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
定義邊緣數據中心的7個關鍵標準
■馬漢
云計算和基于互聯網內容的“爆炸”推動我們轉移到互聯網的“邊緣”,更靠近用戶。如果用戶只是進行一般的瀏覽,他很難注意到靠近還是遠離邊緣。但是,對于某種類型的關鍵任務或實時瀏覽,例如視頻、基于云的應用程序或者游戲,延遲性會限制降低性能,并提高安全風險。
那么,邊緣數據中心應該如何定義呢?下面是關鍵標準:
1.向本地50%以上的用戶提供服務
如果數據中心或交換點的服務沒有支持該區域至少一半的用戶,那么它不能被視為“邊緣”的一部分。而只是利基服務的一小部分。
2.75%本地互聯網使用
轉移邊緣是指讓內容更靠近用戶。如果提供商不能至少支持四分之三的內容、云服務或游戲網站,那么,該提供商就距離互聯網還很遠。
3.對等流量從核心轉移到心的位置
對于高帶寬應用,這非常關鍵。對于前文提到的例子,圣保羅應該作為其本地對等點,而不是從芝加哥獲取互聯網流量。
4.可衡量的成本和性能優勢
如果邊緣已經轉移,那么服務提供商應該能夠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5.提供更豐富的媒體體驗
在當今世界,對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真正衡量標準是能否提供高品質媒體體驗。只有當內容靠近用戶時,才可能實現這一點。例如,美國Phoenix市依靠從洛杉磯獲取內容,因此該市只能提供SD視頻。而當激進的服務提供商EdgeConneX進入該市場時,用戶可以通過該供應商享受HD視頻,因為該供應商從當地附近提供內容。
6.更高的安全性
靠近對等點和內容還可以更好地幫助網絡抵御DDoS攻擊。對于希望通過服務提供商來支持云服務的企業來說,這應該是很大的優勢。
7.Tier 3、N+1數據中心
并不是所有數據中心的構建方式都相同,有四個層級來定義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行時間。3層數據中心可保證99.982%的正常運行時間。互聯網邊緣需要這種水平的正常運行時間以及冗余電源和鏈路。此外,3層不僅可以滿足社會需要,還可以滿足有線運營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