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霞,李會慶,李海霞
(河北省畜牧站,河北石家莊050000)
豬場的規劃設計好壞是盈利的首要因素
李旭霞,李會慶,李海霞
(河北省畜牧站,河北石家莊050000)
隨著養豬行業的不斷發展,規模化養殖模式由于其技術先進、生產效益高、利于產業化發展等優勢,已逐步成為我國養豬業發展的總體趨勢。然而,如何提高豬場經濟效益是養豬人乃至專家學者最關心同時亟待解決的問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養豬效益的問題有很多,通常養豬人最關心的是市場價格影響、疾病的防控,卻忽略了影響養豬效益的決定性因素即養豬場的規劃設計。養豬場規劃設計是現代化規模化養殖的首要要求,是一切經濟效益獲得的基本保障,是產業化經營與現代化技術實施的基本條件。目前對于養豬場規劃設計的重視遠遠不足,甚至一些養豬人的觀念還停留在早期分散經營的模式下,對養豬場的規劃設計嗤之以鼻,認為規劃設計對養豬的影響并沒有多大關系。但隨著人類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肉類食品品質的要求也急劇增加,規模化養殖成為生豬生產發展和壯大的主導力量。豬場的設計關系到養豬場能否達到最佳盈利點的每一步,就像一棟大樓的基礎一樣,如果基礎沒有打好,這棟樓即使建起來也是個危樓,早晚有倒塌的一天。
本文通過闡述規模化養豬場的規劃設計要求,扭轉養豬人忽視豬場規劃設計的現狀,為提高豬場經濟效益提供可行性方案與建議,促進規模化養殖業的發展。
豬場場址宜選擇在離公路100米以上,遠離村莊和畜產品加工廠,地勢高、干燥、避風向陽、土質堅實、滲水性強,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和供水充足、水源清潔、取水方便、排水順暢的地方建造。
豬場整體從利于防疫、保證物料運輸順暢、功能區明確、建筑物之間的距離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和場區不受污染也不污染環境等原則進行布局,科學合理。生活區和生產區分開。辦公室、消毒室、獸醫室、技術服務室、裝豬臺等公共建筑及公共設施齊備。
根據飼養規模計算各生產時期豬的飼養數量、圍欄數量,然后再進行合理的豬舍設計,為豬群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假設從一頭母豬產一窩仔豬計算占用豬舍天數,待產期和哺乳期為55天,清洗消毒時間為7天,共需占用產房62天。保育仔豬保育時間為40天,清洗消毒時間為7天,共需占用保育豬舍47天。育肥豬育肥時間為110天,清洗消毒時間為7天,共需占用育肥豬舍117天。
若以飼養500頭母豬,年產2.2窩出欄9000頭肥豬,按全進全出方式設計規劃:
(1)產房:500頭×2.2窩/頭=1100窩(按母豬年產2窩仔豬計算);1100×62天=68200天;68200天÷365天≈187。即每天需要有187頭母豬占用產房,也就需要設計不低于187張產床。
(2)保育舍:9000頭÷10頭=900(每間保育舍飼養10頭仔豬);900×47天=42300天;42300天÷365天≈116,即每天需要有116窩仔豬占用保育舍,也就需要設計不低于116張保育床。
(3)育肥豬舍:9000頭×0.8平方米/頭= 7200平方米 (育肥豬頭均占舍面積0.8平方米);7200×117天=84200米天;84200天÷365天≈2308。即每天需要有2308頭育肥豬,也就需要設計不低于2308平方米的育肥豬舍。
豬的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8℃~25℃,但由于夏季氣溫高、晝夜溫差小、濕度大,加上豬的汗腺不發達,特別怕熱,因此在夏季,尤其是高溫高濕環境會給養豬生產帶來很大的影響,做好豬舍的遮陽通風工作。
公豬舍應建在豬場的上風區,既與母豬舍相鄰,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妊娠母豬舍、哺乳母豬舍、育成豬舍、后備豬舍、育肥豬舍要建下方向,且在距裝豬臺稍近的地方,以便運輸。哺乳母豬舍須設護子間,公豬舍的墻壁要堅固,圍墻要高。
