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
近些年來,在西安市政府及會展行業協會的支持下,西安會展業發展迅猛,硬軟件均不斷優化,目前已具備相當的規模,并發展成為西北區域性會展中心,形成了諸如歐亞經濟論壇、中國西部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等一系列知名展會。在十一屆中國會展行業年會上,西安被評為2014中國十大影響力會展城市,反映出西安會展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相對于北上廣這類一線城市,西安在展會數量、規模上仍有較大差距;國際知名品牌展會數量較少;會展人才培養、培訓仍現短板,還需進一步地整合完善。
一、西安會展業發展現狀
1.展覽館現狀。西安的展館主要包括以下四個: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曲江國際會議中心、陜西國際展覽中心、西安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其建筑面積分別為9.6、7.6、4.7、3萬平方米,總面積達到24.9萬平方米。
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位于曲江新區內,由西安曲江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實施場館經營、自主創辦品牌展會、會展延伸服務“三位一體,多輪驅動”的發展模式,于2007年投入使用,是陜西省最大的現代化會展場館,也是舉辦展會最多的展館,其利用率能達到50%左右,先后舉辦過中國五金博覽會、中國東西部投資貿易洽談會、API等多個國家級品牌展會。
曲江國際會議中心位于曲江國際會展產業園核心區,是西部地區最大的會議中心,擁有無柱型多功能大廳,不僅是一座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的單體建筑,還是一座以承接當地政府兩會、國內及國際大型會議為主要功能的地標性建筑,其建筑風格與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渾然一體,功能互補。
陜西國際展覽中心位于西安南北中軸線長安路北段,可設國際標準展位1500余個,建筑呈環形,規模宏大、功能完備、設備完備、服務優質,是東西部合作與交流的橋梁。
西安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位于西安市高新區商業核心CBD的中心區域,是CBD的基礎建設地標,設有四個展廳和十個會議室,是舉辦展會、文化及社交活動的最佳場地。
2.會展項目現狀。從2009-2013年,西安展會數量和面積皆呈上升趨勢,其中辦展數量2010年增長最快,說明西安的會展經濟并沒有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且發展勢頭迅猛。從2011-2013年,西安的展會數量并沒有大幅度地增長,但展覽面積的增長卻大于辦展數量的增長,說明西安的展覽業正從量到質的提高,逐漸走向品牌化發展的道路。
3.展會主體現狀。目前西安的展會主辦機構很少有外資機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政府、貿促機構,行業協會,公司。綜觀西安的展會主體情況,大多是由政府和貿促機構主導,但由公司主辦的展會也逐漸出現。政府對于展會發展的支持力度很大,2009年底,西安市政府出臺了進一步促進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設立了5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會展業發展,從而提高了企業舉辦會展活動的積極性。截止2013年,西安市已有會展協會組織一個,政府會展管理機構三個,由此可見政府對于會展業的支持度。
二、 西安會展業存在問題
1.展會規模不夠。西安展會的規模普遍不大,展覽面積超過十萬平米的寥寥無幾,根據2013年中國展覽數據統計報告,在展覽面積TOP100的項目列表中,排第一的是廣交會,其展覽面積是116萬平方米,而排名第100的展覽也有10萬平方米。其中西安市的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排名第92位,展覽面積為10萬平方米。另外,相對于其他城市來說,西安的展會總面積也不占優勢,西安相對于上海這種一線城市來說,辦展數量差距很大,辦展面積數量少得更多;跟同處西南的成都相比,辦展數量相差無幾,但展會面積確相差100萬平方米;而相對于蘭州,不管是在辦展數量還是面積上,都有較大優勢。
