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濤,閆紅濤
(館陶縣畜牧水產局,河北館陶057750)
2014年至今在邯鄲及其周邊地區流行一種以腫臉、腫頭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發病多為80日齡以上的蛋雞,但以剛產蛋到高峰期的雞群為主。在養雞密集區發病率高。給養雞朋友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主要癥狀表現為精神高度沉郁,縮頭呆立、閉目、打蔫、采食量略有下降,產蛋雞產蛋下降,但一般不超過10%,張口呼吸,咳嗽。以黃白便為主有綠便水樣糞便。初期鼻孔有水樣分泌物,后轉為膿性分泌物,多為一側顏面腫脹,個別雞雙側顏面腫脹,死亡率從0.1%~2%不等。
以眶下竇、鼻腔急性卡他性炎癥為主,黏膜充血、腫脹,表面附有粘性分泌物。眶下竇、鼻腔有水樣至黏稠樣液體。少部分雞肉髯水腫。腸道充血,扁桃體充血腫大。氣囊渾濁、增厚,部分雞氣囊內有黃色熟蛋黃樣干酪物,腎腫大。
3.1 在雞群中隨機抽取80 只雞的全血,通過血清學HA,HR 進行禽流感H5、H9 和新城疫抗體監測,禽流感H5、H9 和新城疫抗體滴度均勻達1︰16 以上,排除禽流感、新城疫的可能性。
3.2 細菌分離培養:(1) 以無菌操作取病雞鼻腔、眶下竇分泌物直接接種于巧克力瓊脂平皿培養基上,經37℃、5%二氧化碳環境中培養48 小時,形成光滑、突起、淡灰、半透明的菌落,有的菌落周圍帶有彩虹。挑取單個菌落,涂片鏡檢,發現仍為革蘭氏陰性,兩極著色的短桿菌或球桿菌,呈多形性存在,有的呈絲狀。(2)取以上病料直接接種于馬丁肉湯瓊脂平皿培養基上,置37℃培養24 小時,發現無細菌生長。(3)挑取巧克力瓊脂培養基上面的單個菌落接種于血瓊脂平皿培養基上,再將金黃色葡萄球菌間隔一定距離點種其上3 處,于37℃、5%二氧化碳條件下培養24 小時,發現葡萄球菌菌落近處的被檢菌落較大,而其他部位有小菌落,甚至不長菌,呈明顯衛星現象。
3.3 藥敏試驗:用多種抗菌藥敏紙片做抑菌試驗,結果該菌對磺胺間甲氧嘧啶、強力霉素高敏。
加強飼養管理,用百毒殺每天帶雞消毒1次,連用7 天。提高雞舍溫度,盡量減少晝夜溫差。
用納可安(主要成分:磺胺間甲氧嘧啶等)+納可威(主要成分:氨基酸、多種維生素)飲水,每天1 次,連用5 天。飼料內混合黃連解毒散(主要成分:黃連、黃柏、黃芩等)每只雞每天1 克,連用5 天。4 天后,疫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5 天后病雞基本痊愈,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6.1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檢驗,本次雞群疫病診斷為傳染性支氣管炎和傳染性鼻炎混合感染。
6.2 不良的外界環境是本病的誘因。養殖戶一定要注意天氣變化,盡量減少晝夜溫差,適當減小雞群密度,定期消毒并減少應激,這樣才有利于減少疾病的發生。
6.3 根據近期治療該病的經驗,筆者認為,選擇一種高效的抗生素的同時,一定要配合清熱解毒的中藥,并同時用多維、氨基酸增強機體自身免疫力,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