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波
文物鑒定是確保文物征集、保護、研究、傳承、收藏和交易正常運行的核心基礎性工作。但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文物鑒定工作遠遠滯后于社會經濟發展、文博事業發展及文化市場發展的需要。鑒定界亂象叢生,國家級知名專家之間屢屢意見相左,使文博收藏和文化市場界手足無措。筆者在文物研究鑒藏和拍賣交流中也感同身受。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文物鑒定領域體制混亂,鑒定手段沒有形成客觀科學的理論體系。值得慶幸的是,文博收藏界許多精英在實踐中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并對創新文物鑒定工作方法進行了積極探索,《文物鑒定與鑒賞》雜志2013年9月號發表的王治國、王暉同志撰寫的《我國文物鑒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一文就是一個典范。該文作者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思想方法,結合幾十年鑒藏實踐經驗,論述了自創六維辯證文物鑒定法的內容。其中提出的創新觀點對開創我國文物鑒定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和推動作用。
一、建立獨立完善的文物鑒定工作體制
提出建立獨立完善的文物鑒定工作體制是《我國文物鑒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一文的亮點之一。該文對文物鑒定領域的亂象進行了深刻分析,認為目前各取所需、各自為政的文物鑒定模式,已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文化事業發展和文物交流交易發展的需要。只有建立獨立完善的文物鑒定工作體制,才能從根本上治理文物鑒定領域的亂象。筆者對此創新觀點深以為是。筆者認為建立獨立完善的文物鑒定工作體制勢在必行,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充分認識建立獨立完善的文物鑒定工作體制的必要性。
文物鑒定工作具有鮮明的特殊性和相對獨立的自身規律,應當自成體系并有與其工作規律相適應的理論體系和獨立完整的工作機制。首先,從目前情況看,現有的文物鑒定工作模式,主要是以知名專家、文博機構研究人員、拍賣機構和藝術品交易機構從業人員及資深藏家分散式個體鑒定為主。由于對鑒定對象的認識標準不統一,對鑒定結果的期望值追求不統一,因此意見相左的情況屢有發生,權威性受到了嚴重挑戰和質疑。其次,隨著經濟社會、文化事業和文化市場的發展,對文物鑒定工作準確性和權威性的要求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文物的征集,保護和傳承,研究交流和交易,都需要文物鑒定工作有一個獨立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工作機制。再次,隨著文化市場的發展,文物藝術品已成為社會法人組織和自然人投資理財的一項重要手段。據統計,全國進入文物藝術品市場投資理財的群體人數已達七千多萬,在其中流動的資金更是天文數字。而真正可以贏利的投資者還不到百分之十二,有些投資者因此傾家蕩產。這中間除了一些投資者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投機心理作祟外,各類自詡鑒定專家的誤導也難辭其咎。因此正如《我國文物鑒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所指出的,文物鑒定工作已到了亂極必治的關鍵時刻,建立獨立完整的文物鑒定工作的理論體系和工作機制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第二,制定文物鑒定工作的法律法規和運行機制,加強文物鑒定工作的制度化約束。
文物鑒定工作亂象叢生、各自為政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規范文物鑒定行為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對鑒定工作缺少應有的制度化約束。鑒定工作常常按照約定俗成的形式隨意進行,收費鑒定對其鑒定結果不承擔任何民事法律責任。因此,加強文物鑒定工作的剛性制度化約束,是治理其亂象的關鍵。首先,要在《文物法》中增補規范文物鑒定工作的內容。對各級各類鑒定機構的設置,鑒定資質的確定,鑒定從業人員準入條件,鑒定職稱系列的考試、考核、晉升,鑒定程序和鑒定意見及其結果派生的民事法律責任做出明確規定。使鑒定工作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有條不紊地開展。其次,建立獨立完整的文物鑒定工作機制。文物鑒定工作具有鮮明的裁判性質。因此,應當把鑒定工作從文物管理部門、文博機構、拍賣公司及其他文物藝術品交易機構中分離出來,自成體系。避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尷尬,和因名利驅動掛著專家頭銜走穴斂錢的弊端。逐步推進文物鑒定機制的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進程,形成相對獨立的文化產業,以維護鑒定結論的客觀性、公正性和權威性。再次,對現有各級各類文物鑒定機構和鑒定證書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專業考試考核不合格的堅決取締。取消以個人名義出具鑒定證書,改為以有資質的鑒定機構有償出具,并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