2.國際化知名展會較少。從全世界會展發展的情況看,城市間的競爭正由硬實力轉向軟實力的競爭,品牌展會對于城市提升自身形象,帶動經濟發展起著正向的作用,因此走品牌化道路是我國展會發展的必然道路。而UFI是國際上最權威的行業組織,只有經過它認證過的展會才能得到國際認可,西安還沒有UFI認證的展會,也沒有UFI認定的會員組織,這成為西安發展會展業的一大瓶頸。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宣傳不到位,缺少經費支持,不能選擇有效的營銷渠道來宣傳展會信息等;另外參展商和觀眾的區域化和國際化程度不強,不能進行行業信息的充分共享,也制約著展會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3.專業人員欠缺。西安雖然有很多學校,但只有一所設有會展經濟與管理本科專業,缺少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沒有會展研究機構,因此在會展研究方面仍處于弱勢。西安目前的會展從業人員專業化并不強,沒有專業的學科背景,更不用說符合展會需求的跨學科人才,而且很多都是雇傭的臨時工作人員,這樣不利于培養專業的會展人才。另外會展公司大多規模不大,因此大多沒有充足的資金用于企業員工的培訓,這顯然不利于員工職業生涯的進一步提升。未來的展會發展靠得是人才,缺少足夠的專業人才積淀,不可能辦出專業的展會。
三、 西安會展業發展策略
1.提高政府扶持力度,發揮政府積極作用。我國的會展產業仍在政府主導下,因此政府應發揮積極的作用。首先,西安市政府應對會展業進行科學的規劃,制定出中長期發展目標,從而在政策上指引會展業的發展,例如北京出臺了十二五會展業發展規劃,其對會展業從戰略的角度進行了定位,并從資金、體制等各方面進行了保障。其次,加大扶持力度,投資會展基礎設施建設,如展館及城市基礎設施,在發展會展業的同時,也使它們成為城市的地標,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提供一些優惠政策,增強會展業的吸引力,例如深圳市在2010年曾把會展業認定為代理業,對會展實行差額征收稅收,大大降低了稅收負擔,通過補貼的方式降低了會展企業的負擔,提高了企業的積極性。西安市政府雖然拿出了500萬資金,但相對于其他城市其實來說并不多,還應繼續增加金額,扶持產業的不斷發展。再其次,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外資進入西安會展業市場,引進先進的會展技術和管理手段,增強市場活力,于此同時,對于一些小型會展企業,進行適當地保護,或者采用兼并的方式進行合作共贏,互相學習,提升整個產業水平。在會展業發展到中后期的時候,就應進行市場化運作,減少政府干預,優勝劣汰,遵循市場發展規律。最后,健全會展法律,如展會知識產權保護法,以利于解決市場糾紛,使市場運行更加健全有序。
2.結合優勢產業,培育會展品牌。會展主題的選擇和當地的優勢產業密不可分,只有城市把會展主題與其產業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城市和會展的良性互動發展。比如義烏的小商品博覽會、四川成都的糖酒會等等,都能說明這一點。因此西安應著重發展高新技術、航天航空、能源汽車等優勢行業相關的展會,才更容易發展成為特色的品牌展會。培育品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各方不懈的努力。首先,目前國內同類展會眾多,各個展會的參展商和觀眾都不盡相同,這些展會想發展可以走合并聯盟的道路,進行區域合作,共享信息和資源,擴大展會規模,提高展會知名度。對于不同類的展會,也可以采用借勢發展的方式,借助知名展會的名氣,發展自己。比如杭州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舉辦了休博會、西博會,吸引了890萬世博觀眾,拉動了杭州會展經濟收入。其次,創建品牌展會需要在展會逐漸成熟之際加大宣傳,不斷增加參展商和觀眾的數量和質量,尤其要提高展會的國際化特征,吸引更多的國際人士及知名人士來參展,并得到他們的一致好評,積極進行展會的UFI認證,增強展會的國際影響力,培育會展品牌。
3.重視信息技術,培養專業人才。現今社會已步入了互聯網社會,網絡的普及和優勢很大,信息技術對于會展的推動作用亦非常大。展會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發布,各大展會的微博、微信平臺頻頻出現,這對于展會的宣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預計未來誰先掌握了互聯網技術,誰就擁有了競爭主導權。因此創建展會網絡平臺,最大程度便利客戶成了未來展會發展的方向,值得所有會展企業重視起來。除了技術以外,企業還應重視的另一方面就是人才,人才的培養需要社會多方的努力,現在西安的會展人才還是很缺乏的,因此陜西省的各大院校應增加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迎合市場的需要,增加本專科會展專業或方向的設置;企業應注重開展會展課程培訓,使企業人員接觸最新行業信息,提升個人能力;西安會展行業協會要注重引進國外先進會展職業認證體系,規范會展職業發展,與國際接軌。
總之,作為一個國際知名的古城,西安應該利用西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產業特色,加快會展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創建品牌展會,打造會展名城。
(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