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珊
企業文化自覺是對本企業文化的自知之明,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并進行自我創建。它是以與時俱進的態度、面向全球的視野、科學發展的觀點,深刻認識文化在企業進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企業文化的發展規律,堅持企業文化正確的發展方向,凝聚一切奮斗力量,推動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國有企業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必須在推進文化建設上把重視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放在突出位置,樹立文化興企,文化強企理念,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一、 在繼承優秀文化,吸取傳統精華上要有高度的自覺
企業是工人階級集聚的地方,特別是中國工人階級有著光榮的傳統。在我國,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強大而集中的主要力量。長期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國工人階級形成了愛黨愛國、最有覺悟、紀律嚴明、樂于奉獻的優良傳統。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一大批有理想、有紀律、有道德、有文化的職工隊伍,已經成為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參與競爭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凝聚職工隊伍,建設企業文化的靈魂。同時,各個企業也都有著自己的發展歷史,具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為企業的發展壯大發揮了積極作用。因此,做強做大企業必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使之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首先,要充分認識發揚我國工人階級優良傳統的極其重要性,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教育黨員,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端正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先鋒隊作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積極奉獻,建功立業。其次,堅持用集體主義教育職工,樹立大局觀念,以主人翁精神,立足本職,積極工作,鉆研技術,勤奮敬業,為國家創造財富,在為社會和企業做出貢獻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再次,要用企業的優秀傳統文化熏陶職工,例如,艱苦奮斗,勤儉持家;虛心好學,精益求精;勇于吃苦,積極奉獻;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顧全大局,遵紀守法等,所有這些,都是我們中國工人階級優秀品質,在新時期還要繼續發揚光大。
近幾年來,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一些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不重視職工精神塑造,對職工缺乏傳統教育,一方面,使一些職工喪失了主人翁思想,工作消極,精神懈怠;另一方面,造成了生產過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加大了經營成本,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所以,企業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必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立足實際,從培育壯大企業競爭實力的高度,清醒的認識傳承優秀文化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把繼承優秀文化傳統放在推動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列入議事日程,用其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形象,提升實力。
二、在創新時代文化,推動企業發展上要有高度的自覺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增強市場競爭實力來進行。目前,無論哪個行業,凡是競爭實力雄厚,效益明顯,形象良好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把文化建設同品牌建設完整的結合起來,用文化品牌促進產品品牌。但是,也有一些少數企業把文化建設同品牌建設割裂開來,有兩極化傾向,一是個別企業就企業文化抓企業文化,重視文化理念,制度規范,行為規范,識別系統的提煉、設計,單純地進行一些灌輸式的宣傳,并沒有滲透到企業生產、管理、銷售等全過程。另有一些企業管理人員,甚至企業個別高管認識偏頗,總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是宣傳部門的事,屬思想政治工作范疇,對品牌建設沒有直接作用,忽視文化建設在推進品牌建設中的重大貢獻。
在中國紡織品牌文化博鰲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杜玉洲會長要求,“緊緊圍繞四為一體的品牌價值體系,把品牌的文化落到實處”,強調“品牌文化建設要求真務實,務實到品牌價值體系,通過拳頭產品實現價值體系,質量、創新、快速反應、社會責任的要求全面落實”。這就為我們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也是時代的要求,企業參與競爭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們必須依靠先進的文化理念引領企業未來的發展。一是觀念創新,要深度審視自己,確立企業的發展未來,這就是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提升競爭力。二是管理創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都要適應管理對象,以及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及時進行調整。三是技術創新 ,緊緊圍繞品牌建設,工藝設計要有新理念,符合市場需求,產品的使用價值要滿足消費者的愿望,質量要不斷的改進。產品要有技術含量,包含文化元素、時尚元素,既能發揮人的智慧,又能體現創新的價值。四是制度創新,從人員管理、薪酬設計、原料供應、生產工藝、設備使用、產品銷售等都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證,形成一個高效、有序的運行機制。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企業建立快速的反應機制,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及時開發適應市場,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品牌產品,既是實現企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工作作風和員工精神狀態的體現。同時,企業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無論任何品牌產品,必須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在為企業創造財富的同時,還要考慮它為社會作出的貢獻,維護消費者的利益,做到市場認可,公眾滿意,不能有假冒偽劣,以次充優,從而樹立起企業高尚的社會道德,向公眾和社會展示企業的良好形象,不斷壯大企業的競爭實力。所有這些,要求企業每一名員工,特別是企業的經營者都要有足夠的認識,要牢固樹立競爭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拼搏進取,創造輝煌。
