,每個地方都要精確到0.5厘米才不至于會出差錯。”他告訴我們,比如面積很小的衛生間,尺寸是經過了反復推敲才定下來的。
在設計之前,已經定好洗衣機的型號、臺盆的大小和坐便器的大小。因為常年養貓,所以他家的衛生間還必須容納一只貓砂盆。要放下這所有的東西,原本衛生間的面積就捉襟見肘:放下臺盆和洗衣機之后,貓砂盆便無處容身,而且因為洗衣機的位置太靠里,也會因為碰到坐便器而打不開門。于是他把外部用處不大的門廳面積讓了一部分給衛生間:原本開放式的鞋柜改成了壁柜,從與鞋柜平行的位置起向內全部劃作衛生間,這樣門的位置朝外移動了一些,正好可以并排放置下臺盆、洗衣機和貓砂盆。
同樣的精確計算在制作起居室里的漫畫書墻的時候用到了,因為原本沒有把書架算在其中,門完全打開時是靠到墻上的,如果再加書架上去,門就沒辦法正常打開了。但Hugo很希望能打造出整面墻都是漫畫書的效果,所以通過測量和計算將靠門部分的書架變得稍薄一些,讓門可以垂直打開,又在地上加了磁鐵吸住房門。

鹵素燈營造溫暖感
實現了簡潔之余,Hugo用燈光來營造家的溫暖。裝修的時候他考慮過到底是用LED燈還是鹵素燈,“LED燈比較節能,而且也不會這么熱,但是鹵素燈能打出家的溫暖感,斟酌之后最終還是選擇后者。”因為使用了鹵素燈,光打到地上的光暈都是不均勻的,每塊都不一樣,對家里所需要的不同感覺的塑造很有幫助,就像舞臺,總有一盞追光燈朝著需要著重關注的地方打。工作的時候就只有工作臺亮著燈,看書的時候燈就朝著沙發打,燈的明暗、冷暖都可以自主選擇。除此之外,打在墻面上的洗墻燈還能讓墻面的層次變得豐富,尤其是晚上,這種斑斕的燈光會給原本普通的白墻增添不少設計感。

讓視覺上有無限延伸的感覺--“消失的柱子”
一個擁有足夠延伸感的空間,并不一定意味著寬闊的面積,利用視覺上的錯覺同樣可以在小空間里實現。Hugo很希望把自家打造成這種無限延伸的感覺,于是他用鏡子、玻璃和對一些細節上的處理,在70平方米的小公寓里實現了視覺上的無盡空間。廚房原本是封閉的,如今他敲掉了其中的一面墻形成了一間開放式的廚房,但因為柱子有承重作用沒辦法拆除,就被保留下來,不過它沒有成為客廳里的視覺障礙物,反而為拓寬視野做了不小的貢獻,奧妙就在于Hugo在柱子的三面都貼了鏡子,從家中的三個視角來看,它都是“不存在”的:從臥室里看出來,這根柱子反射的是客廳里的樣子,感覺臥室外面的不是一根柱子而是另一個房間。從客廳里看它,反射的是臥室里的樣子。而從玄關處看向這根柱子,它跟左邊的落地玻璃窗和右邊的廚房窗戶組成了一個無盡平面,特別是在晚上,外面車水馬龍,左邊橫條紋的水泥墻面一直延伸到室外,和流動的光影融合,似乎這個空間是沒有邊界的。

兩鏡相對論
當兩面鏡子相對而置時,一面鏡子將光線反射到另一面鏡子上,繼而又會接收到對面反射回來的光線,如此循環往復,就會形成無限空間。然而這種鏡子的擺法雖然可以把空間開闊到無限大,但卻會讓身處其中的人仿若墜入了萬丈深淵,因為鏡中會出現無數個自己的影像,長時間在這樣的空間里呆著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感,因此在使用的時候要加上一點技巧。
這些技巧在Hugo的衛生間里被體現出來。他的衛生間面積很小,所以鏡子也用得最多。首先是儲物柜,它的門板是一面面鏡子,而且鏡子的面積很大,并不只有臺盆上方一塊,而是用了長長一個鏡面,橫向覆蓋了墻壁,如此一來就在無形中把衛生間的面積在視覺上變為了原來的兩倍。鏡子對面是淋浴房,用的是玻璃的材質,這種材質雖然也有鏡子一樣的反射作用,但反射率較小,不會讓人有不適感。在儲物柜左右兩側的黑色玻璃鏡面,就是兩面相對而置的鏡子。為了不產生“無盡深淵”的感覺,Hugo專門選擇了黑色的鏡面,因為影像反射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因為顏色太深而無法分辨,如此一來,既能達到視覺上拓展空間的目的,也不會影響身處其中的舒適感。

[ 編輯留言 ]
Hugo在設計自己住宅的時候,自己就是乙方,設計的房子更加符合自己的理想狀態,房子可能看似是簡單的,但給人的空間體驗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個家還體現了這個道理,越少花俏的東西,越耐看,簡單才不會過時。如果你也喜歡這個案例,可以聯系編輯瑩瑩,有什么裝修上的問題,都可以來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