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撇之于德宏,就像羊肉泡饃之于西安,老陳醋之于山西。在吃撒撇最好的芒市,雖然幾乎每家館子里都有撒撇賣,但是做好一道撒撇可不容易,這是道真正的功夫菜。
七星傣寨邂逅“本地寶”撒撇
VILLAGE
跟著當(dāng)?shù)厝藦埜缭诿⑹泄淞藘商欤傆X得意猶未盡,好則好已,就是漢化得挺厲害。于是婉轉(zhuǎn)提要求,我想看看傣寨,那種上層棲人,下養(yǎng)家畜,竹樓樣式的傳統(tǒng)傣族民居。張哥驅(qū)車帶我們?nèi)タ础捌咝谴稣薄?jù)說,這7個寨子從上空俯瞰呈北斗七星的形狀,尤其是地勢最高的田頭村,風(fēng)景極好。這是芒市政府正在考察的一個旅游項目,我們幸運地趕在未開發(fā)之前看原生態(tài)的傣寨。
車子順著村落小道艱難向上爬,但是不白瞎辛苦。7個傣寨,有水庫、老佛塔、鳳尾竹林、茶園,被竹簍壓彎腰的傣族阿婆杵著拐杖慢慢走,旁邊只有在此過冬的候鳥嘰喳。到最后我們幾個棄車走路,踩在小石子路上突然有了幼時踏青的心情。心情好了,就想找點好吃的東西慶祝一下。吃什么呢?芒市有那么多好吃的東西,突然讓你選一項,還真是難以取舍。我們一路走一路想,另一個當(dāng)?shù)氐呐笥烟嶙h去吃撒撇。但去哪家吃呢?這又讓我們犯了難。幾乎每個傣族飯店,甚至說每一個芒市的餐廳都有撒撇賣,以撒撇做招牌的店鋪也有好多家。
撒撇是德宏當(dāng)?shù)厝瞬妥郎系摹按蟊娗槿恕保銎仓诘潞辏拖裱蛉馀蒺x之于西安,米粉之于廣西。不過又有些許不同,西安羊肉泡饃和廣西米粉都是當(dāng)?shù)爻雒缓笮袖N全國,但是撒撇,卻是“本地寶”,外地少見。德宏人在外面打拼,也都惦記著家鄉(xiāng)的這一口,外面的撒撇,怎么吃也覺得味道不對。因為,撒撇是一道和德宏當(dāng)?shù)厮翚夂蚪Y(jié)合非常緊密的美食。德宏的冬天很舒適,常年氣溫在19℃左右。熱帶季風(fēng)氣候加上德宏的壩子地形造成的濕氣重,酸苦的撒撇可以祛除濕氣,清涼去熱。在七星傣寨的“尾巴”村寨芝滿,我們吃到了地道的撒撇,還有一個意外收獲,飯莊的老板兼大廚楊師傅答應(yīng)給我們演示一下撒撇的完整做法。同行的德宏當(dāng)?shù)嘏笥岩矞悷狒[說要看看,雖然天天吃撒撇,但是撒撇制作工序復(fù)雜,還真不是家里能做的菜。
跟著大廚去菜市場尋味
MARKET
清晨起個大早,跟楊老板約在他家附近的菜市場碰頭。楊老板原本在芒市的海關(guān)吃公家飯,后來辭職開餐館,生意最興盛的時候在市里最熱鬧的街上有著大鋪面。兩三年前將飯莊搬到了芝滿村,雖然地段不若之前的好,但是仍有熟客過來吃,一到飯點總有人候在邊上虎視眈眈地盯著在吃的客人,眼神里滿是“快吃快吃”的催促。可惜好景不長,芒市厲禁公務(wù)消費,他這邊的生意也就淡了許多。后來他辭了大廚,自己操刀上陣。“剛開始不會做,就打電話給大廚,一邊聽一邊做”,談起窘迫的時候,楊老板也很是坦然。這就是德宏人,德宏人不會為難自己,也很少為難別人。做得到的事情就做,做不到的事情,那就以后再說吧。在德宏生活久了,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快樂的地方,生活著一群會快樂的人。
