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雖然是終身性疾病,但通過綜合治療基本不影響患者壽命。且帕金森病癥狀通過藥物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因而病人實在無須因罹患帕金森而抑郁寡歡。
①積極進行非藥物如理療、體療、針灸、按摩等及中西醫藥物或手術等綜合治療,以延緩病情發展。
②通過教育,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減輕心理負擔,樹立與疾病斗爭的信心。重視心理疏導安撫和精神關愛,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情緒緊張激動,以減少肌肉震顫加重的誘發因素。
③適當地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不但有益身心,還能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例如跳舞、下棋、打太極拳等。不能因感到動作困難就以此為借口不鍛煉身體。要主動運動,如穿衣、脫衣、洗臉、用餐具進食等要自己去做,提高生活自立程度。平時要多參加文體運動,保持與外界的交往;保持動手能力,提高手足靈活性,外出或在室內活動時可使用拐杖、步行器、輪椅等。有語言障礙者,可對著鏡子努力大聲地練習發音。另外,由于帕金森病使肌肉僵直,甚至上肢協同動作消失,易失去平衡,特別容易在變換體位如轉身、起身和彎腰時發生跌倒,年跌倒率高達50%~68%,而且,造成嚴重損傷的跌倒發生率也較高。有研究顯示,27%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發病后的10年內會發生髖部骨折。跌倒會導致傷殘、死亡、增加經濟負擔及跌倒恐懼。因此,需要加強關節、肌力活動及勞作訓練,盡可能保持肢體運動功能,注意防止摔跤及肢體畸形殘廢。可主動調整身體重心如半蹲起身、原地高抬腿踏步、在走廊地面上畫線讓患者聽著口令、音樂或打著拍子沿線走,跨越真實或假想的障礙物走,等等。不要快速從臥位或坐位起立,睡眠時抬高頭位,不要平躺。
④本病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對環境適應能力差,應注意居室的溫度、濕度等,根據季節、氣候、天氣等情況增減衣服,決定室外活動的方式、強度,以有效地預防感冒。長期臥床者,應加強生活護理,注意清潔衛生,勤翻身拍背,防止墜積性肺炎及褥瘡感染等并發癥。帕金森病大部分死于肺部或其他系統如泌尿系統等的感染。注意飲食營養,必要時給予鼻飼,保持大小便通暢,不斷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被動活動肢體,加強肌肉、關節按摩,對防止和延緩骨關節的并發癥有積極意義。
⑤飲食多樣化,一天的飲食中食物應多種多樣,包含谷類、蔬菜瓜果類、奶類或豆類、肉類等。多樣化食物能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的需要,也使飲食本身富于樂趣。在輕松的環境和氣氛中愉快進餐,讓飲食成為一種生活享受。多吃谷類和蔬菜瓜果,通常每天吃300~500克的谷類食物,如米、面、雜糧等。從谷類中主要能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等營養,并能獲取身體所需的能量。碳水化合物通常不影響左旋多巴的藥效。每天大約吃300克的蔬菜或瓜類,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從中獲得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以防治便秘。平時要多吃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香菇、黑米等。鈣是骨胳構成的重要元素,因此對于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和骨折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來說,每天喝1杯牛奶或酸奶是補充身體鈣質的極好方法。但是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質成分可能對左旋多巴藥物療效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為了避免影響白天的用藥效果,建議喝牛奶安排在晚上睡前。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的帕金森病患者則需針對性地選擇限制糖或脂肪的飲食。
⑥需避免或減少接觸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錳、汞、殺蟲劑、除草劑、農藥等。這些都是導致帕金森病發生的因素。
⑦避免或減少應用奮乃靜、利血平、氯丙嗪等誘發帕金森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