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丹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將一條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進同一個池子,用鋼化玻璃將它們隔開。盡管鯊魚這邊并不缺少食物,但它還是試圖沖過去捕食那些游動的美味。因為每當鯊魚游到那塊與池水一樣顏色的鋼化玻璃處就會碰壁,它也就逐漸停止了這種行為。后來,即便實驗人員將鋼化玻璃取走,鯊魚仍然在自己的區域內游弋。
這個實驗或許可以啟示我們,從形成“規矩意識”的角度看,抵制誘惑一開始有點兒難,但堅持下去就會形成習慣。
對黨員干部來說,“規矩意識”的養成既離不開強制性的約束,也離不開對強制性約束的敬畏與自覺。那么,對待紛繁復雜的各種規矩,我們應當如何把握?
中國有句成語:綱舉目張。就“規矩意識”的養成來說,關鍵在于抓住規矩的“綱”。
政治規矩是帶電的高壓線
作為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應當遵守的各種規矩可以說難以盡述,不但包括黨章、黨紀的各種要求性或限制性規定,也包括國家現行的各種法律法規,還包括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這些種類繁多、細致入微的紀律文件和一些未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織就了一張細化到行為層面和意識層面的黨內“法網”,全方位規范著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工作和生活。
客觀地說,讓一個黨員干部了解并掌握全部的紀律與規矩,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且不說各種黨內規矩散見于各時期的文件決定、法律法規當中,難以全面集納、牢記在心,即便是那些最新出臺的法律法規,也難以隨時了解并全面掌握。但是,這并不是說黨員干部“規矩意識”的養成就無從下手了。
作為一個政治組織的成員,黨員干部最根本的是要遵守政治規矩,特別是政治紀律。
2014年11月上旬,中央巡視組在反饋給河北省的“問題清單”中指出,一些領導干部不守政治規矩,“有的熱衷于講段子,傳小道消息”“有的崇尚圈子文化,小圈子多”等等。
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六章中,主要規定了六類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行為的處理依據,其中之一便是“傳播政治謠言及丑化黨和國家形象的言論”。另外五類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處分依據是:拒不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決定;散布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意見;公開發表違背中央決定的言論;泄露黨和國家秘密;參與各種非法組織和非法活動。
天津市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副研究員姜勝洪認為,在互聯網時代,特別是移動通訊技術高度智能化的今天,政治謠言和錯誤觀點頻頻出現,很多人出于好奇心,見風即雨,人云亦云;有些人以“消息靈通人士”自居,捕風捉影,以訛傳訛;有些人法律意識淡薄,認為法不責眾,對謠言肆意傳播。無論傳播者是否存在主觀上的惡意,在客觀上都會起到“二次傳播”甚至“N次傳播”的作用。尤其是當前,一些黨員、干部政治意識淡薄,紀律觀念不強,不負責任地議論、傳播小道消息,甚至編造、傳播政治謠言,丑化黨和國家形象,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由于黨員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助長了政治謠言的“可信度”。
有時事觀察人士指出,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六類行為,為《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所不容,多年前就被中央強調為“六個決不允許”。但時至今日,觸碰紅線的問題依然嚴重。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大趨勢下,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繃緊政治規矩這根弦,千萬莫觸“高壓電”。
國家法律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無論是道德修養、思想品格,抑或社會規則、行為準則,底線都是最低標準,是要遵循的起碼規則。
對所有公民來說,國家法律是不可逾越的行為底線;而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更應帶頭遵守這條底線,逾越之后需要付出更大代價。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共產黨員必須“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那么,除了“自覺”遵紀守法以外,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有幾個關鍵詞尤其需要注意。
其一,“帶頭遵守”。這是對黨員干部的一項基本要求。2013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各級組織部門要把能不能依法辦事、遵守法律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重要條件。”對于領導干部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具體內容,習近平總書記也進行過詳細論述:“領導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學法的模范,帶頭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帶頭遵紀守法、捍衛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
其二是“法治素養”。對于領導干部來說,這是一道準入門檻。“不掌握這些,你根據什么制定決策、解決問題呀?”2013年3月1日,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這是領導干部開展工作要做的基本準備,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養。”
其三是“依法執政”。正所謂“法律的生命在于執行”,2014年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作風規矩”要引起高度重視
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不僅體現在遵守國家法律上,也體現在“作風規矩”的訂立和執行中。事實上,“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本身就是黨內的優秀傳統,屬于“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
如果將“作風規矩”細化到行為層面,可以分成工作作風規矩和生活作風規矩。
在工作作風規矩之中,“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無疑是重中之重。“八項規定”對調研、會議、簡報、出訪、警衛、報道、文稿發表、勤儉節約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六項禁令”則明確提出:1.嚴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訪、送禮、宴請等拜年活動;2.嚴禁向上級部門贈送土特產;3.嚴禁違反規定收送禮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商業預付卡;4.嚴禁濫發錢物,講排場、比闊氣,搞鋪張浪費;5.嚴禁超標準接待;6.嚴禁組織和參與賭博活動。
據《廉政瞭望》所做的一項不完全統計顯示,自黨的十八大至2014年年底,中央層面發布新規近30條,平均一個月確立一條。其中,與工作作風相關的新規矩約占37%,與生活作風相關的約占56%,與學習相關的約占7%。可見,規范官員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是兩年來中央的重點工作之一。
黨紀對黨員干部的生活規矩有特殊要求。比如,如果黨員干部利用職務影響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并且“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的”,可能被開除黨籍。在我省,領導干部操辦婚禮喪禮前要進行書面報告,而且宴請人數累計不得超過200人。
再比如,婚姻出軌行為并不算違法,《公務員法》和《公務員處分條例》并沒有相應規定,但為黨紀所不容。《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五十條明確規定:“與他人通奸,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比出軌更為嚴重的是包養情人。《〈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問答》中對包養情婦(夫)的認定做了具體解釋:包養者是黨員,在一定時期內為異性提供“錢財、住所等生活來源”,與對方保持“經常的、較穩定的不正當兩性關系”。滿足這個條件就屬于包養情人,可以被開除黨籍。
“工作規矩”應帶頭身體力行
當然,黨的規矩還包括各單位開展工作的行為準則,也就是工作規矩。以請示匯報為例,這是黨內的一個規矩,需要遵守。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我們這么大的黨、這么多黨組織和黨員,如果都各行其是、自作主張,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那是要散掉的。”
有評論指出,一些特權思想嚴重的“特殊黨員”,走向墮落的軌跡都是從破壞工作規矩開始的,值得警惕。需要注意的是,“守規矩、講規矩”雖然能使黨員干部不犯事,但“不犯事”不是“守紀律、講規矩”的最終目的,黨員干部不能以“守紀律、講規矩”為借口,不干事、無擔當,做“太平官”,而應該敢于創新、有所作為。
在2012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做到講實話、干實事,敢作為、勇擔當,言必信、行必果。”2013年,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的講話中,他又強調“該承擔的責任必須承擔”,“要有擔當意識,遇事不推諉、不退避、不說謊,向組織說真話道實情,勇于承擔責任”。今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提出:“不能干一年、兩年、三年還是濤聲依舊,全縣發展面貌沒有變化,每年都是重復昨天的故事。”
可見,“守紀律、講規矩”是底線,有作為、敢擔當是標準,兩者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