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斐
【摘要】營業稅改增值稅的這一稅收政策在我國處于剛實行階段,在具體的實施上還存在著地區間的差異性、行業間的差異性以及效果上的差異性。隨著我國稅收制度的不斷改革,這一政策也在逐漸的健全完善。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政策,在有助于我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同時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可以說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企業在此機會下可以重組財務部門的業務構成,進一步提高財務方案制定的科學性;面臨的挑戰是對于企業的經營活動以及會計處理工作造成了嚴重影響。
【關鍵詞】營業稅 增值稅 會計處理 影響
我國的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是根據我國經濟形勢的發展需要而制定的,最先是在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地區進行試點運行。我國以前的稅收制度是營業稅與增值稅并存的局面,而且已有長期的歷史,在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中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思維,在會計計算上也有既定的計算模式。兩稅合一后,營業稅融合到了增值稅中,這無疑是我國稅收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以及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企業的會計處理方面。
一、營業稅與增值稅之間的差異化分析
(一)征收范圍的不同
營業稅的征收范圍在理論上是除了增值稅以外的所有的其他經營業務,這是理論意義上的描述,但是在具體的實際執行中,其征收的范圍并沒有理論上的廣泛。營業稅能夠在商品的流通中實行多個層次、多個環節的征稅,然而,為了規避納稅人在納稅時出現二次納稅現象,在征收環節上只是針對于一個環節進行營業稅的征稅,其他環節不再重復征收。
增值稅因為其性質的特殊,在征收范圍上相對來說較為繁瑣復雜,但是其主要針對的是在我國銷售貨物、從國外進口貨物以及在國內提供應稅服務。
營業稅的征稅對象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營業收入額,具體包括: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按照稅法規定,增值稅的征稅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進口貨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增值額。
(二)納稅人的不同
根據我國的稅法制度規定,凡是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服務的、進行不動產銷售或者是轉讓無形資產的企業和個人,都是營業稅的納稅人。
對于增值稅納稅人的規定是只要是在我國境內進行商品的銷售、貨物的進口或者是提供應稅服務的企業和個人,都是我國增值稅的納稅人。
(三)稅率和計稅方式的不同
營業稅的征稅方式主要是根據商品的價值來決定的,它的稅率是依據比例稅率為準的。一般來說,營業稅的稅率大都符合同行業中統一的標準,除非另有明確的法規規定。
增值稅征稅時也是按照比例稅率的方式進行的,在稅率上是采用單一比例稅率,不實行行業差別比例稅率。從目前國際上的增值稅征收情況來看,大多是按照行業的不同來制定優惠政策的,這樣的話可以實現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節。我國實行的是兩檔稅率,最基本的稅率是17%,低稅率為13%。
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必要性
(一)各行業均衡發展的需要
從稅收負擔看,由于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征稅范圍具有明顯的行業性,同時由于兩者對稅制要素的具體規定不同,造成行業間稅負的實質性差別,而這種稅負差別違背了稅制的公平性原則,因此,在營業稅改增值稅的作用下,可以平衡各行業間的稅負差異,促進各行業的均衡發展。
(二)產業專業化分工的需要
營業稅是根據雙方的交易額來征稅的,增值稅是實行“抵扣法”制度,兩者在稅收制度上有很大的差異。營業稅不能有效的抵扣上一環節的進項稅額,是按照收入的全部金額來繳納營業稅的,而且還實際承擔了很多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利于產業專業化分工的形成,容易出現重負征稅的現象。在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政策下,可以對增值稅制度進行深層優化,避免了重復征稅,有助于產業專業化分工的發展。
(三)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的需要
在營業稅的征收范圍內,各個行業相互間有很大的關聯,很多的產業之間屬于上下游產業,具有密切的銜接關系,這些行業之間的稅收制度都不一樣,實行營業稅的行業,無法納入到增值稅的抵扣鏈條當中,增值稅納稅人無法進行購入勞務的進項稅額抵扣,存在著抵扣鏈條被人為中斷的問題,在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下,可以對增值稅抵扣鏈條進行完善,有效解決抵扣鏈條中斷問題。
三、營業稅改增值稅對會計處理的影響
第一,納稅人差額征稅方面。在試點行業中,納稅人在按照規定提供應稅服務時,可以根據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新型規定把繳納給試點地區以外的納稅人的價款從其銷售收入中扣除。從這次稅收制度的改革來看,把“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增加在了“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一欄中,企業要根據這一規定在“營改增抵減銷項稅額”這一欄目下把減少的銷項稅額表現出來。另外,企業還要根據其經營業務的類型來對“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等的相關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第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方面。試點地區在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過程中,會因為兩稅合一的影響,需要在試點行業中增加相應的一般納稅人,這也是在保留原有納稅人的基礎上增加的。對于以前的增值稅納稅義務人在會計報表上會存在有增值稅的留抵稅額,而這些留抵稅額根據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相關規定,是不能夠從應稅服務產生的銷項稅額中抵扣掉的,它需要有一個專門的明細欄目進行記錄,即在“應交稅費”的欄目下增加“應交稅費—增值稅留抵稅額”這一欄目。
“應交稅費—增值稅留抵稅額”欄目中,借方登記的是不能夠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掉的留抵稅額,而且貸方要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這一欄目來做記錄。在后期這些留抵稅額可以發揮抵扣作用時,只要做出與上述工作流程相反的會計處理就可以了,而不用去花費時間重新的進行核算記錄。
第三,獲得具有過渡性的財政資金方面。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后,會造成部分地區企業的納稅負擔發生變化,因為我國各個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存在很大的差異,在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的實行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企業因為稅收制度的改革而增加了納稅負擔,而額外多繳納的資金可以經過相關部門在稅改政策的相關制度規定下進行詳細審核,確認后可以獲得當地財政部門的財政補助。這類情況最顯著的就是交通運輸企業,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后交通運輸行業因其特殊性可以獲得相應的財政補助。在企業的期末階段,如果企業可以證明在期限內可以收到財稅部門的財政補助資金,那么在進行會計核算記錄時,對于具體的欄目記賬,可以借記“其他應收款”,貸記“營業外收入”,等到實際收到財稅部門的補助資金后,進行會計記錄時按照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收款”等欄目進行記錄。
綜上所分析,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于會計處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納稅人、會計核算的方式、稅收欄目的制定以及企業效益等方面??偟膩碚f是利大于弊的,它使會計處理工作逐漸的簡化便捷,核算程序更加簡單。
四、結語
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而制定的合理的稅收制度改革,是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實行兩稅合一后,可以充分的降低社會的納稅負擔,改變了過去較為復雜的納稅程序,使企業的會計處理工作更加的簡便,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稅負,完善了會計核算體系,提高了核算的精確度和效率,推動了我國企業內部結構中會計制度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熊莉.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會計處理探析[J].會計之友,2012.(35):86-89.
[2]鄭軍.關于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分析及會計處理的探討[J].市場論壇.2013.(02):70-72.
[3]嚴霓.2013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會計處理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4.(34):20-21.
[4]劉剛,張紅艷.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會計的影響[J].北方經貿.2014.(10):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