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江、浙兩省蠶桑生產不斷萎縮的現狀及面臨環境污染、災害性氣候影響、勞動力和土地資源制約、省力高效蠶業生產新技術與新機械研究緩慢等突出問題,為穩定東部區域優質繭絲生產基地,2015年5月11~12日,江蘇省蠶桑學會、浙江省蠶桑學會在東臺市聯合舉辦了“江浙兩省創新蠶業生產模式觀摩交流會”。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中國農科院蠶研究所、蘇州大學、安徽省蠶業研究所的崗位科學家及蘇、浙兩省各級蠶業技術服務部門及重點蠶種生產單位科技人員共76人。與會代表觀摩了東臺梁垛現代蠶業技術試驗示范基地,江蘇農村科技超市東臺市梁垛便利店,東臺富安繭絲綢產業園,東臺蠶業技術信息化、社會化、超市式服務方式展示,江蘇民星繭絲綢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文化展示等。
會上,蘇、浙、皖三省的蠶業管理部門領導介紹了蠶業生產情況及產業發展思路,東臺、湖州、海安、淳安、射陽、海寧、如東、桐鄉、南通、德清等蠶業技術推廣部門負責人介紹了在創新蠶業技術服務模式、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模式、家庭農場生產模式、小蠶人工飼料工廠化飼養模式、全年多批次養蠶模式、“公司+合作社+農戶”繭絲綢產業化經營模式、蠶桑保險安全生產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經驗。浙江省農技推廣中心主任、浙江省蠶桑學會理事長吳海平作會議小結:東部優質繭絲生產基地地理位置相鄰,氣候條件相近,生產方式相仿,目前面臨的問題相似,承擔的使命相同。東部蠶桑產業已進入調整、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圍繞提高蠶業生產效率和打造國際繭絲綢先進制造基地目標,利用好學會團體學術交流的平臺,加強省際之間的合作,共同分享各地區在創新蠶業生產方式、技術模式、服務形式、經營思路和體制機制等方面成功經驗,共同探討蠶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及措施,用現代技術“嫁接”傳統蠶業,為“十三五”江、浙兩省繭絲綢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