還沒進菜市場,就已經(jīng)感到熱鬧的氛圍。進進出出的人流,將面積不算小的菜市場填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販賣各種東西的地攤簡直要從從市場門口溢出來流到街道上。這是個傳統(tǒng)的農(nóng)貿(mào)集市,以地攤為主,也有少量水泥臺砌成的固定攤位。熱氣騰騰的街頭小吃,散發(fā)著鄉(xiāng)野氣息的野雛菊,帶著清晨露水和泥土的菜蔬,都大喇喇地堆在鋪在地面的塑料布上。攤主蹲在后面熱情但不主動,更不會像其他城市攤販那樣大聲吆喝。卡帶的錄音機大聲地唱著歌,混雜著交易的話語聲,構(gòu)成一派熱鬧的景象。
楊老板告訴我們,做一份撒撇,最主要的是牛苦腸和純瘦的牛肉,其次就是各色配料,有韭菜、緬芫荽、香柳、布芽(傣語)、小米辣、白菜、米線等等。看看吧,只是一道菜而已,如果把放在里面的所有東西列出清單來,也是好長好長的一串了。德宏人通常所說的撒撇一般指牛撒撇,吃的時候分生撒撇和熟撒撇。區(qū)分很簡單,生撒撇苦水里面的牛肉是生的,熟撒撇苦水里面的牛肉是氽熟的。楊老板今天要給我們做的就是熟撒。支起竹竿擋起塑料布的肉攤上,楊老板用挑剔的眼光看著眼前的牛肉,“一般的牛肉不成,一定要挑黃牛肉,最好還是腿上的肉,這個部分的肉嫩,沒有那么多纖維。”牛苦腸用塑料袋盛著,擺在攤位上。“撤撇味苦,是因為有牛苦腸水做蘸水。吃第口撤撇覺得苦,多吃幾口便會覺出它的甜來,加上配有藥效作用的韭菜等等,撤撇就是道藥膳。要是胃熱上火、風(fēng)火牙疼、體內(nèi)有炎癥,吃上幾次撤撇,保證很快就好了”,楊老板說。
專門用來提酸的小檸檬酸味濃郁,和泰國的大檸檬偏甜略有不同,特別適合用來做檸檬撤撇。做撤撇的其他作料,比如傣族特制細米線、黃瓜、刺五加、水香菜、苦筍、馬蹄菜等等,在菜市場逛圈基本就都齊全了。
撒撇是道功夫菜
SKILL
回到飯莊,楊老板手腳麻利地換上圍裙開工。先是熬制蘸水,主角苦腸上場了。苦腸是連接牛胃和牛腸的那部分,里面有進入牛胃還沒有消化完全的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在水中熬煮出來形成了苦水的苦味。撤撇清熱的功效秘密就藏在這碗苦水中。將牛苦腸放入鍋里先焙干苦腸內(nèi)的水分,待聞到鍋內(nèi)飄出煳香味時,加入適量的飲用水或清水煮沸。隨后用紗布過濾掉殘留在煮沸汁水里面的雜質(zhì)。待放涼后,一份黃綠色的苦水就熬制成功了。
蘸水的構(gòu)成除了苦水,還需要牛肉。對牛肉種類沒有什么硬性要求,但是約定俗成地都不會用為人出力干活的水牛。牛肉必須是純瘦肉,不摻合點肥肉。先將牛肉晾干,然后用木棒手工敲碎牛肉——不是用刀剁碎——讓肉好吃口感不會發(fā)死,就是做的人要有點耐心慢慢來。待額上漸見汗珠,牛肉才算敲好。用手指頭蘸一點放進嘴里,是鮮甜的味道,一點生肉的腥氣都沒有。楊老板說,當(dāng)?shù)刂v究的人,吃撤撇只在早上吃,因為肉新鮮,下午吃味道就遜色了。
