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剛
(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渝北401120)
淺談斜屋面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李佐剛
(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渝北401120)
隨著人們收入增加,對住房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滿足人們需求,中國便涌現了大量的別墅建筑,為滿足造型需要,此類建筑屋面多為斜屋面。斜屋面高低錯落、標高變化大,施工復雜,故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成為別墅項目的施工質量控制關鍵點。本文主要以別墅項目為例對斜屋面澆筑質量控制進行分析。
工程施工工藝;質量控制;措施
由于斜屋面構造復雜,施工單位拿到圖紙后需要認真查看圖紙,重點查看建筑與結構圖紙中是否沖突,對梁柱節點等復雜部位的構造進行仔細查看,將發現問題匯總后提交監理匯總,并參加由建設單位組織的設計交底會議,充分理解設計的意圖,并請設計答疑。由于斜屋面工程施工與其他部位施工工序及質量控制要點不同,故施工前需要按照設計圖紙及相關施工規范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后報監理工程師審批。施工前向作業班組進行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交底,明確各節點大樣,對于復雜部位制定詳細作業指導書,確保施工質量。
1.1模板工程
支模的順序:滿堂架搭設→鋪梁底→立側模→鋪斜面板→封柱模→加固。由于本項目屋面坡度為45%,為便于施工及控制成本,故采用單面支模法。經過驗算,為確保模板支撐及加固體系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不發生脹模、下沉等現象。整個屋面模板體系采用18mm厚木模板及50mm×100mm木枋配置。模板支架采用φ48×3.5滿堂鋼管架。支架立桿間距為800~1000(梁下為800),水平桿間距1500、架搭設高度依據斜屋面坡度及標高而定。縱橫必須全部設置落地剪刀撐,以消除屋面側的壓力。滿堂架搭設前預先放出梁邊線及坡屋面屋脊及陰角線(整個坡屋面水平投影線)搭架時按控制標高立好高點及低點立桿及水平桿,兩點間其它立桿拉線補充。如桿件長度不夠用及時調整,滿堂架搭設時注意雙梁、板部位,梁底立桿上均必須加設一個抗滑移扣件。
屋脊及折板模板施工是整個坡屋面模板工程關鍵。搭設架體時要求嚴格按設計圖在樓面放出屋面輪廓控制線及控制標高施工,在架體上鋪好墊底木枋并綁牢后,按樓面上的控制線在木枋上彈出屋脊及折板角線(折板模板線應考慮板厚120mm及坡度的影響),再進行模板施工,確保截面尺寸準確性。部分屋面設計為雙層梁板,此部分分兩次支設。上部梁板待下部水平梁板混凝土澆筑完后,再進行搭接支設模板。
滿堂架搭設好后,鋪梁底木枋、立側楞、鋪坡面枋及板。.按施工規定要求超過4m跨梁中部起拱2‰。配置模板時,必須編出主要部位剖面圖(折梁、梁柱接頭、坡屋面、屋脊、陰角接頭)并重點檢查模板的加工質量(截面尺寸、鋸口平直度)。所有棱角模板對接處均要過刨,模板拼縫處用泡沫雙面膠粘貼,確保澆筑混凝土時不漏漿。
1.2鋼筋工程
做好鋼筋原材料的檢驗工作。確定信譽良好的鋼筋供貨廠家,并征得監理和建設單位的同意。鋼筋進場后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查看鋼筋的規格、型號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外觀質量是否合格,同時按照國家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
因坡屋面彎折鋼筋較多,如折梁、屋脊及折板部位,需嚴格控制下料尺寸及加工,避免因鋼筋下料加工不準確及錯誤下料加工而影響施工質量。大部分屋面設計有保溫層,結構上檐口板均高出保溫部分結構板90,為確保鋼筋及混凝土成型質量,檐口處梁箍筋做成梯型狀。為避免檐口反沿插筋因混凝土振搗而引起的偏位,鋼筋必須與下部板底筋點焊牢靠。鋼筋的綁扎安裝完畢后,須重點檢查規格型號是否和設計相符,接頭位置是否滿足規范要求,綁扎是否牢靠。斜屋面上搭設人行爬梯,人行爬梯采用木枋制作,做成樓梯形,工人在斜屋面上操作時只能在爬梯上操作,禁止攀爬鋼筋。
1.3混凝土工程
商品混凝土進場前,必須由混凝土供應商提供各種原材料的材質證明書、混凝土的配合比報告。由試驗員檢查混凝土拌和質量及塌落度,由于坡屋面混凝土塌落度過大,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易向下滑落導致出現施工冷縫,故本項目塌落度控制在100~ 120cm。混凝土的試塊必須在監理見證下采取兩次隨機抽樣制作,第一次在混凝土攪拌站,第二次在施工現場,留置組數按規范執行。