三、在弘揚先進文化,凝聚精神力量上要有高度的自覺
企業必須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既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也是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關鍵所在。企業黨組織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在黨員中扎實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廣大黨員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無論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主義先鋒戰士,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經得起市場經濟和任何風浪考驗,在社會生活以及各自的崗位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同時,要積極運用多種手段,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說服力強、易于職工接受的形式向廣大職工宣傳和普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擴大馬克思主義在職工中的影響,鞏固共產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二是在現階段企業必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之精髓灌注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各個方面,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積極宣傳我們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和基本政策,用科學社會主義武裝職工頭腦,特別是要經常性的開展形勢政策教育,使廣大職工及時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三是要把大力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為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須內容。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國際交流頻繁,信息傳播日益廣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價值觀念不斷輸入,愛國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思想在公民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一些職工,特別是少數青年職工片面追求和向往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對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漸漸淡忘,對社會主義缺乏自信,對未來中國喪失自豪感。一些人的表現和行為令人后怕。因此,要把大力加強社會主義優越性教育作為愛國主義的當務之急,旗幟鮮明地宣傳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宣傳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事務中所發揮的重大作用,進一步增強職工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四是從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出發,教育職工樹立奮發向上,勇于進取,不斷創新,追求領先的意識,刻苦鉆研技術,提高業務能力,掌握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以適應企業開發新產品的需要。五是在職工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應當看到,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道德風尚發生了可喜變化,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與此同時,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深入,一些錯誤和腐朽的文化思想、價值觀念乘虛而入,出現了不少是非混淆、黑白顛倒、美丑不分、善惡不辨的思想觀點和社會現象。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必然損害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損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企業黨組織要通過宣傳先進典型,引導職工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人人明白在我們當今的社會里,什么樣的思想行為應當受到肯定和褒獎,什么樣的思想行為應當受到否定和貶斥,從而激勵職工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斷升華精神境界,形成學習先進、抵制邪惡的良好社會風尚。
四、在豐富群眾文化,培養職工隊伍上要有高度的自覺
企業要在文化建設中堅持開展以職工群眾主體,以健康向上,豐富多彩,滿足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載體等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首先,結合企業實際和時間節點,設計一些小型多樣,具有特色,吸引力強,為職工群眾喜聞樂見,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的文藝節目,使職工在享受快樂、愉悅的同時,思想得到啟迪,境界得到提升。從目前職工業余生活方式和內容看,大多以娛樂(有些帶有賭博色彩)和上網為主,社會主流思想很難注入,因此,企業思想文化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視,堅持開展經常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吸引更多的職工群眾參與進來。要把“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結合起來,即以文藝骨干為示范,以普通群眾為主體,以弘揚企業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其次,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企業文化室,開設圖書館,為職工創造閱覽書籍的環境,培養職工學習的良好習慣,建立一支學習型的職工隊伍。有條件的還可建立電子閱覽室,為職工獲取更多的知識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徑。再次,充分發揮大眾媒體的作用,自辦企業報刊、廣播站、電視臺、黑板報,建立企業文化長廊,在互聯網上建立企業網站,利用手機短信等多角度、全方位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企業文化理念,弘揚先進典型事跡,進一步發揮企業文化在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寓教于樂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單位:陜西省紡織職業技能鑒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