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一海之隔的韓國,我們從不陌生。它日漸繁華,卻從不失天真,它追求時尚,卻又始終守傳統,這個“來自星星”的國度,每一次來訪,都可以發現一個新的宇宙。
東大門內的設計新風潮
想要感受首爾老牌時尚地,自然不能錯過東大門。擁有數百年歷史的東大門區域,一直是韓國商貿活躍的地方,早在一個世紀以前,這里就是首爾人購物的首選之地,1903年,這里便已經有了韓國最早的電影院。
然而東大門也一直不忘改變。流線型外觀的東大門設計廣場(DDP)是近年來首爾人的驕傲之處。由曾獲普利茲克建筑獎的著名建筑設計師Zaha Hadid親自操刀的DDP,堪稱首爾新地標也并不為過。一向對于文化產業格外看重的韓國政府還特地為東大門量身打造出“東大門的故事之旅”,DDP自然也作為一個旅游景點位列其中。
同它的外觀一樣,DDP內部也科技感與現代感十足,輕易便傳達出首爾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的新潮之感。我們到訪的那天,幾場新品發布會正在DDP內舉辦,很是熱鬧。
而對于中國游客而言,東大門最為讓人熟悉的,還是它作為時尚潮流之地的所在。已不記得從何時開始,“韓國東大門款”成為國內年輕女孩子們趨之若鶩的時尚ICON。事實上東大門也確實并不缺時尚,十幾個大型商場和不計其數的零售批發店鋪讓這里成為“韓流”的發源地之一。龐大的購物體量還成就了東大門的一項奇跡:據說在這里,一件新服裝從設計、縫紉到在市場上流通,只需要72小時。
不過如今的東大門也并不全是快時尚的流轉地,全球范圍的獨立服飾設計風潮的興起,自然也給東大門帶來改變。在DDP對面的DOOTA商場內,便有兩層樓被韓國獨立設計品牌占領。隨著“獨立設計”這幾個字而水漲船高的服飾價格并沒有阻礙人們來此購物的熱情,無論何時到訪,DOOTA內都是人氣興旺,而且最常見的便是中國游客的身影,于是不難理解,在DOOTA商場內,幾乎每家店內都會有中文導購,在你正欲言而不知如何開口時,熱情地上前來用中文向你道出一聲“你好”。
“國中之國”南怡島
不知是否因為地處京畿道與江原道交界線上而不知何去何從,韓國人干脆另辟蹊徑,將南怡島設立為“南怡島共和國”。想要抵達這個因清平水庫的修建而蓄水而成的小島,需要乘坐10分鐘的擺渡船,我們抵達時雖然時間尚早,卻已經有大批的游客在碼頭排隊等候。
秋冬時節的南怡島風景正好,在入口處,便能看到堪稱經典的雪人石雕——渡過寒江雪,俊相和惟珍在堆起雪人的地方緊緊相擁,留下永久的初吻。作為風靡一時的韓劇《冬季戀歌》的取景地,南怡島似乎自此便于浪漫脫不開關系。
于是方圓不過6公里的小島上,除了成片的銀杏樹林和楓樹林外,多是結伴而行的可愛少女或是正沉浸在甜蜜中的年輕情侶。乘坐島上的軌道觀光小火車,一面迎著漸落的秋葉,一面看著小動物園里的鴕鳥在身邊閑庭信步,多少都會生出度假方才有的愜意。深秋季節,銀杏樹的金黃與楓葉的火紅,交織在干燥而清冷的微風中,即便只是在林間步道上匆匆而過,也自覺有了幾分韓劇中場景的味道。
南怡島雖不大,卻因為韓國人的浪漫和精致,再加上有些近乎純真的想象力,便成就了這處原汁原味的“韓味”共和國。據說受南怡島創意觀光的啟發,韓國近年來還特地成立了“想象聯合國”,“成員國”來自韓國各州道,它們未必有震人心魄的壯闊景觀,卻恰因為尚未經受游人浸染,而得以保有細水長流般地道的韓式生活圖景。
月尾島俯瞰仁川港
曾經距離仁川前海1公里左右的月尾島,雖然在筑路過程中漸漸與陸地連接起來,卻也還是保留了名字里的“島”字。作為仁川廣域市代表觀光地之一的月尾島最紅火的時候,大約還是如今已晉級為世界級明星鳥叔在此拍攝HV《Hangover》之時。在HV中,美國知名說唱歌手Snoop Dogg與鳥叔一起奔跑在月尾島的夜路之中,隨著燈光的指引,島上游樂區的海盜船與“迪斯科PangPang”依次亮相,時尚中不乏浪漫。
雖說月尾島是仁川機場轉機短線游的主要景點之一,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前來觀光,我倒更覺得這是仁川本地人得天獨享的好地方。據說每天清晨,都有不少仁川本地人前來晨練,畢竟沿著山腳的盤山路繞山一周,大約也就40分鐘的樣子。
我們選擇了島上每30分鐘一班的“海豹環線”,開始月尾島之旅。蜿蜒的山路兩旁,常青樹在深秋依然綠意盎然。開車的50多歲的韓國大叔用車載音箱放起了意大利歌劇,縹緲的女聲一路灑在曲折蜿蜒的山間小道上,竟給這原本輕快浪漫的旅程添上了幾分哀傷。問及為何要放這樣肅穆的音樂,他竟報以韓國人常有的羞赧的一笑,轉而為我們換上了歡快的韓國樂曲。
