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聯合部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的總體要求,推動重大技術裝備創新應用,日前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確定從2015年起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
2015年3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宣貫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部署試點工作。
《通知》指出,重大技術裝備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由于其技術復雜、價值量大,且直接關系用戶企業生產經營,在首臺(套)產品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風險,面臨市場初期應用瓶頸。建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是發揮市場機制決定性作用、加快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推廣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裝備制造業高端轉型、打造中國制造升級版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強調,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原則,由保險公司針對重大技術裝備特殊風險定制綜合險,裝備制造企業投保,中央財政適當補貼投保企業保費,利用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發揮保險功能,從而降低用戶風險,加快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
《通知》明確,試點期間,主要對列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下稱“《目錄》”)的裝備產品進行保險補償。《目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制定,并根據重大技術裝備發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對制造《目錄》內裝備且投保定制化綜合險的企業,中央財政按照不超過3%的費率和年度保費的80%予以補貼。補貼時間按保險期限據實核算,原則上不超過3年。
(本刊訊)