豬舍之間的距離至少要在8米以上,中間可種果樹、林木以便夏季遮陽。使陽光不能直射到豬舍,減少熱輻射,達到降溫的目的。
豬舍內設置水槽或自動飲水器,保證充足的供水。在炎熱天氣,可用冷水噴灑豬舍及豬體,并供給充足的飲水,有條件的最好采用自動飲水設備,并做好豬舍的通風換氣,使豬舍空氣流通。
豬舍地面應該有一定的坡度,一般坡度為2.5%~3%,并且坡度應從三個角度起,匯集于一個出口低點(糞尿出口),一般將出口低點設在圈門正對面的墻角。
豬舍地面應有一定的硬度,確保能耐腐蝕,能經久耐用。豬舍地面還應該有適宜的粗糙度,地面過于粗糙,不利于清洗、消毒;如果地面過于光滑,豬在運動時常常會滑倒,造成損傷,同時飼養員也會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出現滑跌等事故。
豬舍內污水溝應有足夠的坡度,在糞尿出口處與下水道排污管相連,為避免下水道臭氣及各種生物經下水道排污管進入豬舍,在糞尿出口與下水道相連處設置一個存水彎。為避免下水道阻塞,在轉角處設置一個沉淀池及檢查孔,設為活動式,用蓋板覆蓋。污水的流出順序應遵循就近原則,不要讓污水在場內繞圈。豬舍外必須建造漚糞池或沼氣池;漚糞池或沼氣池可根據養豬規模的大小而定。下水道要雨污分離,雨水不要進入排污管。
飼養密度直接影響豬舍內的溫度,故在高溫季節應減小養殖密度,肥育豬應每頭占1平方米以上為好。密度過大影響豬的采食量,降低生長速度。飼槽大小應根據豬的種類和豬的數量多少而定。
保持豬舍的清潔。夏季是病原微生物生長與繁殖十分活躍的季節,消毒工作是切斷疫病傳播途徑,殺滅或清除停留在豬體表存活的病原體的好辦法。因此,為了防止豬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豬場必須重視豬舍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消毒對象包括圈舍、糞便、土壤、尸體、用具、衣物、車輛等。消毒時可根據不同的對象和要求而選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如物理消毒滅菌、化學消毒法和生物熱消毒法。
根據豬場規模大小,配套相應的飼料加工房與飼料調制間,一般將飼料加工房設置于靠門口,并且由靠門口一端起,按飼料原料間、飼料加工間、成品料間、飼料調制間的順序排列,飼料調制間緊靠豬舍。
門口設一間門衛室,設一間消毒室,消毒室一端通門口,另一端通豬場辦公區;門口設一個消毒池,消毒池的長與大門的寬度一致,寬度應大于2.5米,深度15~30厘米;由辦公區進入生產區(豬舍)應再設一個消毒池。
進入豬場辦公區,首先設置辦公室、其次為更衣室,根據豬場規模大小,根據養殖場的情況,在更衣室內同時設置浴室,進出豬舍進行淋浴、更衣。
在豬場辦公區設置獸醫室,獸醫室要相對獨立于其他業務用房。
由于豬場規劃設計不合理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屢見不鮮。一些養豬場因豬舍規格設計不合理,沒有充分考慮到每批次豬群轉換的數量,為了不造成欄位的浪費只能多合全群,每合一次群不同群體的豬就打架,打架造成的應激不僅嚴重影響豬的正常生長而且咬破的傷口為多種細菌提供了有利的入侵條件。不合理的豬舍設計不僅損失經濟利益,也為技術員與飼養員增加不必要的工作。
養豬場的規劃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場在今后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豬的生長性能與生產性能,間接影響豬場的管理與防疫,從而對豬場經濟效益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因此,既不能認為豬場規劃設計可有可無,也不能單純追求低投資,而應從長期運行成本和回報等方面綜合考慮,規劃設計出符合規模化養殖特點,滿足豬生長特點及要求的現代化養殖場,同時避免無效建筑,不斷提高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心靈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