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先勇
(泰興市古溪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泰興225417)
古溪鎮規模豬場普遍發生一種以臨床癥狀表現為體溫升高、皮膚不規則疹塊、氣喘、口鼻流血、突然死亡等典型癥狀病例,且發病急,死亡快,給養殖戶造成沉重的經濟損失。經臨床和實驗室診斷,確診為豬丹毒并發傳染性胸膜性肺炎混合感染,治療后取得了滿意療效。現介紹如下:
筆者參與診療的3 個養豬場欄存母豬208頭,生豬2450 頭,其中該病以40~60 千克豬多發,癥狀較明顯,發病率55%,死亡率20%,經治療后死亡率逐漸下降,7 天后全群基本康復,未發生死亡病例。
急性病例發生于體格較壯豬,呈突然發病突然死亡。大部分病豬癥狀較明顯:體溫升高、精神沉郁、弓背、少數關節腫大、跛行、眼黏膜充血、大便干燥附有黏液、胸腹背部有不規則紅色疹塊、觸之褪色、逐漸發展為黑色結痂,病豬咳嗽,犬坐樣氣喘,呼吸困難,有的四肢抽搐,鼻腔流出血樣泡沫鼻液。
病豬胸腔積液,心外膜有出血點;肝充血;脾腫大、充血,呈櫻紅色,邊緣鈍圓,切面外翻;腎淤血,外觀呈暗紅色,質脆,可見點狀出血;胃、小腸、十二指腸、回腸黏膜出血,有小出血點;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肺充血,內有血栓形成,間質水腫,雙側肺炎,在尖葉、心葉等部位出現病灶,氣管和支氣管充滿泡沫狀血樣,皮下有大量膠凍樣黃色的纖維性漿液,肺與胸膜黏連,呈纖維素性病變,切面呈大理石樣。
4.1 直接鏡檢法
采取病豬鼻、支氣管分泌物和脾、腎、肺、疹塊病變涂片,經革蘭氏染色,鏡檢發現有丹毒桿菌單個、成對或成叢排列,以及兩極濃染的革蘭氏陰性小球桿菌。
4.2 藥敏試驗
阿莫西林和泰樂菌素對該病菌敏感。
5.1 對急性死亡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全場緊急用溴氯海因消毒。
5.2 對新購進仔豬必須隔離觀察,確認健康后混群。杜絕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養殖區,本場職工嚴格執行消毒制度。
5.3 加強飼養管理,通風透氣,設施齊全的豬場調節適應溫濕度,及時清理糞便,滅蚊滅蠅切斷血吸蟲的傳播。
5.4 對典型癥狀豬肌注黃芪多糖+阿莫西林鈉,分點泰樂菌素,連用6 天;同群豬全場用阿莫西林+泰樂菌素+增免抗毒肽拌料飼喂,連用6 天。
5.5 疫苗預防。仔豬斷奶后注射豬丹毒活疫苗1 頭份,間隔10 天后肌注豬傳染性胸膜性肺炎三價滅活疫苗2 頭份(其中母豬可于產前6 周和產前2 周各注射1 次),間隔4 個月加強免疫一次。
在養殖過程中要牢固樹立“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則,加強仔豬的飼養管理,注意豬場的環境衛生,通風透氣,定期消毒,按時防疫,切斷傳播媒介。一旦發病,盡快采取“早、快、嚴、小”的防控措施,從源頭上杜絕該病的發生,該病是可防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