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
(攀枝花市中心血站,四川 攀枝花 617067)
2009-2013年攀枝花市血液報廢原因分析
何紅
(攀枝花市中心血站,四川 攀枝花 617067)
目的 回顧性分析攀枝花市2009-2013年的血液報廢情況,查找血液報廢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減少血液浪費。方法對本站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血液檢測不合格、脂血、不足量所致的報廢數據進行了分析,同時對不同原因報廢的全血、紅細胞、血漿三個主要血液種類進行分析。結果血液檢測總不合格率平均為2.65%,血液檢測5項指標不合格率為ALT(1.47%)>抗-TP(0.62%)>HBsAg(0.39%)>抗-HCV (0.14%)>抗-HIV(0.06%)。因ALT和抗-TP導致血紅細胞(RBC)報廢比例分別為53.66%、22.05%;不足量和脂血導致全血報廢比例分別為57.85%、17.53%;脂血導致血漿報廢的比例為67.68%。結論ALT和抗-TP是導致紅細胞報廢的主要原因,不足量及脂血是導致全血報廢及血漿報廢的主要原因;建議加強獻血宣傳及咨詢指導、促進獻血者的自我排除意識,降低血液檢測不合格率與減少血液浪費。
攀枝花;血液;報廢;浪費;回顧性分析
輸血是臨床搶救生命和治療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近年來,隨著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服務能力的加強、我國醫療惠民政策的出臺和完善,臨床醫院用血逐年增長。為臨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的同時,節約血液資源,讓有限的血液資源使用最大化是血站工作的目標。通過對我市2009-2013年血液報廢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查找血液報廢原因,減少血液的浪費。
1.1 數據資料 根據唐山現代的血液管理軟件中的血站統計報表、血液報廢信息報廢原因匯總表,對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站的血液報廢數據進行匯總分析。
1.2 分析方法 (1)根據血站統計報表的內容,對血液檢測5項指標的不合格率進行匯總比較;同時根據報表中的血液制備信息、血液報廢信息,匯總血液制備總量,計算全血、血紅細胞(RBC)、血漿的報廢率。(2)根據血液報廢原因匯總表,分別對導致全血、RBC、血漿報廢的各種原因進行分析:將血液的破損、過期、外觀異常等幾項造成的血液報廢合計在其他項中進行分析;脂血造成的報廢、血液采集中發生的不足量、檢驗不合格導致的報廢進行單列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學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χ2檢驗比較各年檢測不合格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五年間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率比較 獻血者2009-2013年血液檢測不合格率平均為2.65%,5年間不合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504,P<0.05),血液檢測不合格主要為谷丙轉氨酶(ALT)、抗-TP兩個方面,見表1。
2.2 五年間血液報廢比較 2009-2013年,全血及RBC的平均報廢率分別為0.48%、1.61%,且有逐年降低趨勢;血漿的平均報廢率為2.81%,起伏明顯,近兩年還逐年上升,見表2。

表1 五年間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率比較[例(%)]

表2 五年間血液報廢率比較(%)
2.3 五年間血液報廢原因匯總比較 全血、紅細胞、血漿三個主要血液種類的報廢比較中,脂血是導致血漿報廢的主要因素,報廢比例平均為67.68%,且有逐年上升趨勢;導致全血報廢的主要因素是不足量及脂血,平均比例分別為57.85%、17.53%;RBC的報廢主要是血液檢測不合格導致,其中ALT導致的報廢比例平均為53.66%,抗-TP導致的報廢比例平均為22.05%,見表3。

