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下午,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簡稱臨檢中心)召開了“2015年上海市分子生物學專業第一次質評會議”。
此次會議共分為2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上海市醫學會檢驗分會分子學組2015年的第一次學術活動,此次學術活動的主題是“分子遺傳產前診斷”,特邀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盧大儒教授和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生殖遺傳科副主任陶炯作精彩的學術報告。盧大儒教授報告題目為“基因檢測的研究與思考”,他詳細介紹了近些年來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尤其對芯片技術、一代測序技術及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科研及臨床上的應用作了詳細闡述。陶炯教授報告的題目為“染色體芯片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她結合臨床診斷中遇到的實際病例介紹了利用染色體芯片對產前診斷中拷貝數變異的檢測。最后,上海市醫學會檢驗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檢驗科主任沈立松教授作了總結發言,他對本次學術活動給于了高度肯定,2位專家的精彩報告讓基層臨床檢測人員了解了國際和國內分子診斷技術的最新進展,加強了理論知識,開拓了視野,希望今年的學組活動能夠越辦越好。
會議的第二部分是臨檢中心分子生物學室的總結分析。分子生物學室副主任肖艷群結合現場督查表格中的內容,對現場督查中出現的問題一一進行了羅列和講解,尤其強調了實驗室存在的重點問題,包括人員培訓及能力評估方法、儀器的校準及耗材試劑質量的檢驗,同時對定量和定性項目方法學驗證的最低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她不僅羅列了現場督查和技術審核中存在的問題,還對每個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使在場的檢測人員受益匪淺。接著,負責室間質評項目的蔣玲麗和王雪亮2位老師分別對2014年分子生物學專業的2次室間調查和2次飛行檢查的結果進行了總結。在2次室間質評工作中,分子生物學室對調查品進行科學的設計,在某些項目上有目的性地考察各試劑品牌檢測的重復性、檢測的線性范圍以及調查品的穩定性。總結中,分子生物學室的老師對每個調查項目的結果進行了分析,同時也要求實驗室的人員會后對所在實驗室的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實驗室中存在的系統誤差。
來自各醫院檢驗科和獨立檢測實驗室的負責人員及檢測人員共7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后與會人員踴躍提問,分子生物學室的工作人員也對問題一一解答。此次會議有助于上海市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檢驗質量的提高,對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操作人員在日常檢測中解決問題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