第三,培育文物鑒定的專業化工作隊伍。
文物鑒定工作還必須有一支專業化工作隊伍。這是推進文物鑒定創新的基礎性工作,必須常抓不懈。一是大學教育在設置文博專業的基礎上,增設各類文物鑒定專業,培養具有專業強勢的鑒定人才;二是建立文物鑒定從業資格考試準入制度,通過嚴格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及鑒定實踐考試,成績合格者頒發從業資格許可證;三是建立完善的文物鑒定專業職稱系列和考試晉升制度,調動從業者的工作積極性。
二、創新建立文物鑒定工作理論和方法的科學體系
中國文物考古事業雖已走過近百年歷史,但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文物鑒定工作理論和方法的科學體系。從目前的情況看,正處于一個百家爭鳴、亂極必治的關鍵時刻。把總結前人經驗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結合起來,創新文物鑒定工作理論和方法科學體系的條件已經成熟。筆者認為,《我國文物鑒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在論述六維辯證文物鑒定法框架體系的內容中,提出的幾個基本原則對創新建立文物鑒定工作理論和方法的科學體系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第一,文物鑒定工作是涉及多學科的系統工程,必須進行知識積累。
文物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承載著其產生時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審美價值取向的歷史痕跡和時代信息。而文物鑒定就是全面把握和正確破解這些信息并做出判斷。這就需要鑒定工作者在認識上要把此項工作看作一項系統工程,在能力上要具有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一是具備史學功底。正如《我國文物鑒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指出的,鑒定工作者必須學習熟知運用多種史書。二是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去把握文物的時代特征,歷史地、辯證地分析文物和其產生的時代特征吻合度。三是在此基礎上,運用審美觀的時空穿越對位方法。即在面對鑒定對象時,要和其產生時代的審美標準、價值取向、生活習俗、制作工藝進行對位,把鑒定對象的時代特征、創造環境和歷史審美觀作為文物鑒定的前提依據,從而做出正確的結論。endprint
第二,把刑偵痕跡物證技術引入文物鑒定。
《我國文物鑒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首次提出把刑偵痕跡物證技術引入文物鑒定。即利用刑偵痕跡物證技術,破解文物老化的運動規律、軌跡、痕跡和其獨有的DNA密碼。用文物老化的痕跡物證支持鑒定結論,從而使鑒定結論建立在更科學的基礎上。筆者認為這完全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將帶來文物鑒定技術的革命性突破。一是因為物質的絕對運動和相對運動是物質的本質屬性。文物作為歷史文化載體的物質也不例外,從其制作開始,運動就不會停止。這種運動既有同其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宏觀絕對運動,又有其內部結構相互作用的微觀相對運動。兩種運動的結果,既有外部環境對文物老化的影響,也有其內部運動帶來的微觀結構變化。二是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物質運動的規律受時空環境和其內部結構的制約。三是物質運動的規律是可以認識和破解的。因為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物質外觀和內部結構由量變到質變的軌跡和痕跡,破解這些軌跡和痕跡,就能找到文物老化的DNA密碼。例如,這些軌跡、痕跡和時空的關系,和其存在的物理環境、化學環境的關系,和其內部物理結構、化學結構的關系。從理論上說,無論是金屬文物的銹蝕,瓷器的胎釉氣泡,玉器的受沁,都會有其特有的運動軌跡和物證痕跡。而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統計學手段對文物老化運動軌跡和物證痕跡進行分析對比,并找出規律,將是文物鑒定技術的革命性突破。當然,這需要文物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聯手進行不懈的探索與研究。
第三,實行文物鑒定的三元化結論。
