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記者 李 蕗 通訊員 歐陽玲 孫雋源 邊 淋
“屋頂不但能發電還能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仔豬的成活率和健康水平。”12月16日,新余科群生態養殖場負責人陳超群指著屋頂太陽能面板,高興地向國網贛西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介紹。這是該公司“主動服務、主動對接”電能替代的一個場景。
科群生態養殖場地處羅坊鎮。作為江西首家光伏發電養殖場,該公司根據養殖場用電情況,反復研究論證接入方案,在1#-4#豬舍安裝多晶硅245KWp組件1560塊,并將0.4Mw p光伏電站采用380伏直接接入電網,按進度把原來80千伏安變壓器增容至400千伏安變壓器,確保養殖場順利并網發電。
“要不是當初你們供電公司服務人員的及時引導和優質服務,恐怕我這個企業也要關門大吉了!”11月16日,看到國網峽江縣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前來走訪,江西同德盛元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熱情地迎了上來,并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
贛西公司將加大電力替代其它能源的推廣應用工作作為能效服務的一項措施。江西同德盛元鎳業有限公司就是供電公司主動服務推廣電能替代的一家企業。
江西同德盛元鎳業有限公司原來采用磷鐵加工鎳業,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去年還一度滯銷,積壓了12萬元的產品,致使企業虧損。當企業發展陷入困境時,供電公司主動上門向該企業宣傳電能替代,于是該企業負責人果斷決定:立馬上新項目、新設備,將原有的磷鐵粗加工改用電伏爐進行精加工。對此,贛西公司主動超前服務,特事特辦,幫助企業裝接電,安排專人進行技術指導,由客戶經理實施跟蹤服務,保證企業用電需求,從5月份開工至今未停過1次電。
實施電能替代后的同德盛元鎳業有限公司,將原來的粗加工產品進行了精加工,不僅新生產的產品全都銷售出去了,就連去年積壓的12萬元產品也銷售一空。企業成功轉型,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綠色環保的雙提升。
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像他這種“成功轉型”的企業,目前江西省只有他一家,其他的企業基本倒閉。
“使用電窯,穩定的溫度提高了產品成品率,大大提高了玻璃產品品質,比煤加熱生產的產品更有市場競爭力,價格也要高不少,單件產品成本還比以前少0.02元,全年節約成本近40萬元。”看著從流水線上下來的玻璃制品,吉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開心地說道。
在國網新干縣供電公司轄區內,像吉盛公司一樣實施“電能替代”項目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提升的還有20多家企業。
但在實施電能替代前,吉盛公司負責人雖然認識到了電窯爐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穩定性高的特點,可提升玻璃產品質量,但他也知道引進中頻熔煉感應電爐,一套設備就要幾十萬。開展“煤改電”改造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再加上整個玻璃工業城供電線路相對薄弱,供電可靠性不高讓他心生憂慮。于是,贛西公司主動介入、走訪客戶,聽取玻璃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在服務方面下大力氣,力促新干玻璃城產業升級。該公司全力協調地方政府解決玻璃工業城專線通道問題,規劃新建10千伏江華線、10千伏華城線等3條線路,全線改造10千伏922沂江線,徹底解決了玻璃企業全面實施“煤改電”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
“玻璃工業城總共裝機容量19780千伏安,年用電量5574萬千瓦時,年產玻璃制品26830萬元。自推廣電能替代項目以來,整個玻璃工業城替代電量超過8723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1萬噸,節約標煤9.6萬噸。”該公司營銷部專責介紹道。
作為電能替代的“先行者”,新干玻璃工業城讓更多企業看到了電能替代的長效機制和市場潛力。通過全面實施“煤改電”工程,玻璃企業的發展也將進位升級,迎來發展的春天。
2015年,作為國家新能源城市,新余市率先在江西省啟動全市光伏發電應用規劃,第一批共推出78個項目,擬建規模近1500兆瓦、總投資額達142億元。
贛西公司立足行業發展規律,聯合政府開展前瞻性服務,為企業發展提速增效,根據光伏建設規劃,主動調整電網規劃項目,做好并網工程項目儲備。
針對電力客戶的需求,該公司將服務處處想到前面,根據省公司轉發省能源局2015年光伏電站建設計劃,該公司主動電話聯系有需求的并網企業,為其光伏項目提供政策指導、技術咨詢、業務受理、并網發電等“一條龍”服務。該公司還大力推進“萬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指定專業人員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現場指導代理商安裝光伏發電設備,為客戶提供并網發電、上網電量的表計裝置,幫助更多老百姓發展屋頂光伏發電。
“光伏發電是個新鮮事物,而且每個光伏發電企業的實際情況也有差別。對于項目接入方案,我們當時心里很沒底,但供電部門主動服務,使項目一期項目順利入網,讓我們吃下了定心丸。”中智國祥和能源電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說。
中智國祥新能源電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光伏發電系統總投資520萬元,項目一期于2013年成功并網后,該公司又申請項目二期——昌坊天香休閑賓館光伏建設,規模約為655千瓦。
在現場勘查時,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考慮到客戶投資成本及自身可消納50%以上發電量,最終采用低壓并網方案,節約客戶投資成本。該企業的655千瓦光伏發電順利接入35千伏歐里變電站10千伏922歐里工業線,成功并入主網。
電能替代是系統工程,與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和社會支持密不可分,只有多方協作實現共贏,才能真正成為利國利民之舉。
贛西公司強化協同機制,主動服務電能替代項目,電能替代項目實施“五個優先”——優先辦理用電申請、優先安排現場查勘、優先安排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優先實施接火送電,(少一個優先)做到決不因電網“卡脖子”影響電能替代項目按時投運。
同時,贛西公司緊抓國家和地方治理大氣污染的機遇,積極開展“綠色電能服務萬家——藍天行動”,大力推動進校園、進賓館、進企業的“煤改電“活動,完成20余所學校、賓館、企業的煤改電鍋爐、改熱泵項目。截至今年10月底,該公司實施電能替代項目75個,累計電能替代電量15421萬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