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份國家工商總局發布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度報告公示暫行辦法》,合作社將實行年度報告制度;2014年9月農業部、發改委、財政部等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九部門聯合下發了 《關于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的意見》,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把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運行規范的農民合作社作為政策扶持重點。
自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出臺以來,各地合作社發展猶如井噴。這些年合作社數量增加很快,全省每年要新增1.3萬家左右,但其中1/3都沒有發揮作用,根本沒有開展任何合作,是“假合作社”,徒有虛名。
2016年國家將加大對合作社的整頓力度!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財政投入、稅收減免、金融服務、項目承擔、人才培養等方面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同時在用地、用電、運輸等方面也有相應的優惠。這些優惠政策成了部分企業眼中的 “唐僧肉”,想方設法打合作社的擦邊球,以套取補貼、逃避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