韭菜雖然是輔料,但是也講究多多。一般韭菜配不得撤撇,必須是一種很細的韭菜,因為它本身有香味,當(dāng)?shù)厝艘步兴憔虏恕O磧艉蟮木虏讼攘栏桑サ羲畾猓@樣是為了讓它稍后和牛肉拌在起的時候沒有腥味。然后再用專門的器具切韭菜,切出來的韭菜細碎如雪。牛肉加入鹽和去了水分的細韭菜攪拌。大功告成之后,揚起手,撤上洗凈剁細的香柳、老緬芫荽及辣椒面,碗蘸水此時此刻才算是殺青收工。
和蘸水相比,附菜的準(zhǔn)備就簡單一些了。選取米線或者牛肚絲、肉片,洗凈擺盤就好。
終于上菜了幫忙的傣族小卜哨用竹篾編制的托盤將撤撇端上來,潔白的特細米線,翠綠的蘸水,還有芒市人吃撤撇必然不能少的紅色涮涮辣,簡單明快的色彩卻頗能刺激食欲。吃之前定要用筷子慢慢將蘸水化開,把整個涮涮辣放進去用筷子撥開點在撤撇里涮幾下,然后才開始吃附菜。同桌而食的芒市當(dāng)?shù)厝硕际呛浪貙⒏讲酥苯訆A入蘸水里吃,像我這種初來乍到者只敢蘸一點慢慢品。絲絲順滑、陣陣清涼之后,隨之而來的則是種誘人味蕾的酸辣快感。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米線,很細,像粉絲,但又不是,帶著一股韌勁,和云南的傳統(tǒng)米線截然不同。涮涮辣其辣無比,吃起來很是刺激,韭菜、大香菜等輔料更是增加了蘸水的風(fēng)味。
德宏人,尤其是傣族,對撤撇簡直是懷有一種“貪吃無厭”的心情。除了當(dāng)正餐來吃,他們也喜歡在吃飯前來盤撤撇做開胃菜,或者是閑的時候做解除嘴巴苦悶的零食。撤撇對德宏人來說,不止是一道菜,而是一個菜系。因為除了牛苦撤,還有魚撤、撤大鹵、檸檬撤、茄子撤等等。不同于牛撤撇,魚肉撤撇一般用草魚的里脊肉剁成肉泥外加檸檬汁和布芽、小米辣等其他用料一起制作蘸水,口味偏酸甜,其配菜則可以是魚鱗,也可以是炸魚骨、魚頭和一些蔬菜。豬肉撤撇的配菜則需要將五花肉等肉食進行簡單腌制,待其入味之后或燒烤或油炸,這樣吃起來味道濃郁。
不僅是種類眾多,撤撇的吃法也很多樣。最早的撤撇比較“狠”,蘸水只有生牛肉而沒有苦水,用生肉蘸菜吃,叫做“干撤”,是只有土司和貴族才能享用的美食。那時肉食金貴,普通老百姓只能是將貴族吃剩的干撤加點苦水來吃,這就是現(xiàn)在我們常吃的撤撇的來源。后來德宏不斷有外來人口遷入,他們吃不慣蘸水里的生牛肉,便將牛肉氽熟,由此衍生出熟撤。不過地道的老德宏人,還是只吃生撤。
說實話,第一次吃撤撇的人都不會特別喜歡它。但時間是奇妙的東西,從最開始嫌棄撤撇長相難看、苦得難以下咽,到后來挑著吃,最后是一段時間不吃就會想念,看起來不起眼的撤撇就是有這樣的本事,在不動聲色間馴服人的味蕾。就猶如德宏這個秘境,初識覺得平淡,相處
久了就沉醉其中,再割舍不下。“吃撤撇是會上癮的”,這句話是真是假,來了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