混凝土澆筑時必須設澆筑道,澆筑道下部由鋼筋做成的馬凳支撐,馬凳上鋪5cm厚、25cm寬木板,作業人員只能在澆筑道上作業,禁止踩踏屋面板上層板筋。按照專項施工方案要求位置預先設沖洗口,澆筑混凝土前,沖洗干凈模板內的雜物,并濕潤模板。板面事先做好混凝土澆筑標高控制點,標高控制點采用在側模上釘鐵釘或在底筋上橫向間距不大于2000焊接φ12鋼筋,縱橫向用細鋼絲按控制標高拉緊;屋脊按事先設好的脊筋控制,確保棱角分明。
按高低關系,屋面混凝土澆筑分段時間間隔一天,先進行低跨混凝土澆筑,再進行高跨混凝土施工。每跨梁、板、柱一次澆筑成型,確保澆筑過程中梁柱節點的整體效果。梁、柱混凝土按300~500mm厚分層澆筑,在有空洞模板的部位兩側應均勻下料,相對振搗。作業時,要使振動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宜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的下層混凝土中50~100mm以使上下層相互結合。振動棒各插點間距應均勻,插點間距不應超過振動棒有效作用半徑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cm。振搗時應“快插慢拔”,振動棒在混凝土內的振搗時間,每插點約為20~30s,見到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水泥漿和外觀均勻為止,每點振搗時間不宜過長,預防混凝土順斜面下滑。振搗時應將振動棒上下抽動50~100mm使混凝土振實均勻。澆筑時應重點控制澆筑高度不大于500mm,振搗棒插入間距不大于300mm、深度以上一次插入為界面,由深入淺循序漸進,在施工中如果混凝土供應不上中間有間隔時,必須在底層初凝前進行上一層的澆筑,振動棒插入下一層混凝土不少于50mm,防止出現施工冷縫。澆筑梁、柱交接點過程中為防止混凝土收縮過程中梁柱交接處出現裂縫,必須在混凝土澆筑完成45min內對該部位進行二次振搗。斜屋面澆筑采用從下而上的方式澆筑,并且嚴格控制混凝土料的塌落度,且隨時檢查注意施工過程中預留筋的留設。澆筑過程中要配專門的鋼筋工和模板工護筋、護模。當發生突發性事件時便于及時處理,混凝土澆筑后對于樓面的柱和預留筋要進行二次校正,確保埋設位置正確。板混凝土澆筑時必須嚴格按標高控制線(鋼絲)控制板面,用尺枋趕平后用鐵抹子收光。在板面自然收縮后初凝前安排專人再一次用鐵板抹子收光,以保證高低錯落處棱角完整,線條清晰,防止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紋。
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進行覆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小于7d。澆筑完后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1.20N/mm2后方可上人施工,表面嚴禁承受過大荷載及集中荷載,防止在混凝土受外力產生裂紋。
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按照審批通過的安全文明施工專項方案對工人交底。屋面施工前及施工過程中做好屋面周邊防護措施,屋面周邊外架必須滿鋪腳手板,搭設1.5m高安全防護欄桿,并掛密目安全網。模板支拆時必須搭設腳手架,模板連接穩固,不得空架浮擱,以防墜下傷人。模板拆除時必須統一時間,集中拆除,并且要有安全員現場監督,拆模后模板、木枋上的釘子及時拔除,防止扎腳。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振動器進行試用,振動器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振動器不能掛在鋼筋上,濕手不能觸電源開關。為滿足材料轉運的要求,現場需搭設操作平臺,平臺周圍做好安全防護欄桿、掛密目網,確保操作人員安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專人密切注意模板及支撐的穩固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加固處理,施工中不得踩踏模板支撐。用電設備必須由專業電工負責接斷電源,不得隨意亂接線路。
通過對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各個環節的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方法的闡述,確保斜屋面混凝土澆筑質量達到設計及規范要求,從而確保該分部工程滿足規范及使用功能要求。
[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規范》(GB50204―2002).
[2]《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
TU755
A
1673-0038(2015)16-0080-02
2015-2-27
李佐剛(1982-),男,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