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以農業生產效率的增長進行推動,提高農業經濟水平能夠促進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增長,然而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的全要素增長效率增長過低,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的必備要素有:土地、水資源、化肥、農機、勞動力、人均耕地以及家庭國定資產等。在我國,各地區間的農業經濟增長效率差異比較大,增長效率較高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國家中部和北部區域。本文主要對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進行分析和研討,并提出了一些能夠提高農業經濟增長效率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經濟 增長效率 全要素
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我國經濟進入全面發展狀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也讓農業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逐漸轉移到工業方面,農業經濟的發展腳步變緩,甚至出現過農業經濟負增長現象。作為我國首要產業,農業經濟發展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其增長效率對我國整體國民經濟增長效率有很大影響。因此,需要對農業生產各要素和農業經濟增長效率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對農業發展給予應有的重視。
一、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分析
農業生產的要素中土地灌溉、水資源、化肥量對農業經濟增長呈正面影響,腦動力、農機、人均耕地面積和農用地面積對農業經濟增長效率呈負面影響。要促進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并進需要加大農業的經濟投入,還需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讓農業內涵式得到增長,進而促進國家農業的發展。以下對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進行分析。
(一)選擇指標、建立效率測度模型
在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的分析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個體要素進行測度,還需要能夠分析相關因素對個體效率的影響。因此,在選擇農業經濟增長效率指標時,需要對我國目前農業生產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制定使用價值較高的農業生產投入、水資源投入以及產出指標,讓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的分析更加全面合理、規范有效。
構建效率測度模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農業經濟全要素的分析具有更高的準確度和有效性。效率測度模型是以函數的隨機前沿模型為基礎構建而成,農業生產效率測度模型是以農業生產各要素的了解和分析,利用函數的前沿模型進行構建。前沿模型為:
LnYit=β0+βitLnOit+β2LnLit+β3LnWit+Vit+uit
模型公式中,Yit是i年t省的農行生產總值,Oit是i年t省灌溉土地的有效面積,Lit是i年t省腦動力數量,Wit是i年t省的農業用水總量,β0、β1、β2、β3是農業的經濟投入要素的彈性系數,vit是i年t省的誤差隨機因素,屬于不可控影響因素,uit是技術損失誤差值,屬于可控因素。
一般農業經濟增長效率所受的影響有多個方面,為了分析影響農業經濟的多方面因素,需采取函數的水機前沿技術進行技術無效率函數的構建。其函數表達式為:
Uit=δ0+δ1Tit+δ2Fit+δ3LMit+δ4LFit+δ5Kit
模型公式中,Tit為i年t省的各類農業總機動力,Fit、LMit、和LFit分別為i年t省的化肥用量、人均耕地面積以及農業用地面積,Kit為i年t省的固定資產值,δ0為常數,δ1是估量系數向量,計算后的到的結果若為正數則該要素對增長效率呈負影響,若為負數則該要素對增長效率呈正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準確、有效地對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進行分析。
(二)對測度進行描述性統計
根據制定的指標和相關的模型針對能夠對農業經濟造成影響的各要素進行測度,并對要素的測度進行描述性統計處理。對各要素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標準值進行調查和統計,讓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能夠得到實用、有效的分析。對農業經濟全要素進行描述性測度統計,是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合理有效的重要依據,同時也可以為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提供分析依據。
(三)關于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的探究
國家農業的發展需要依靠農業經濟的提升來提供動力,利用隨機前沿技術構建模型,對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進行分析和研究,能夠明確測度出對農業經濟造成影響的要素。我國目前的農業發展水平腳步逐漸減緩,主要原因在于農業生產效率低,各省份之間的農業經濟增長效率差異比較大,致使國家農業經濟水平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我國,農業生產相關的現代化機械和技術推廣度不高,使用效果不佳,兼之農業化肥的使用效率低,農業人均耕地面積變小等因素始終未得到有效解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經濟發展。我國的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差異比較大主要體現在,某些地區使用的農業技術比較先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水平;農業耕地總面積比較大,提高了農業生產量;地區的整體經濟水平比較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從而提高了地區整體的農業經濟。然而,我國還是有很多地區,因各種原因存在農業整體水平低下的情況,需要在這一方面進行不斷地研究和創新,以農業經濟促進當地的整體經濟發展。
二、提高農業經濟增長效率的建議
目前,我國整體農業經濟增長效率的情況不甚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提升,需要對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進行分析和探究,完善相關制度,對農業經濟要素進行有效的控制,以這種途徑來提高農業經濟增長效率,推動農業發展進程,從而促進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提升。下面是針對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的分析結果,提出的兩個提高農業經濟增長效率的措施:
(一)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進行大規模推廣
現代社會,各種高科技技術不斷更新和進步,合理的利用現代高科技技術對農業生產進行優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國家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業經濟效益。農田灌溉是一項能夠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措施,以大規模推廣節水性農田灌溉技術,在給農作物提供充足水資源的同時,避免出現水資源的浪費,加大水資源的利用率,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業經濟增長效率。
(二)對農業使用土地結構進行優化
農業使用土地結構的優化對加速我國農業發展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一個環節。對農業實用土地的結構進行改善,能夠在此過程中降低我國旱地的占比,并改變一部分牧草地性質的土地,能夠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國農業生產的土地資源條件,有利于農業生產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農業一直是我國主要的經濟發展行業,農業經濟在我國國名經濟總值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農業經濟水平的上升能夠推動農業發展的進程。目前,我國農業經濟全要素中存在一些對農業經濟發展起到阻礙作用的因素,導致我國農業經濟增長效率不能順利的得到提高,故而在此分析了農業經濟全要素對我國農業經濟增長效率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楊瓊.基于我國農業經濟全要素增長效率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14):33.
[2]潘丹,應瑞瑤.資源環境約束下的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研究[J].資源科學,2013(07):1329-1338.
[3]劉元.我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D].安徽財經大學,2012.
作者簡介:蔡永福(1969-)男,漢族,吉林東豐人,大專學歷,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