《我國文物鑒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首次明確提出,文物鑒定結論由過去約定俗成的“真品贗品”兩元化結論改為“真品贗品存疑”三元化結論。筆者認為,這是文物鑒定工作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重大突破,是辯證法在文物鑒定工作上的運用和創新。一是兩元化結論在實踐中存在極大的片面性,非此即、非彼即此本身就是一個形而上學的命題。這種方法在文物鑒定上長期使用,帶來的消極后果比比皆是。有的專家為了面子輕下絕對化結論,把贗品定為真品只能說功力不深,把真品定為贗品就可能埋沒真品,遺患子孫。二是兩元化結論不符合認識規律。客觀世界是無限的,人對客觀世界認識是有限的。文物鑒定的認識規律也是如此。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物博大精深,出現不認識的文物很正常,應當辯證地、客觀地再學習、再研究、再認識,而不能逞一時之能輕下結論。三是三元化結論的科學性在于其符合認識論規律,可以推動文物鑒定工作者去擴大知識空間和視野。正因為世界上有未知的問題,才會有人類精英不斷去探索、去認識、去突破。實現認識上一次又一次的飛躍,實踐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陀^世界是無窮的,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和認識也是無窮的。
三、整合文物鑒定的知識技術資源
整合現有的文物鑒定知識技術資源是創新建立文物鑒定理論體系的重要基礎?!段覈奈镨b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認為,目前文物鑒定在亂象叢生中凸顯的百家爭鳴的活躍氛圍,客觀上為整合文物鑒定的知識技術資源創造了條件。筆者深以為然。現行的各種鑒定技術,各級各類鑒定機構和專家,只要站在振興祖國文物事業的高度,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寬闊胸襟,互相學習,借鑒包容,去偽存真,從以下三個方面起步,就一定會為創新文物鑒定理論體系奠定基礎。
第一,總結傳統眼學鑒定經驗,把其概括提高到理論高度。
中國文物考古近百年以來,主流鑒定方法是傳統眼學。鑒定家以其身經百戰的實戰經驗,通過眼觀、手觸、心辨和感覺的方法進行,其中蘊含著大量符合規律和科學的經驗是毋庸置疑的。這是創新文物鑒定科學理論體系的寶貴財富和深厚基礎,對其進行總結提煉是我們的職責。一是各級文物主管部門應把此項工作作為科研項目申報立項。劃撥專項資金,制定研究專題和驗收標準,按照文物分類進行發掘性提煉,取其精要形成成果。二是鼓勵傳統眼學鑒定專家著書立說,授道解惑。對現有知名的各級各類學有所專、技有所精的傳統眼學鑒定專家和民間收藏研究大家建立檔案,并為他們著書立說授道解惑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激勵機制,引導他們結合文物鑒定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提煉傳授自己的經驗,為創新文物鑒定理論方法做出貢獻。三是把傳統眼學鑒定經驗納入國民教育文博專業課程,培養現代技術和傳統經驗相結合的文物鑒定人才。
第二,引入現代科技手段。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在促進生產力發展推進各領域創新的同時,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段覈奈镨b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提出把現代科技手段引入文物鑒定,這是推進文物鑒定理論和方法創新不可取代的正確選擇。各級文物主管部門應當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常抓不懈。一是從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認識文物鑒定工作創新的重要性。把研發文物鑒定現代科技手段作為國家級科研項目,從破解各類文物老化規律和微觀痕跡入手進行開發研究。二是鼓勵各類文化藝術品交易機構、民營科研機構、企業、法人組織、自然人投資參與文物鑒定技術的研發,對研究成果授予專利投入市場有償使用,推進文物鑒定創新的市場化進程。三是把技術研發和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對目前正在鑒定實踐中應用科技手段的利弊進行梳理改進提高,對研發中的科技手段通過盡快進入鑒定實踐,不斷推進技術創新。
第三,建立文物鑒定數據庫。
與將現代科技手段引入文物鑒定領域的另一項重要配套工作是建立文物鑒定數據庫。可靠的統計學數據分析是發現物質運動發展規律的重要依據。正確的數據分析可以證明、支持、推進文物鑒定科技手段的創新。但由于文物具有時空跨度大、運動環境差異大的特點,因此建立文物鑒定數據庫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本著先易后難、單項突破、循序漸進的方式長期積累。一是做好建立文物鑒定數據庫的基礎性工作,建立數據信息模塊并采集現有可靠信息。對傳承有序或定為真品的老化規律和痕跡物證進行梳理,找出規律性特點,輸入數據信息模塊,并在鑒定實踐中評價該模塊的可靠性,不斷充實改進數據信息模塊的內容和程序。二是堅持先易后難,尋求單項突破。從百年來文物鑒定的實踐看,人們對書畫和瓷器的老化規律特征及其所體現的時代審美特征、工藝技術特征和藝術風格特征的認識相對成熟。如書畫可先采集建立時代藝術風格,繪書載體和顏料,個人藝術風格等方面具有規律性的數據;瓷器可先從研究氣泡老化與時空和環境的關系入手發現規律性的可靠數據。三是堅持反復的鑒定實踐和實驗,不斷提高數據信息的準確度。
綜上所述,《我國文物鑒定理論與方法亟待創新、突破、完善》在論述自創六維辯證文物鑒定法的內容中,提出的創新思路和創新觀點對解決目前我國文物鑒定領域存在的問題,推進探索創新文物鑒定理論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特別是自從我學習和粗放式照文應用后,自己感覺鑒定的自信和鑒定的準確率都有大幅度提升,所以我對此鑒定方法和觀念非常認同看好和有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