海豹環線在接近山頂的地方便到達終點,下車后需再步行小小一段便到達位于山頂的展望臺。展望臺頂端的露天觀景臺上,風極大,視野卻也十分寬廣。仁川碼頭和仁川港一帶與永宗大橋、仁川大橋和整個松島新城景觀幾乎盡收眼底。一旁同行的韓國朋友向我們講起眼前這片尚在開辟建設的填海而成的新城的種種——與天津濱海新城類似,我們眼前這片略顯荒蕪的土地,全部是填海而成。將要作為自由貿易區的松島新城,正在迅速的成長和崛起。聊至興起,恰有一輛來自天津的游輪剛剛抵達入港,悠長的汽鳴聲回蕩在已有些涼的海風里,滿是海港城市的特有氣息。這兩座因港而起,又因港而生的沿海城市,似乎是以這種最不經意地方式,與我打了一個照面。
俗離山上 法住寺間
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韓國,在文化上也與中國有著無盡的牽連,同為佛教大國,佛寺在韓國亦不在少數。1500年前的新羅時代,義信和尚自天竺求法歸國后創建堂舍,也就是今天忠清北道俗離山上的法住寺。
不似國內現今大多寺廟的世俗氣,法住寺連帶著整個俗離山,都至今保留著全然的清平之味。在山腳下的旅游巴士停靠點下來,離法住寺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沿著小鎮整潔的小道一路走過去,沒有高音喇叭的喧鬧,沒有四處招徠生意的小販,顏色分明的秋色里,當地的韓國老婦人在街邊擺上新鮮曬制的山貨,沿街不少韓國本地小店,古色古香的模樣,門口再擺上幾口泡菜壇子,一看便是地道的韓國味道。
穿越過落滿銀杏葉的街道,便正式踏上了俗離山。即便是沒有法住寺的存在,俗離山依舊不失為一處踏野好去處。并不陡峭的山道兩旁,高聳的樹木幾乎要遮住路上方的天空。深秋尚不算冷,但山林卻已要被樹木染成五彩色。
作為韓國五大佛寺之一,法住寺在16世紀曾被燒毀殆盡,現今所見的建筑,幾乎全為翻新之作。不過即便如此,眼前的塔堂,也近乎有了500年的歷史。大雄寶殿內,想要上前叩拜,還需在入口處脫掉鞋子。同行的韓國朋友雖然自己并不是佛教徒,卻也對佛教充滿敬意——她的母親與那個年代的大多數韓國人一樣,以佛教為信仰,即使不能時常來寺廟拜拜,每逢初一十五也不忘在自家燒香念佛。
最后的傳統韓國民居
對一個韓劇迷而言,位于江原道江陵市的船橋屋即便是不知其名,見其真身恐怕會有相當強烈的熟悉之感。從掀開韓國歷史劇新篇章的《黃真伊》,到《宮》、《成均館緋聞》和《公主的男人》這些曾經風靡一時的劇集均拍攝于船橋莊。作為擁有300年歷史的昔日朝鮮時代官宦之家的住宅,船橋莊歷經數百年,見證一個家族的代代更迭后,早已有了屬于自身的故事和傳奇。
這棟由朝鮮時代貴族李乃蕃在18世紀建造的高級住宅,建造時便依韓國古人篤定的人與自然相通的理念而設計,至今依然保持著數百年前的原貌,也正因為如此,它曾被韓國KBS電視臺評選為韓國十大最美的傳統房屋之一。
踏入這處曾經居住過整整十代人的古老宅邸,不難想象當初尚有人生活在這里時的模樣。最先進入視線的,是位于大門外船橋莊入口附近的活來亭,這座樓臺茶室建造在蓮花池上,據說以前西邊山峰上流淌下來的清澈溪水都會流至蓮花池,配上背后的群山與松林,倒是很有幾分高山流水的禪意。再往深處,長長的行廊兩旁,里齋、舍廊齋、東別堂、家族祠堂……
透過虛掩著的門窗,依稀看見屋內的古老物件。這些曾經韓國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如今在韓國家庭里也再難以找到。城市化的大潮洶涌來襲,在某些層面,韓國也未能幸免。曾經獨屬于民族的古老傳統與承載著這些傳統的器物,在時間之中,日漸消逝。在船橋屋,不少韓國人也與我們一般,對這里的一切滿眼都是好奇。不過好在,現今船橋屋的行廊舍可以提供住宿,即便不能日夜如斯的生活,也可以選擇偷得幾日閑時,在此處體味最純正的韓式假期。
TIPS:
購物:
近幾年來前往韓國購物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多,首爾就有不少知名的購物場所。東大門市場、南大門市場、梨泰院、樂天百貨、新世界百貨都是不錯的購物點。對于國外游客而言,位于首爾市內的樂天免稅店也是一個很好的血拼地。
美食:
韓國有很多特色美食,韓國拌飯、參雞湯、韓國烤肉(尤其是濟州島烤黑豬肉)、炒米腸、炒魷魚、炒年糕、冷面、牛尾湯、紫菜包飯等,都值得一試。
特產:
韓國的特產很多,高麗參就是其中之—。除此之外,韓國的泡菜和海苔也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