表3 五年間血液報廢原因匯總比較(%)
本站2009-2013年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率為2.65%,低于國內其他一些地區的報道[1-3]。血液檢測5項指標不合格率由高到低為ALT(1.47%)>抗-TP (0.62%)>HbsAg,與文獻報道相符[4-5]。分析5年數據,ALT和抗-TP一直是血液檢測不合格率最高的兩個因素,RBC報廢率雖然逐年下降,但ALT和抗-TP不合格導致RBC報廢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引起ALT升高的原因較多,常見的導致ALT升高的生理因素有睡眠不足、服藥、過量運動、疲勞、飲酒等[6-7]。在獻血征詢環節可針對性地加強咨詢及ALT的快速初篩,可有效地避免因ALT導致的血液報廢???TP淘汰率為0.62%,高于文山州0.49%[8]、十堰0.55%[5]、廣州0.53%[9],但低于廣西貴港0.75%[4]、四川德陽0.85%[2],與本市2005-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10]。由于近年來TP感染在人群中呈逐年上升趨勢[11],攀枝花地處四川、云南交界處,少數民族較多,吸毒人群偏高,應加強獻血者信息的核查,提高獻血征詢環節的溝通技巧,促進獻血者自我排除,降低TP感染者獻血導致的血液報廢。
5年來,不足量及脂血導致全血報廢比例平均為57.85%、17.53%,不足量導致的全血報廢在近兩年得到改善,但脂血導致的全血報廢逐年下降后在2013年又大幅上升,脂血導致血漿報廢的報廢比例平均為67.68%,有逐年上升趨勢。脂肪血的產生與獻血者飲食、性別、體型等有一定的關系[12-13],采血量不足主要是因為獻血者產生獻血反應后采血被迫中斷[9],和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過于緊張、或者饑餓、疲勞、睡眠不足、對獻血環境不熟悉等原因有關。由于我市的無償獻血點少而分散,街頭獻血模式以及近年來團體招募集中采血增多,決定了部分獻血者獻血的隨意性,采集脂肪血、不足量血的概率增高。應做好獻血知識普及,指導獻血者注意獻血前的飲食結構,避免脂肪血的產生;營造積極的獻血氛圍,避免獻血者因為緊張等原因導致血液采集的不足量。
綜上所述,提高獻血服務管理,為獻血者創建良好的獻血條件,以及通過咨詢指導、促使獻血者的自我排除,可有效地控制不合格獻血者獻血,最大限度地確保健康、低危人群加入到獻血隊伍中來,降低血液檢測不合格率,減少血液浪費。
[1]王玲玲,邱筱椿.上饒市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2):162-163.
[2]錢立瓊,蹇志偉,譚金旭.德陽市2007~2011年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2):1312-1314.
[3]李之燁,焦東麗.太原市2005~2011年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4):376-377.
[4]楊 坤,黃新寶.2005~2013年貴港市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不合格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6):636-637.
[5]焦丹梅.十堰市2008~2012年血液報廢情況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7):760-761
[6]高炳諫,區勇勤,黃 飛.2008~2010年云浮市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3):128-129.
[7]巫貢曉,蘭 竹,刁文卿,等.珠海市2009年血液報廢原因分析及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0):948-949.
[8]謝進榮.2006~2009文山州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6):500-503.
[9]徐國勝,黃可君,游冉冉.2010~2012年廣州市無償獻血血液報廢情況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13,13(6):756-758.
[10]毛超英,劉維卓,張萬忠.攀枝花市2005~2010年無償獻血者梅毒感染情況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7):678-679.
[11]倪曉丹,孟秀芹,王德付.無償獻血者血液報廢的原因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21):2917-2919.
[12]禹曉彬,李賜蘭.無償獻血者脂肪血產生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1):32-34.
[13]余 濤.血液非正常報廢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10):1186-1187.
Analysis of the causes for discarding blood in Panzhihua during 2009-2013.
HE Hong.Panzhihua Central Blood Station,Panzhihua 617067,Sichuan,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the causes for discarding blood during 2009-2013 in Panzhihua city,and to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waste of blood.MethodsThe total data of discarding blood due to unqualification,lipidemia and quantitative insufficience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3 were analyzed.The three major blood types[whole blood,red blood cell(RBC),plasma]discarded due to different reason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total unqualified rate of blood was 2.65%,with the five blood screening test results ranked from high to low as follow:ALT(1.47%)>anti-TP(0.62%)>HBsAg(0.39%)>anti-HCV(0.14%)>anti-HIV(0.06%).RBC discarding rate because of ALT and anti-TP were 53.66%,22.05%,respectively.Rates of discarding whole blood due to insufficience and lipemia were 57.85%and 17.53%,respectively,and the rate of discarding plasma because of lipemia was 67.68%.ConclusionALT and anti-TP are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discard of RBC,while quantitative insufficience and lipemia are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e discard of whole blood and plasma.To achieve a lower rate of blood test failure and reduce the waste of blood,strengthening promotion and counseling of the blood donation,promoting the awareness of donor's self-exclusion are recommended.
Panzhihua;Blood;Discard;Waste;Retrospective analysis
R446.11
A
1003—6350(2015)14—2098—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4.0756
2014-11-20)
何 紅。E-mail:2289962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